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8

1.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
  • B.应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
  • 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 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 E.练习法由教师先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再独立练习
19

下列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 B.生理需要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
  • C.尊重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
  • D.社交需要通常难以察觉、无法度量
  • E.自我实现的需要低于尊重需要,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
20

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指导性原则
  • C.目的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E.循序渐进原则
22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

  • A.认识的间接性
  • B.认识的直接性
  • C.认识的教育性
  • D.认识的差异性
  • E.认识的交往性
25

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 D.教师对学生虽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7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8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 A.人生观教育
  • B.价值观教育
  • C.素质教育
  • D.心理健康教育
31

孩子出生时表现出来的差异是(  )。

  • A.人格差异
  • B.认知方式差异
  • C.性格差异
  • D.气质差异
33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 A.自我学习
  • B.自我调节
  • C.自我控制
  • D.自我反省
34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

  • A.同伴关系
  • B.亲子关系
  • C.师生关系
  • D.教师与校长的关系
37

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38

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 A.道德情感
  • B.道德意志
  • C.道德认知
  • D.道德行为
39

罗杰斯的“让学生自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B.发展性教学模式
  •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0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 A.国家财政拨款
  • B.城乡教育附加费
  • C.社会集资
  • D.教育专项资金
41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阐述的是(  )。

  • A.卢梭
  • B.夸美纽斯
  • C.杜威
  • D.赫尔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