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面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志,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小黎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个性很特殊。在班上,她与同学的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男同学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一次晚自修课上.她戴耳机听音乐,被值日班干部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们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连课本都不愿打开;甚至有时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做作业完全凭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常常通过写日记、看小说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问题:(1)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转化她?(2)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四项德育原则?(3)请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根据小黎独特的性格特点,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4)以小黎等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例,你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5

“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  )。

  • A.选择性
  • B.整体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26

下列关于心理辅导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 B.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中来实施
  • C.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27

《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28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学科专业素养
  • B.教育专业素养
  • C.品德专业素养
  • D.职业道德素养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1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 B.班主任的要求
  •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 D.共同的活动
32

(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 A.奥苏伯尔
  • B.杜威
  • C.陶行知
  • D.班杜拉
33

一般而言,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  )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

  • A.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
  • B.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开除
  • C.警告、记过、降级、停薪留职、开除
  • D.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级、开除
3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

  •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 C.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
  •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6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 A.教育的方法
  • B.教育的性质
  • C.教育的效益
  • D.教育的规模
37

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符合(  )原则。

  • A.循序渐进
  • B.理论联系实际
  • C.启发性
  • D.巩固性
39

“严慈相济”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B.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3

我国( )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

  • A.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B.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 C.教师角色
  • D.教师素养
47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 B.操作性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
49

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 A.时教必有正业
  • B.君子之教,喻也
  • C.藏息相辅
  • D.不陵节而施
54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 D.学习的方法
56

(  )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总称。

  • A.宪法
  • B.教师法
  • C.教育政策
  • D.教育法
58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指的是教师应具备( )。

  • 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 B.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 C.综合能力素养
  • D.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60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劳动方式个体性
61

以下不属于态度的结构成分的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行为成分
  • D.道德成分
6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 B.有优秀的教师
  •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3

吹、拉、弹、唱属于( )。

  • A.识记技能
  • B.心智技能
  • C.操作技能
  • D.认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