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模拟试卷1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7

(153)

  • A.缺点
  • B.缺憾
  • C.缺少
  • D.缺陷
18

(154)

  • A.形成
  • B.出现
  • C.导致
  • D.导向
19

(152)

  • A.于
  • B.从
  • C.自
  • D.由
21

(150)

  • A.挨
  • B.受
  • C.弄
  • D.搞
22

(148)

  • A.习惯
  • B.管理
  • C.得到
  • D.收到
23

(149)

  • A.年龄
  • B.学历
  • C.水平
  • D.机会
25

(147)

  • A.同意
  • B.愿意
  • C.申请
  • D.害怕
26

(144)

  • A.美丽
  • B.简单
  • C.复杂
  • D.可笑
27

(143)

  • A.家庭
  • B.学校
  • C.教堂
  • D.花园
28

(145)

  • A.体会
  • B.认识
  • C.知道
  • D.感受
29

(142)

  • A.种
  • B.浇
  • C.折
  • D.拿
31

(139)

  • A.差错
  • B.差别
  • C.差异
  • D.差距
32

(140)

  • A.不好
  • B.不够
  • C.很多
  • D.很少
33

(138)

  • A.比率
  • B.比重
  • C.利率
  • D.比分
34

(137)

  • A.从
  • B.在
  • C.自
  • D.由
35

(135)

  • A.担当
  • B.负担
  • C.担任
  • D.承担
36

(134)

  • A.舒适
  • B.宽大
  • C.优良
  • D.优秀
37

(136)

  • A.弄
  • B.办
  • C.管
  • D.整
38

(133)

  • A.只是
  • B.而是
  • C.就是
  • D.也是
39

(132)

  • A.表现
  • B.表达
  • C.解释
  • D.反映
40

文章主要讲的是:

  • A.父亲的实验
  • B.乐观的孩子
  • C.悲观的孩子
  • D.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差异
42

车房里的孩子在干什么?

  • A.大声的哭泣
  • B.在打扫卫生
  • C.高兴地唱歌
  • D.在寻找小马
43

父亲的打算是:

  • A.改变两个孩子的性格
  • B.给悲观的孩子买玩具
  • C.送乐观的孩子去车房
  • D.打扫堆满马粪的车房
44

悲观的孩子为什么没玩玩具?

  • A.不感兴趣
  • B.只顾着哭
  • C.担心会坏
  • D.没有意思
45

拆除“中国梯”的目的有:

  • A.不会流失到境外
  • B.为了收藏作纪念
  • C.保护珠峰的环境
  • D.以上三个选项都是
46

关于珠峰登山博物馆叙述正确的是:

  • A.坐落在首都北京
  • B.还没有正式开馆
  • C.有着悠久的历史
  • D.将不会对外开放
47

“中国梯”是用什么做成的?

  • A.绳子
  • B.金属
  • C.岩石
  • D.岩石锥
48

“中国梯”被拆除的原因是:

  • A.有损坏现象
  • B.被人买走了
  • C.不再起作用
  • D.常造成不便
49

当女儿模仿爷爷时,李女士感到:

  • A.生气
  • B.惊讶
  • C.好奇
  • D.有趣
50

目前,“中国梯”在:

  • A.珠穆朗玛峰上
  • B.珠峰登山博物馆
  • C.西藏登山学校里
  • D.中国登山队手里
51

关于“第二台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登山学校发现的
  • B.位于珠峰西北侧山脊
  • C.登山运动员很难通过
  • D.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52

李女士希望自己的女儿:

  • A.有幽默感
  • B.能做演员
  • C.当上公主
  • D.生活开心
53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多大?

  • A.刚好四岁
  • B.三岁多了
  • C.四岁多了
  • D.快五岁了
54

李女士觉得什么样的人受人喜欢?

