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模拟试卷1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7

(154)

  • A.有点
  • B.一点
  • C.稍微
  • D.刚刚
18

(153)

  • A.由
  • B.凭
  • C.据
  • D.给
19

(151)

  • A.只能
  • B.还能
  • C.不能
  • D.只要
20

(152)

  • A.手
  • B.眼
  • C.耳
  • D.脚
21

(150)

  • A.一个
  • B.多个
  • C.个个
  • D.整个
22

(148)

  • A.无论
  • B.既然
  • C.即使
  • D.不但
24

(147)

  • A.在
  • B.接
  • C.继
  • D.连
25

(146)

  • A.原来
  • B.竟然
  • C.其实
  • D.结果
26

(144)

  • A.下
  • B.间
  • C.上
  • D.里
27

(145)

  • A.各种
  • B.种种
  • C.各异
  • D.多种
28

(143)

  • A.感受
  • B.感觉
  • C.感情
  • D.感到
30

(141)

  • A.发生
  • B.产生
  • C.发展
  • D.进步
31

(139)

  • A.与
  • B.由
  • C.向
  • D.对
32

(140)

  • A.顺序
  • B.形式
  • C.程序
  • D.工程
34

(136)

  • A.盖
  • B.穿
  • C.戴
  • D.放
35

(137)

  • A.尤其
  • B.明明
  • C.显然
  • D.居然
36

(134)

  • A.爱情
  • B.亲情
  • C.感情
  • D.友情
37

(135)

  • A.不长
  • B.不高
  • C.不远
  • D.不久
38

(133)

  • A.某
  • B.各
  • C.所有
  • D.全部
40

(132)

  • A.已经
  • B.刚刚
  • C.刚好
  • D.几乎
41

岩画主要是以什么作为题材的?

  • A.社会实践活动及环境
  • B.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 C.狩猎者的生活环境
  • D.地理环境的演变
42

今天发现的岩画分布在什么地方?

  • A.亚洲
  • B.欧洲
  • C.非洲
  • D.世界五大洲
43

原始的畜牧业什么时候出现于岩画中?

  • A.距今6000~4000年
  • B.距今4000~3000年
  • C.公元6~19世纪
  • D.距今10000年
44

什么的出现使岩画走向衰落?

  • A.畜牧业的发展
  • B.文字的出现
  • C.狩猎方式的改变
  • D.原始部族的消失
45

下列哪项是文中提到的岩画的主要风格?

  • A.只把握基本形态
  • B.构图整体感不强
  • C.凌乱分散
  • D.写实主义
46

世界上最早记录岩面的著作出现在什么时期?

  • A.公元5世纪
  • B.公元6世纪
  • C.公元19世纪
  • D.距今1万年
47

下列哪项不符合文章对于珊瑚岛、礁的描述?

  • A.珊瑚岛、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碳吸纳物
  • B.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 C.为所有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适宜场所
  • D.珊瑚岛、礁能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48

下列哪项不是文中提到的珊瑚礁所带来的好处?

  • A.珊瑚礁能明显减弱海浪的冲击力
  • B.珊瑚礁能为海滩提供重要的保护
  • C.珊瑚礁能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 D.能完全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49

下列关于珊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不具备运动器官的原始动物
  • B.具有简单的肌肉结构和神经系统
  • C.它是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植物
  • D.具有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50

根据本文,珊瑚岛、礁主要分布在:

  • A.中国南海
  • B.印度洋
  • C.热带海区
  • D.太平洋
51

“丝绸之路”的意思是:

  • A.生产丝绸的路
  • B.进口丝绸的路
  • C.出口丝绸的路
  • D.采集丝绸的路
52

根据本文可知,珊瑚是一种:

  • A.开花植物
  • B.海洋动物
  • C.绚丽树枝
  • D.经济作物
53

中国的蚕桑丝织生产开始于:

  • A.周代
  • B.唐代
  • C.新石器时代
  • D.明清时代
54

下面哪项不是本文提到的“中国丝绸”的特点?

