2014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习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8

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

  • A.低年级学生 
  • B.高年级学生
  •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29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 E.集体讨论 
30

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 A.选择功能 
  • B.激发功能 
  • C.指向功能
  • D.调节和维持功能
31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 A.家庭教养方式 
  • B.道德认知 
  • C.社会风气 
  • D.态度定势
  • E.同伴群体
32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 A.新的理解 
  • B.不同的见解 
  • C.认知策略
  • D.类比或图像等
33

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计划策略
  • D.监视策略
  • E.调节策略
34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 
  • B.U型关系 
  • C.倒U型关系
  • D.平行关系
35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

  • A.意识和能力构成 
  • B.规则和技能构成
  • C.认知策略构成 
  • D.经验和方法构成
37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38

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 )

  • 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 B.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 C.心境、激情、应激
  • D.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40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41

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 
  • B.大器晚成
  • C.多愁善感 
  • D.过目不忘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 B.与大家保持一致
  • C.被他人认可 
  • D.与他人相接近
44

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 )。 

  • A.个性化功能 
  • B.社会化功能 
  • C.个体享用功能 
  • D.人口功能
45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复述策略
47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 A.创造性 
  • B.学习迁移 
  • C.发现教学法 
  • D.学会学习
49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形象思维 
  • B.发散思维 
  • C.辐合思维 
  • D.直觉思维
51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庄子
52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 )。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