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准备律
- B.练习律
- C.效果律
- D.注意律
- A.正强化物
- B.负强化物
- C.一级强化物
- D.二级强化物
- A.相似性
- B.材料特性
- C.原有认知结构
- D.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 A.教法创新能力
- B.语言表达能力
- C.教学实践能力
- D.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 22
-
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 A.诊断功能
- B.导向功能
- C.发展功能
- D.管理功能
- 23
-
人格的特征包括( )
- A.独特性
- B.稳定性
- C.功能性
- D.整合性
- A.安吉尔
- B.华生
- C.斯金纳
- D.苛勒
- 25
-
认知策略包括( )
- A.复述策略
- B.计划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 A.发现学习
- B.机械学习
- C.接受学习
- D.有意义学习
- A.禀赋
- B.家庭环境
- C.社会环境
- D.教育环境
- A.运用
- B.分析
- C.综合
- D.评价
- A.注意
- B.复述
- C.输入
- D.储存
- A.定式
- B.原型启发
- C.变式
- D.同化
- A.社会教育制度
- B.国民教育制度
- C.学校教育制度
- D.基础教育制度
- A.视觉
- B.听觉
- C.形象思维
- D.感觉记忆
- A.激情
- B.心境
- C.应激
- D.热情
- A.课外教育
- B.校外教育
- C.业余教育
- D.课外、校外教育
- A.互补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 A.无意注意
- B.有意注意
- C.有意后注意
- D.随意注意
- A.领会知识
- B.巩固知识
- C.运用知识
- D.检查知识
- A.挫折现象
- B.抑制现象
- C.低谷现象
- D.高原现象
- 39
-
程序教学的关键是( )
- A.教师的良好指导
- B.有好的教材
- C.编制出好的程序
- D.有良好的教学管理
- A.1~2
- B.70~80
- C.60~70
- D.20~40
- A.学习过程
- B.教学过程
- C.评价/反思过程
- D.实践过程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