  • A.高贵脱俗
  • B.用来装饰
  • C.种类繁多
  • D.价格昂贵
55

本文的主题是:

  • A.什么是时差
  • B.时差对身体的影响
  • C.时差失调的种种表现
  • D.如何克服时差的影响
56

调整时差的最好方法是:

  • A.聊天
  • B.慢跑
  • C.吃饭
  • D.打盹
57

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时差失调?

  • A.常看电视电影的人
  • B.没有工作压力的人
  • C.平时身体虚弱的人
  • D.旅游前常熬夜的人
58

作者的职业是:

  • A.编辑
  • B.作家
  • C.诗人
  • D.网友
59

关于作者写的诗,下面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 A.还没有改好
  • B.只写了三行
  • C.不小心删了
  • D.原来是三段
60

戴墨镜为什么影响人们之问的交流?

  • A.影响人的视线
  • B.墨镜影响光线
  • C.降低了可信度
  • D.目光无法交流
61

“职业病”是一种:

  • A.爱好
  • B.习惯
  • C.性格
  • D.风格
6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A.人应该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
  • B.该服务能发现自己才能的老板
  • C.如何学会巧妙说服犯错的上司
  • D.人应该千方百计去做“第一”
63

作者利用“窗户”和“窗帘”来比喻:

  • A.身体和心灵
  • B.眼睛和墨镜
  • C.墨镜和心灵
  • D.眼睛和心灵
64

名人戴墨镜是为了:

  • A.担心被别人认出来
  • B.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C.不想与别人交流
  • D.避免心理不适感
65

超市老板对林先生的计划是什么态度?

  • A.根本不予考虑
  • B.怪他多管闲事
  • C.立即着手研究改进方案
  • D.马上召开经理会议讨论
66

后来老板为什么很重视那个美国人的建议?

  • A.因为代销面包的进价太高
  • B.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想做的
  • C.因为提建议的不是他的员工
  • D.因为他是来自美国的顾客
67

这是一次怎样的面试?

  • A.交际考试
  • B.眼力考试
  • C.业务考试
  • D.品格考试
68

为什么小凌被录用了?

  • A.高学历教育经历
  • B.良好的心理素质
  • C.良好的个人素质
  • D.扎实的专业知识
69

“咖啡”是何时出现的借词?

  • A.明清
  • B.西汉
  • C.东汉
  • D.古印度
70

这回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 A.弱点
  • B.关键
  • C.问题
  • D.优势
71

“借词”的意思是:

  • A.进口词汇
  • B.借的词汇
  • C.引进词汇
  • D.出口词汇
72

他踢来的足球正好掉在井里。

  • A.不早不晚
  • B.不前不后
  • C.不多不少
  • D.不大不小
73

头上长角似的,见谁说谁。

  • A.很尖刻
  • B.很难看
  • C.有毛病
  • D.不舒服
74

院子里站满了人,都在:这是谁在唱歌?

  • A.推测
  • B.讨论
  • C.观察
  • D.询问
76

早餐后刚刚半小时,他就出去跑步了。

  • A.仅仅
  • B.已经
  • C.大约
  • D.刚巧
77

他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太灵活了。

  • A.光滑
  • B.舒服
  • C.健壮
  • D.敏捷
78

他可真是个人才,没他办不成的事。

  • A.好人
  • B.凡人
  • C.伟人
  • D.能人
80

理由嘛,在前面我都陈述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 A.登报
  • B.啰唆
  • C.复印
  • D.传达
81

闰土是一个纯朴、天真的海边农村少年。

  • A.聪明
  • B.健康
  • C.高大
  • D.单纯
82

你可真行,就这么丢个尾巴给我?

  • A.食品
  • B.玩具
  • C.结果
  • D.麻烦
83

现在不就流行自我发现、自我表扬嘛!

