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1

校园文化的内容有(  )。

  • A.校风校貌
  • B.名言警句
  • C.校史文化
  • D.班规校纪
32

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  )。

  • A.基础研究
  • B.教育价值研究
  • C.教育事实研究
  • D.应用研究
33

选择题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测验问题类型,这种题型的优点有(  )。

  • A.测验的有效性高
  • B.评分客观
  • C.阅卷方便
  • D.编写容易
34

下列属于替代性评价方法的是(  )。

  • A.量表评价法
  • B.表现性评价
  • C.概念图
  • D.档案袋评价法
35

下列关于学习的理论,属于孔子学说的有(  )。

  • A.“好”与“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都是学习的心理条件
  • B.学习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 C.人的能力存在差异
  • D.学与闻、思、习、行四方面必须互相结合,统一进行
36

竞争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优点是(  )。

  • A.有利于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 B.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C.能激发个人的努力和提高学习效率
  • D.能增强学习的乐趣.减少单调感
37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  )。

  • A.目标设置与陈述
  • B.教学任务分析
  • C.教学资源分析
  • D.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
38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  )。

  • A.学生学习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过程
  • B.学生学习受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的影响
  • C.学生学习遵循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 D.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39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和途径有(  )。

  • A.互访
  • B.家长会
  • C.民主评议
  • D.家长委员会
40

以下属于探究式教学观点的有(  )。

  • A.解决问题是教学的中心
  • B.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际和可接受性
  • C.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
  • D.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事件上
41

直观教学包括(  )直观。

  • A.实物
  • B.模象
  • C.思维
  • D.言语
42

新课程体系的使用范围包括(  )。

  • A.职业高中教育
  • B.义务教育
  • C.普通高中教育
  • D.幼儿教育
43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

  • A.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 C.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 D.强调掌握知识数量和准确性
44

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实践活动
  • C.主体活动
  • D.文化活动
45

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  )。

  • A.消极型
  • B.对抗型
  • C.安静型
  • D.积极型
46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

  • A.定向作用
  • B.决定作用
  • C.影响作用
  • D.促进作用
47

西周六艺教育以(  )为中心。

  • A.礼、乐
  • B.射、御
  • C.书、数
  • D.礼、书
49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场所
  • D.教学评价
50

在西方教育史上,创立“实验教育学”的人是(  )。

  • A.福禄贝尔
  • B.斯宾塞
  • C.裴斯泰洛齐
  • D.拉伊和梅伊曼
52

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  )。

  • A.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 B.制定严格的班规
  • C.培养班干部
  • D.了解学生
53

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54

下列不属于课堂管理常规内容的是(  )。

  • A.课堂时间管理
  • B.课堂纪律维持
  • C.课堂教学过程
  • D.课堂秩序调整
58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创造性
  • B.示范性
  • C.复杂性
  • D.长期性
59

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  )。

  • A.设计练习作业
  • B.了解学生
  • C.检查学生的学具
  • D.布置教室环境
61

(  )是教育的各个社会功能具有矛盾性的根本原因。

  • A.国家领导人内部决策意见无法统一
  • B.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有不同的直接目的和价值作用
  • C.阶层或阶层利益的冲突以及人们学识眼界等方面的差异
  • D.社会发展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
62

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 A.国家课程
  • B.地方课程
  • C.校本课程
  • D.学科课程
63

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是(  )。

  • A.编写教案
  • B.确立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
  • C.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 D.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6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 C.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66

我国教育史上,学校起源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7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概括教材
  • B.理解教材
  • C.分析教材
  • D.熟悉教材
68

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69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A.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B.文化教育学
  • C.实验教育学
  • D.赫尔巴特教育学
70

教师在履行角色行为时有个人协调的存在,不正确的是(  )。

  • A.道德是加强角色学习,掌握基本角色要求和有分析地把握各角色期望的要点
  • B.以专业人员的角色为重,既有奉献也要有一定的合理使用专业的权利
  • C.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缓解角色冲突
  • D.恰当分配角色人物,有解决角色冲突的辅助措施
72

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 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 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 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
74

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不包括(  )。

  • A.班主任
  • B.任课老师
  • C.学校管理人员
  • D.学生
75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作业布置与批改
  • D.学生成绩的检查评定
76

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 B.壬子癸丑学制
  • C.壬寅学制
  • D.壬戌学制
77

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目标和(  )。

  • A.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 B.教学任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
  • C.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 D.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78

以下不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是(  )。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 B.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 C.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 D.学生的心理特点
79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  )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方法
  • D.教育策略
80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 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8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教学环境
  • B.教师
  • C.教材
  • D.学生
83

(  )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 A.义务教育
  • B.教育制度
  • C.教育目的
  • D.教育评价
85

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 A.复杂性
  • B.创造性
  • C.预期性
  • D.长期性
86

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

  • 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
  • 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 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87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它是教学中的(  )。

  • A.教学手段;主体
  • B.教学内容;客体
  • C.教学过程;主体
  • D.教学媒体;客体
89

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

  • A.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
  • B.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 C.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 D.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的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
92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

  • A.终身学习
  • B.和谐教学
  • C.生态教育
  • D.以人为本
96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 B.研究型课程
  • C.单一型课程
  • D.综合型课程
97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

  • A.传统教育思想
  • B.现代教育思想
  • C.古代教育思想
  • D.近代教育思想
98

(  )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 A.商讨式
  • B.点拨式
  • C.突击式
  • D.批评式
99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01

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 A.前提作用
  • B.决定作用
  • C.促进作用
  • D.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