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版专业中级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专业基础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编校差错的是()。

  • A.封面不能恰当地反映图书内容
  • B.数字使用不规范
  • C.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
  • D.错字、别字、漏字、倒字
  • E.图书出现白页
6

图书的单项质量标准包括()的质量标准。

  • A.内容
  • B.组稿
  • C.编校
  • D.装帧设计
  • E.印刷装订
7

报纸、期刊变更名称、刊期,应当()。

  • A.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B.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
  • C.报公安部备案
  • D.报国家版权局备案
  • E.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力、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8

已经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应当():

  • A.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至少12天(或72学时)
  • B.每年向出版行政部门递交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汇报
  • C.每三年到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机构力、理一次登记手续
  • D.每三年至少发表一篇有关出版学或编辑学研究的论文
  • E.每三年有一次年度考核等级在“良好”以上
9

清末的官办出版机构有()。

  • A.崇文书局
  • B.大东书局
  • C.广雅书局
  •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 E.京师同文馆
10

出版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包括():

  • A.宪法
  • B.涉及出版活动的法律
  • C.涉及出版活动的行政法规
  • D.出版行业职业道德
  • E.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的部门规章
11

20世纪上半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的有()。

  • A.群益书社
  • B.胜利出版社
  • C.长江书店
  • D.北新书局
  • E.人民出版社
12

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是():

  • A.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
  • B.创造一套完整的新工艺
  • C.用破鱼网为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
  • D.开发用树皮造纸技术
  • E.发明用竹帘抄纸
13

在中国印刷术的影响下,德国人约翰·谷登堡约在1445年开始使用的活字印刷术,其独创性在于()。

  • A.使用铜活字
  • B.采用圆柱形版面
  • C.制造了印刷机
  • D.压印而不是刷印
  • E.使用油墨
14

信息技术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包括():

  • A.使出版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 B.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代替作者和编辑劳动
  • C.使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 D.使出版物的载体发生重大变化
  • E.使编辑、复制、发行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15

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有()。

  • A.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
  • B.策划新选题
  • C.对编辑出版队伍进行继续教育
  • D.对已有出版物进行再次开发
  • E.进行著作权贸易
16

属于出版专业的技术人员类别有()。

  • A.编辑人员
  • B.出版财会人员
  • C.校对人员
  • D.技术编辑人员
  • E.出版档案管理人员
17

作为出版专业中级技术人员的编辑,其主要职责包括()等。

  • A.制定出版计划
  • B.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 C.独立审查、加工整理稿件,检查自己承担责任编辑的图书成品
  • D.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讯、书评
  • E.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
18

出版物的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 A.物质生产过程必须在编辑参与下才能完成
  • B.精神生产过程由作者独立完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 C.物质生产过程由复制单位完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 D.精神生产由作者和编辑完成,物质生产过程生产产品形式
  • E.精神生产由作者和编辑完成,物质生产由复制单位完成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出版物要素的是():

  • A.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一定形式表现的内容,可供阅读、欣赏
  • B.从事写作的作者和进行组稿的编辑
  • C.印刷装订成册
  • D.具有承载精神内容的一定物质载体
  • E.具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有可能向公众发行传播
2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出版行政管理根本任务的是()。

  • A.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
  • B.惩处违法出版行为
  • C.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
  • D.改善各出版单位的经营状况
23

在中国开办的第一个近代出版印刷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 B.中华书局
  • C.土山湾印书馆
  • D.墨海书馆
25

中国古代的书籍刻印可分为():

  • A.官刻、私刻、坊刻
  • B.公刻、私刻、民刻
  • C.私刻、坊刻、家刻
  • D.官刻、坊刻、殿刻
26

我国发明的印刷术是通过()传到欧洲各国的

  • A.越南
  • B.朝鲜和日本
  • C.丝绸之路
  • D.海路
27

有权批准期刊社立派出或分支机构的是()。

  • A.期刊社的主办单位
  • B.期刊社的主管单位
  • C.拟设机构所在地县(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
  • D.拟设机构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
28

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主要有()。

  • A.泥、木、铜、锡、陶瓷
  • B.泥、木、竹、铜、铅
  • C.泥、木、竹、铅、陶瓷
  • D.泥、石、铜、铁、铅
30

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

  • A.有社会效益就有经济效益
  • B.有经济效益就有社会效益
  • C.两个效益既可能相统一,又可能相背离
  • D.社会效益由精神生产过程形成,经济效益由物质生产过程形成
31

关于出版业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版业是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
  • B.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不是文化事业、
  • C.出版业既是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社会产业)
  • D.出版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
32

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是其使用价值()。

  • A.与社会效益相对立
  • B.与社会效益相一致
  • C.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反面的社会效用
  • D.能产生利润,避免亏损
33

关于出版物的属性,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精神产品,不是物质产品
  • B.是物质产品,不是精神产品
  • C.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 D.有的出版物是精神产品,有的出版物是物质产品
34

期刊与报纸的内在区别主要在于()。

  • A.期刊有封面,是装订成册的
  • B.期刊的出版周期长
  • C.期刊的时效性比报纸弱,稳定性和系统性比报纸强
  • D.期刊的发行量不如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