  • A.说话好听的同事
  • B.说话幽默的同事
  • C.说话风趣的孩子
  • D.说话好听的孩子
55

根据本文,设计商标时最好是:

  • A.用花卉作图案
  • B.用人像作图案
  • C.注意消费者心理
  • D.根据设计者喜好
56

发改委对“限塑”情况进行检查的目的是:

  • A.巩固成果
  • B.总结经验
  • C.完善措施
  • D.进行处罚
57

从这段文字看,意大利人比美国人更讨厌:

  • A.菊花
  • B.荷花
  • C.梅花
  • D.樱花
58

如果收效好,每年可以节约石油:

  • A.160多万吨
  • B.240多万吨
  • C.600多万吨
  • D.2000万吨
59

农贸市场对“限塑令”的执行情况怎样?

  • A.完全不执行
  • B.已全面执行
  • C.大部分未执行
  • D.小部分未执行
60

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

  • A.增加对塑料的消耗
  • B.促进商场商品销售
  • C.增加对石油的使用
  • D.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61

文艺演出不会展现中国人的:

  • A.勤奋精神
  • B.友好精神
  • C.包容精神
  • D.亲善精神
62

“限塑令”指的是:

  • A.节能减排
  • B.节约石油
  • C.限制使用塑料袋
  • D.限制使用塑料产品
63

美国人钦佩中国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健全
  • B.中国很负责任
  • C.本次升旗仪式
  • D.奥运会的成功
64

关于升旗仪式,大家的反应是:

  • A.坚决反对
  • B.大力支持
  • C.存在争议
  • D.没有关心
65

担任升旗任务的人员有:

  • A.美国官员
  • B.华人华侨
  • C.中国官员
  • D.美国公民
66

作者对那位老人是什么感情?

  • A.讨厌
  • B.喜爱
  • C.崇拜
  • D.惧怕
67

根据文章,准确的升旗地点是:

  • A.白宫草坪
  • B.白宫围墙
  • C.E街对面
  • D.椭圆广场
68

老人坐在椅子上的原因是:

  • A.他好吃懒做
  • B.他没有识做
  • C.他身体残疾
  • D.他喜欢坐着
69

老人开始给作者的印象是:

  • A.非常贫穷
  • B.肮脏不堪
  • C.好吃懒做
  • D.战斗英雄
70

他又和女朋友闹别扭了。

  • A.出洋相
  • B.闹矛盾
  • C.没出息
  • D.开玩笑
71

作者年轻时可能是一位:

  • A.老师
  • B.作家
  • C.农民
  • D.记者
72

这是妈妈为我新的毛衣。

  • A.加工
  • B.购买
  • C.编织
  • D.制造
73

的荷花跟真的一样漂亮。

  • A.刺
  • B.画
  • C.做
  • D.编
74

这个人气质不凡,看起来就是个大明星。

  • A.普通
  • B.平凡
  • C.优雅
  • D.出色
75

你要是听我的话,我保证你的前途无量。

  • A.工作
  • B.未来
  • C.金钱
  • D.收入
76

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创下了无数个记录。

  • A.没有
  • B.一个
  • C.非常多
  • D.不知道
77

不服输的性格终于使我冲破了世俗的束缚

  • A.限制
  • B.观念
  • C.管理
  • D.规矩
78

广播里正在你最喜欢的那首歌呢。

  • A.收集
  • B.安排
  • C.录音
  • D.播放
80

以你的条件想找个月薪3000块钱的工作很容易。

  • A.奖金
  • B.工资
  • C.提成
  • D.利息
81

睡梦中,我隐约听到了妈妈呼唤我的声音。

  • A.模糊
  • B.明明
  • C.清楚
  • D.好像
82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没了。

  • A.力气
  • B.能力
  • C.办法
  • D.语言
83

我没能完成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

  • A.分发
  • B.分派
  • C.分散
  • D.分开
84

到了中午,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就懒得出去了。

  • A.很懒
  • B.愿意
  • C.不高兴
  • D.不愿意
85

这孩子也太任性了,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 A.骄傲
  • B.固执
  • C.虚伪
  • D.脆弱
86

