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下列不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

  • A.消退抑制
  • B.外抑制
  • C.分化抑制
  • D.超限抑制
22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

  • A.活动过多
  • B.注意力不集中
  • C.冲动行为
  • D.攻击行为
  • E.喜欢幻想
24

学生态度的转变过程是(  )。

  • A.从众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26

课堂教学提问应遵循(  )。

  • A.激发兴趣
  • B.启发性
  • C.照顾个别
  • D.难度适宜
27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客观测验的优点(  )。

  • A.答案确定唯一,有利于提高阅卷的准确性
  • B.测验试题的容量大,有利于提高测验的效率
  • C.答案内容简短,测验的效率高
  • D.有利于测查发现思维和创造力
28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一个人打扫教室3天
  • C.秦某等6人上自习说话.老师命令秦某等6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正确的投篮动作,叫其反复练习6次
  • E.老师批评打破玻璃的同学
29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  )。

  • A.流动性
  • B.灵活性
  • C.变通性
  • D.独创性
30

《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两全”是(  )。

  • A.中小学教育
  • B.全面发展
  • C.面向全体学生
  • D.全面发展基础教育
31

合理的进行复习,就要做到(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
  • C.集中复习
  • D.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32

奥苏伯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A.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 B.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 C.学习者必须成绩优秀
  • 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的认知结构
33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它们是(  )。

  • A.能力与素质
  • B.知识与技能
  • C.过程与方法
  •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E.教学与知识
34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

  • A.合作者
  • B.引导者
  • C.参与者
  • D.管理者
35

对基本情绪的正确描述是(  )。

  • A.基本情绪的种类是有限的
  • B.它是人类所独有的
  • C.它是天生的,不学而能的
  • D.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可以派生出复合情绪
36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

  • A.目标设置与陈述
  • B.教学任务分析
  • C.教学资源分析
  • D.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
  • E.测量与评价工具开发
37

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  )。

  •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 C.学习效果变现为外部的变化
  • 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38

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 C.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 E.考试焦虑症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精神辅导即可
39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 A.自愿性
  • B.强制性
  • C.规范性
  • D.随意性
40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 A.互访
  • B.民主评议
  • C.召开家长会
  • D.组建家长委员会
41

下面属于成就动机的是(  )。

  • A.学生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能名列前茅
  • B.某人在讨论问题时总试图以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在群体中取得领导地位
  • C.老师由于热爱自己的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废寝忘食地工作
  • D.作家希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受到社会好评
42

下列各项中,属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

  • A.不平衡性
  • B.一致性
  • C.定向性
  • D.连续性
43

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和解释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  )。

  • A.标准参照评价
  • B.常模参照评价
  • C.自我评价
  • D.他人评价
  • E.总结性评价
44

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距离与前面隔开。对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对差生的管理
  • B.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差生的歧视
  • C.缺乏教育公平
  • D.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45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环境
  • B.学校教育
  • C.个体主观能动性
  • D.遗传因素
46

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 A.工作关系
  • B.人际关系
  • C.组织关系
  • D.心理关系
  • E.利益关系
47

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

  • A.学不躐等
  • B.学而时习之
  • C.不陵节而施
  • D.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48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  )。

  • A.思想政治教育
  • B.法律法规教育
  • C.职业理想教育
  • D.职业纪律教育
  • E.职业作风教育
50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有(  )。

  • A.相对性评价
  • B.绝对性评价
  • C.个体差异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5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

  • 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 B.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 C.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 D.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54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

  • A.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D.导向性原则
55

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 D.发现学习
56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 C.实施素质教育
  • D.个性发展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 A.权利和义务
  • B.权力
  • C.义务
  • D.权利
58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5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 A.行为主义
  • B.人本主义
  • C.建构主义
  • D.精神分析理论
62

下列不属于品德评价法的是(  )。

  • A.奖励
  • B.惩罚
  • C.激励
  • D.操行评定
64

心理学之父是(  )。

  • A.华生
  • B.弗洛伊德
  • C.斯金纳
  • D.冯特
65

下列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 A.注意力
  • B.动机
  • C.情感
  • D.意志
67

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斯金纳
  • C.苛勒
  • D.加涅
68

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A.眨眼反射
  • B.吸吮反射
  • C.膝跳反射
  • D.信号反射
69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

  • A.行为矫正
  • B.学会适应
  • C.克服障碍
  • D.学会调适
70

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 C.高尚的动机
  • D.成就动机
71

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礼堂举行。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  )获得。

  • A.张存浩、程开甲
  • B.郑哲敏、王小谟
  • C.吴良镛、谢家麟
  • D.师昌绪、王振义
7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属于(  )。

  • A.道德素质教育
  • B.思想素质教育
  • C.政治素质教育
  • D.心理素质教育
74

1993年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75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

  • A.综合课程
  • B.潜在课程
  • C.活动课程
  • D.学科课程
76

考试时注意自己答题速度和时间,属于(  )。

  • A.计划策略
  • B.组织策略
  • C.学习时间策略
  • D.监视策略
79

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 A.知识素养之一
  • B.能力素养之一
  •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 D.基本任务之一
80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 A.记忆知识
  • B.“发现”知识
  • C.积累知识
  • D.搜集知识
81

课堂上,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哪种特征(  )。

  • A.注意广度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转移
8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

  • A.快速发展期
  • B.战略机遇期
  • C.改革机遇期
  • D.战略转折期
84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 A.马斯洛
  • B.盖仑
  • C.恩培多克勒
  • D.罗杰斯
86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 A.思想德育
  • B.政治思想
  • C.思想品德
  • D.政治品德
90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学目标
  • D.培养目标
91

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92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 A.循序渐进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94

“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的教育手段背后所体现的教育理论是(  )。

  • A.关键期理论
  • B.最近发展区理论
  • C.心理准备理论
  • D.人格发展理论
95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培育“四有”新人
  • C.促进社会的发展
  •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98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是(  )。

  • A.逆向迁移
  • B.顺向迁移
  • C.垂直迁移
  • D.水平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