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

  • A.学习
  • B.模仿
  • C.强化
  • D.适应
29

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

  • A.教育终身化
  • B.教育民主化
  • C.教育国际化
  • D.教育制度化
31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审议机构是(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国务院
  • D.教育部
35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制》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36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 A.学习动机
  • B.认知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附属内驱力
3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 B.班主任的要求
  •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 D.共同的活动
42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发散思维
  • B.集中思维
  • C.顺向思维
  • D.逆向思维
43

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

  • A.知觉的选择性
  • B.知觉的恒常性
  • C.知觉的理解性
  • D.知觉的整体性
44

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是(  )。

  • A.国务院
  • B.教育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45

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

  • A.记过
  • B.罚款
  • C.没收违法所得
  • D.拘留
49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2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创造性
  • B.示范性
  • C.复杂性
  • D.长期性
55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独创性
  • D.逻辑性
56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57

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

  • A.生理需要
  • B.爱与归属需要
  • C.自我实现需要
  • D.尊重需要
59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

  • A.定向作用
  • B.决定作用
  • C.影响作用
  • D.促进作用
60

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予以(  )。

  • A.开除学籍
  • B.批评教育并开除学籍
  •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D.勒令退学
64

《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 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
  • C.精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 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
65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性需要的一种。

  • A.尊重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审美的需要
  • D.认知的需要
66

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 A.提高品德认识
  • B.陶冶品德情感
  • C.激发品德动机
  •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