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权威专家预测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 A.教学水平
  • B.教学方法
  • C.自我意识
  • D.智力水平
28

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课堂教学
  • D.现场教学
30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行为倾向成分
  • D.认知与情感成分
32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

  • A.安全需要
  • B.尊重、成就需要
  • C.自我实现需要
  • D.归属和爱的需要
34

“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 )的职业道德规范。

  • A.为人师表
  • B.关爱学生
  • C.终身学习
  • D.教书育人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

  •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42

“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

  • A.选择功能
  • B.整合功能
  • C.维持功能
  • D.调节和监督功能
43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

  • A.综合课程
  • B.潜在课程
  • C.活动课程
  • D.学科课程
45

《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进行的考核内容包括( )。

  • A.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政治倾向
  • 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 C.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工作态度
  •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48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 B.以分科课程为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4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 C.专业化的教师观
  •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54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58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创新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60

记忆过程包括(  )。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 B.识记、再认和回忆
  • C.识记、保持和联想
  •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1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63

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

  • A.群体内的合作
  • B.群体内的竞争
  • C.群体间的合作
  • D.个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