  • A.称赞
  • B.保护
  • C.锻炼
  • D.检查
84

“看!”他弯捡起一枚硬币。

  • A.脖子
  • B.胳膊
  • C.躯干
  • D.大腿
85

话音刚落,她伤心得眼圈都红了。

  • A.失望
  • B.生气
  • C.难过
  • D.激动
86

仿佛看透了这个世界,与世无争。

  • A.其实
  • B.似乎
  • C.偏偏
  • D.恐怕
87

朋友说她很务实,她自己也是这么

  • A.诊治
  • B.观察
  • C.认为
  • D.照料
88

你别看他其貌不扬的,肚子里可有点儿墨水

  • A.营养
  • B.知识
  • C.黑水
  • D.想法
90

两人了半天,谁也不让谁。

  • A.僵持
  • B.骂人
  • C.打人
  • D.比赛
91

昨天他______等着了。

  • A.来到商店门口不到八点就耐心地
  • B.耐心地不到八点就来到商店门口
  • C.不到八点就来到商店门口耐心地
  • D.不到八点就耐心地来到商店门口
92

经过大量的比较之后,我们一致认为这是______参考教材。

  • A.一套内容最完整的
  • B.内容最完整的一套
  • C.最完整的一套内容
  • D.一套最完整内容的
93

______的战士都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 A.跟他一样许许多多
  • B.许许多多跟他一样
  • C.一样跟他许许多多
  • D.跟许许多多他一样
94

公司______的领导,没有一个不夸她能干的。

  • A.上上下下
  • B.里里外外
  • C.前前后后
  • D.左左右右
95

那时候听说能参加演出,______。

  • A.都我们兴奋得不知什么说好
  • B.兴奋得我们不知说什么都好
  • C.兴奋得我们都不知什么说好
  • D.我们都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
96

为了省电,他______热得中暑,______开空调。

  • A.与其……不如……
  • B.既然……那么……
  • C.不但……而且……
  • D.宁可……也不……
97

______全聚德的烤鸭20元一只______好了。

  • A.要是……就……
  • B.既然……也……
  • C.不仅……还……
  • D.不管……都……
98

科学表明,过度运动______强身______会伤肾。

  • A.不管……也……
  • B.因为……所以……
  • C.虽然……但是……
  • D.不但不……反而……
99

要发展农村,必须坚持______发展农村经济______中心。

  • A.因……而……
  • B.以……为……
  • C.从……到……
  • D.为……所……
102

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永远也做不______。

  • A.下去
  • B.上去
  • C.出来
  • D.进来
104

我的床太小,睡不______三个人。

  • A.得
  • B.了
  • C.成
  • D.住
105

你说,我该怎么做______好呢?

  • A.才
  • B.正
  • C.就
  • D.太
106

他毕竟是一个成年人,还不______这么幼稚。

  • A.关于
  • B.便于
  • C.至于
  • D.出于
110

这______领带跟你的西服很配。

  • A.件
  • B.顶
  • C.条
  • D.只
111

这件衣服太瘦了,有A肥B的吗?老太太比较C胖D。

  • A.一点儿
  • B.一点儿
  • C.一点儿
  • D.一点儿
114

这次我A打算在老家B住上C几个D月。

  • A.多
  • B.多
  • C.多
  • D.多
115

他A同往常B洗完澡后C躺在床上D看书。

  • A.一样
  • B.一样
  • C.一样
  • D.一样
116

A繁花B盛开的C时节,D有很多人会到公园里赏花。

  • A.每当
  • B.每当
  • C.每当
  • D.每当
118

A凡B参加会议者,C凭证件D入场。

  • A.一律
  • B.一律
  • C.一律
  • D.一律
120

(50)

  • A.春天
  • B.夏天
  • C.秋天
  • D.冬天
121

要A不是父母B极力反对,C我D成了一名传销员。

  • A.差点儿
  • B.差点儿
  • C.差点儿
  • D.差点儿
122

(49)

  • A.茶叶和水
  • B.茶和牛奶
  • C.糖和牛奶
  • D.牛奶和盐
123

(48)

  • A.奶茶
  • B.茯茶
  • C.甜茶
  • D.茶汤
124

(46)

