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汇编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 A.家庭教养方式
  • B.道德认知
  • C.社会风气
  • D.态度定势
  • E.同伴群体
24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5

以下属于发散思维的特征是(  )。

  • A.敏感性
  • B.流畅性
  • C.灵活性
  • D.独创性
  • E.发散性
26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包括(  )。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制度阶段
  • D.关注自身阶段
  • E.关注学生阶段
27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  )。

  • A.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 B.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 C.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业能力,发家致富
  • D.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 E.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8

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 E.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9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30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
  •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展观
  • C.学校即社会
  •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 E.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  )。

  • A.政治思想
  • B.业务水平
  • C.工作态度
  • D.工作绩效
  • E.法制意识
32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B.教师的情绪状态
  • C.学校的管理方式
  • D.教师的教学方法
  • E.师生关系
3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 B.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 C.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 D.突出目标的阶段性
3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  )。

  •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 B.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 C.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从做中学”
  • D.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4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 C.开展网络教育
  • D.高等学校扩招
42

“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  )

  • A.《论语》
  • B.《荀子》
  • C.《孟子》
  • D.《学记》
43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
44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5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知识、情感、意志
  •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6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  )。

  • A.崇高的职业道德
  • B.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 C.教育理论知识
  • D.文化科学知识
48

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 A.为谁教
  • B.怎样教
  • C.教什么
  • D.教给谁
49

平等的、开放式的教育是(  )的特点。

  • A.网络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大众教育
50

“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 A.布鲁纳
  • B.杜威
  • C.加涅
  • D.奥苏伯尔
51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根据普里马克原理,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2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赫尔巴特
  • D.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