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以下不属于熟练操作特征的是( )。

  • A.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
  • B.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
  • C.各个局部动作独立性增强
  • D.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28

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课堂教学
  • D.现场教学
2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 A.教育与生活
  • B.教育与经济
  • C.教育与政治
  • D.教育与生产劳动
30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 A.审美教育
  • B.五讲四美教育
  • C.美好生活教育
  • D.美好思想教育
31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

  •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 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33

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 A.时教必有正业
  • B.君子之教,喻也
  • C.藏息相辅
  • D.不陵节而施
34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35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独创性
  • D.逻辑性
36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 A.生活老师
  • B.任课老师
  • C.班主任
  • D.学校管理干部
37

遵循“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的是( )。

  • A.范例教学模式
  • B.抛锚式教学模式
  • C.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
  • D.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
39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 A.教育政策
  • B.教育价值取向
  • C.教育模式
  • D.教育方法
40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 A.发展学生个性
  • B.促进温故知新
  • C.加强“教学相长”
  • D.坚持“循序渐进”
43

短时记忆的容量( )。

  • A.较大
  • B.没有限制
  • C.非常之小
  • D.为7±2个组块
4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 )。

  • A.决策者
  • B.领导者
  • C.组织者
  • D.控制者
47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 A.知行统一
  •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8

“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

  • A.心境状态
  • B.应激状态
  • C.激情状态
  • D.热情状态
49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 B.源泉
  • C.内容
  • D.途径
5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 )。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D.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54

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

  • A.教育目的
  • B.教育影响
  • C.教育制度
  • D.教育环境
56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 A.了解学生
  • B.融洽的师生关系
  • C.先进的教学设备
  • D.备课
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 B.有优秀的教师
  •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1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 D.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63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64

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

  • A.感性知识
  • B.理性知识
  • C.程序性知识
  • D.陈述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