  • A.不能猛倒更不能倒满
  • B.用手捂碗口示意不喝
  • C.客人也可以提壶自斟
  • D.顺着碗内壁慢慢地倒
125

(47)

  • A.饮完茶后随时都可以离席
  • B.长者做完“都瓦”后即可
  • C.主人收拾完茶具与餐具后
  • D.等主人离开后才可以离席
126

听力原文:  维吾尔族人爱喝茶,这是维吾尔族先民早就有的饮食习俗。原来维吾尔族人的祖先是从事牧业生产的,肉食较多,蔬菜较少,生活中需要喝茶帮助消化。同时,冬天喝茶能驱寒健身,夏天喝茶能驱暑解渴。

  维吾尔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凡是家里来客人都要高兴而热情地接待,并请客人坐在上席。给客人敬第一杯茶一般都由女主人来做。女主人将茶倒在茶碗中放在托盘里端上来,先从资格老的客人开始献茶。第二碗开始由男主人敬茶或者由专人负责随时添茶。

  倒茶时不要往茶碗中猛倒,而要顺着茶碗内壁慢慢地倒;茶水不能倒满;主人给客人奉茶时,客人不要为表示客气而接壶自斟;如果不想再喝,可用手把碗口捂一下,示意已喝好。按照维吾尔族的风俗,在饮茶后或吃完饭时要由长者做“都瓦”。做“都瓦”时把两只手伸开并在一起,手心朝脸默祷几分钟或者更长些,然后轻轻从上到下摸一下脸,“都瓦”就完毕了。默祷的时间根据场合不同而定,有短有长。在做“都瓦”时不能东张西望或起立,更不能笑。待主人收拾完茶具与餐具后,客人才能离席,否则就是失礼。

  一般维吾尔族喜欢喝茯茶。尤其喜欢喝湖南省益阳、临湘等地生产的茯茶。在饮茶习惯上又因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天山以北的维族同胞多喝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将茶叶放入铝锅或壶里的开水中煮沸后,放人鲜牛奶或已经熬好的带奶皮的牛奶,放人奶量以茶汤的1/5到1/4为宜,再加上适量的盐。奶皮茶的做法与此基本类似。此外还有喜食甜茶的,即把砂糖块放在水中饮用。有的家庭喜食核桃茶,将碾碎的核桃仁放人大碗中,以煮好的茶水冲饮,是一种营养极高的茶。半农半牧地区的维吾尔族群众夏天经常喜爱自制一种特殊的饮料,这种饮料名叫“酸奶”。喝上一碗酸奶,既解决了干渴,又等于吃了一个大馒头。

45.按维吾尔族习俗,由谁给客人敬第一杯茶?

46.哪项不符合文中提到的倒茶礼仪?

47.饮完茶吃完饭后,客人什么时候离席?

48.一般维吾尔族人喜欢喝什么茶?

49.奶茶是用什么熬制成的?

50.半农半牧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什么季节喝酸奶?

(45)

  • A.男主人
  • B.女主人
  • C.专门的人
  • D.资格老的人
127

(44)

  • A.因为两者生化环境相似
  • B.因为两者组织结构相似
  • C.因为两者生活环境相似
  • D.因为两者寿命长短相似
128

(43)

  • A.形成蛋白质
  • B.补充蛋白质
  • C.修补蛋白质
  • D.损害蛋白质
129

听力原文:  太多的压力有害健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疾病都与压力水平高度相关,压力已经成为影响个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引发的某些生理疾病可能有致命的危险,例如高血压和心脏病;压力还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加重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压力还会引起一些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会引起焦虑和抑郁。当处于压力之下时,一般人都会更多地喝酒或是大量地吸烟,这是一种直接的压力缓解方式。还有些人因为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却没有健康的饮食和锻炼的安排。他们会减少睡眠,或是由于焦虑而影响睡眠质量。他们可能疲于应付工作和日常的压力,以至于对自己的生活有些失控,无法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去看医生或是牙医。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一项新研究显示,短暂的压力有助于细胞释放出大量的伴随分子,可以捕捉受损及不好的蛋白质,有助于修补及消除细胞的损伤,从而对抗损害,增加寿命。研究人员指出,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蛋白质需要保持固定的形状才能维持特定的功能,而伴随分子可让蛋白质维持固定的形状。这些伴随分子的产生是由压力所引发的,它的功能为避免蛋白质受损、蛋白质的变形及避免压力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以一种蛔虫为研究对象,因为蛔虫的生化环境类似于人类。他们发现,当伴随分子无法作用时,蛔虫的生命会较短;而当此基因为了对抗压力而过度作用时,蛔虫的生命就变长了。这些发现显示,伴随分子对所有生命体都有明显的好处,而对人类也可能有同样的结果。

41.下列哪项不是文中提到的关于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危害?

42.面对太多的压力一般人怎样做?

43.“伴随分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4.为什么说蛔虫研究的结果对人类也可能有效?

(41)

  • A.压力过大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 B.压力过大可引起焦虑和抑郁现象
  • C.压力过大可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
  • D.压力过大可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
130

(42)

  • A.食用健康饮食
  • B.大量抽烟喝酒
  • C.减少睡眠时间
  • D.参加体育锻炼
131

(40)

  • A.简述“空巢家庭”
  • B.怎样养伴侣动物
  • C.宠物与老年生活
  • D.老人的晚年生活
132

(39)

  • A.有助于慢性病人的治疗和残疾人康复
  • B.伴侣动物使老人有了可以交流的伴侣
  • C.使老人社会交际圈扩大并改善邻里关系
  • D.对改善老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都有帮助
133

听力原文: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孙子女不与父母同吃同住,最短回家探望时间是一个星期,而家中只有两老或一老常住的家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通过养伴侣动物来丰富感情及生活内容。

  兽医学家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伴侣动物和其年迈的主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伴侣动物提供给主人一种特别的、多层面的依恋,使人感到被关注并用自己内部的力量自助。国外研究证明,拥有伴侣动物的老人生活得更愉快,寿命更长,在心脏病发作时的幸存可能性更大。而且,伴侣动物有助于慢性病人的治疗和残疾人康复,可协助养老院的服务。

  研究发现,老年人需求医疗服务的频率与生理健康和心理压力有关。当心理压力增大时,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也增加,会更多地注意身体的不适并为此忧心忡忡,增加就医的需求。四分之三的宠物主人说宠物让他们感觉松弛,给他们安全感和毫无偏见的接纳和关爱,为他们带来友谊和亲情。他们的生活也因此有了可以交流的伴侣,对亲情、友情的渴望部分地在宠物身上获得了满足。

  在老年人当中,配偶亡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不幸事件,经常使幸存者陷入孤独的深渊。狗让主人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让主人家有了生气和更多的活力,让主人的生活更加愉快,更让主人感受到亲情和依恋关系。在缺乏亲人相伴时,狗为主人提供的这种情感依托有助于改善主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

  研究证明,养狗者与养其他宠物者相比,他们同宠物相处的时间更多,有50%的养狗者称他们一天24小时都与狗在一起,而养猫者中只有7%的人这样说。对老年人的调查表明,狗与主人间的关系同其他宠物与其主人问的关系有着质的区别。狗与其主人在一起谈话和外出的时间更多,在遛狗过程中,主人认识了很多人,有许多和别人交流的机会,促进了老人的社交生活,改善了老人的心情,也促进了生理健康和活力,有利于克服慢性病的困扰。观察表明,把宠物引入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或老年人病房可产生积极的社会和心理效果。

38.下列哪项不符合文中关于“空巢家庭”的叙述?

39.下列哪项不是文中所提到的老人养伴侣动物的好处?

40.本文主要谈的是什么?

(38)

  • A.子女不愿与老人同吃同住
  • B.子女不常与老人同吃同住
  • C.家中常住两老或一老的家庭
  • D.子女最短一个星期探望一次
134

(37)

  • A.整天都在开会
  • B.不想见王先生
  • C.工作一直很忙
  • D.现在不在厂里
136

听力原文:女:是不是作家一成名就会有好多美文?

男:那倒未必,我倒觉得他们一成名准会有好多丑闻。

问:男的的意思是什么?

(34)

  • A.作家成名是靠新闻炒作的
  • B.作家成名一定会成为新闻
  • C.作家成名后就会走下坡路
  • D.作家准是靠丑闻才出名的
141

听力原文:女:总把钥匙交给小时工,你放心吗?

男:找小时工图的就是省心。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31)

  • A.他觉得自己管钥匙麻烦
  • B.他觉得找小时工很便宜
  • C.这个小时工是他的亲戚
  • D.他对这个小时工很放心
142

听力原文:男:王霞,又吃食堂啊?

女: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在。

问:从对话中可以知道王霞怎么样?

(29)

  • A.是独身主义者
  • B.目前还是单身
  • C.不愿给家人做饭
  • D.不用给家人做饭
145

听力原文:女:回头我去给你买件新衣服,也让你美美。

男:你还是省省吧,就我这肚子怎么也打扮不出个样儿。

问:男的的意思是什么?

(26)

  • A.你把我打扮成什么样
  • B.肚子很大不好买衣服
  • C.我穿什么都不会好看
  • D.你要买什么样的衣服
150

听力原文:女: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呢?

男:你定吧,我怎么着都行。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22)

  • A.我还没决定去不去
  • B.我什么时候都可以
  • C.你去我就跟着去
  • D.我去不去都可以
152

听力原文:女:你说说,你那时为什么没跟我解释清楚?

男: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还提它干吗?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18)

  • A.你忘了?我解释过的
  • B.我会给你解释清楚的
  • C.过去的事情就该忘记
  • D.芝麻谷子都买到了吗
153

听力原文:男:早上出去遛遛,腿脚也感觉灵便多了。

女:说的是呀,这上了年纪的人不活动可不行呀。

问: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19)

  • A.老人不能总是待在家里
  • B.适当运动对老人有好处
  • C.老人该多参加社会活动
  • D.老人该扩大交际的圈子
157

听力原文: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让我怎么办?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4)

  • A.公公婆婆的事情我哪儿敢管
  • B.公公婆婆吵架我不好帮谁忙
  • C.各有各的道理,我很难判断
  • D.老人的事情年轻人应少参与
159

听力原文:不节省怎么行呢?这柴米油盐哪样不要钱呀!

问:说话人的意思是什么?

(12)

  • A.生活必需品开销是必需的
  • B.现在是没有免费的东西的
  • C.柴米油盐是不用花钱买的
  • D.现在物价上涨得非常厉害
160

听力原文:虽然为了这件衣服我紧了两个月的裤腰带,但现在看来还挺值得。

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13)

  • A.现在看来这件衣服并不是很贵
  • B.这件衣服超出了我的消费水平
  • C.这件衣服让我两个月没吃上饭
  • D.这件衣服的腰带设计有点儿瘦
162

听力原文:我猜,你昨天又熬夜了,是不是?看眼睛红得!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0)

  • A.你昨晚一定失眠了
  • B.你昨晚在哪里过夜
  • C.你昨晚一定开夜车了
  • D.你昨晚准是哭了一夜
164

听力原文:真没看出来,这人高马大的老龙,做起事来却婆婆妈妈的。

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8)

  • A.老龙考虑问题很周到
  • B.老龙做起事来太拖拉
  • C.老龙的感情非常细腻
  • D.老龙做起事来很细心
166

听力原文:你看昨天还好端端的一个人,今天怎么就……唉!

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4)

  • A.有人搬家了
  • B.有人去世了
  • C.有人出国了
  • D.有人辞职了
169

听力原文:一个大男人,整天在家守着老婆孩子,像什么样子!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

  • A.男人不应该整天在家休息
  • B.男人该有自己的娱乐活动
  • C.没有老婆孩子就不像个家
  • D.男人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