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很有经验,你就放心吧。

  • A.分析
  • B.提出
  • C.发现
  • D.解决
88

杭州市旅委认真贯彻全省旅游工作座谈精神。

  • A.制定
  • B.宣传
  • C.执行
  • D.保护
89

你不要睁着眼说瞎话了。

  • A.好话
  • B.谎话
  • C.不说话
  • D.漂亮话
90

过这座山,就是我的家乡了。

  • A.游
  • B.跃
  • C.跳
  • D.飞
91

自从参加瑜伽班后,______。

  • A.自己的感觉好多了身体
  • B.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多了
  • C.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得多
  • D.感觉好多了自己的身体
92

______我很熟悉。

  • A.木头这个箱子装工具的
  • B.这个木头的装工具箱子
  • C.这个装工具的木头箱子
  • D.这个木头箱子装工具的
93

第一次登台,______。

  • A.把个台词忘得一干二净紧张得
  • B.紧张得一干二净把个台词忘得
  • C.紧张得把台词忘得个一干二净
  • D.把台词紧张得忘得个一干二净
94

教育问题______是个社会问题,______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 A.虽然……但是……
  • B.即使……也……
  • C.为了……从而……
  • D.既然……就……
95

______放慢生产速度,______要保证生产质量。

  • A.与其……不如……
  • B.宁可……不如……
  • C.宁可……也……
  • D.因为……所以……
96

我凑近______,原来是一幅画儿。

  • A.瞧一瞧
  • B.瞧了一瞧
  • C.瞧瞧一下儿
  • D.瞧瞧了
97

漫画书______孩子喜欢,就连大人爱看。

  • A.不但……而且……
  • B.不但……也……
  • C.不但……反而……
  • D.不但……还……
98

那位老师我是______认识的。

  • A.临时
  • B.暂时
  • C.偶尔
  • D.偶然
99

他说话从不兜圈子,______得罪了不少人。

  • A.那么
  • B.因而
  • C.于是
  • D.可见
100

在会议______,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 A.的时候
  • B.下
  • C.上
  • D.时
102

这次欧洲之行,我遇到了______中国人。

  • A.真多
  • B.非常多
  • C.太多
  • D.好多
108

你不是说有事要______我商量吗?

  • A.给
  • B.向
  • C.对
  • D.跟
110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______锁。

  • A.门
  • B.把
  • C.串
  • D.种
115

A有B警察的C帮助,我D才没迷路。

  • A.多亏
  • B.多亏
  • C.多亏
  • D.多亏
116

A好像B听谁C提过这事,但D又想不起来。

  • A.一时
  • B.一时
  • C.一时
  • D.一时
120

(50)

  • A.医疗
  • B.媒体
  • C.消费品
  • D.服务业
121

A我B一名普通教师,C说不上D有多大的学问。

  • A.只是
  • B.只是
  • C.只是
  • D.只是
123

(49)

  • A.武汉
  • B.上海
  • C.北京
  • D.成都
124

(46)

  • A.二十
  • B.二十五
  • C.两块五
  • D.没花钱
125

(45)

  • A.打车
  • B.走路
  • C.坐公共汽车
  • D.自己开车走
126

(47)

  • A.司机
  • B.父亲
  • C.说话人
  • D.司机的父亲
127

听力原文:  父亲好不容易进一次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后,又打的去一处风景区玩。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了司机20元,就说:“坐一阵车怎么要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

  从风景区出来后,父亲不肯坐车了。从风景区到家有10公里,走回家那还不得累死?我还是叫了一辆的士。父亲见我不听他的话,就生气地自己走了。我问司机要多少钱,司机说最少要25元。我预先付。钱给司机说:“等一会儿见到我父亲,你就说只要两块五毛。”司机问我为什么要骗父亲,我说:“我父亲刚从乡下来,他心疼钱,死活不肯坐车。”司机愣了一下才说:“好吧。”司机把车停到父亲身边。我叫父亲上车,父亲却要我下车。司机说:“大叔,你上来吧。我是顺路捎你们回去。只收两块五毛。”父亲这才上了车,一个劲地谢司机。

  司机一路跟父亲说话,把我们送到家门口时,还亲自给父亲打开车门。等父亲下了车进了家后,司机又把我叫到身边,将那25元还给我说:“这钱,你拿去买一瓶酒给大叔喝吧。”我莫名其妙地问:“你为什么不要钱?”司机说:“因为你的父亲太像我的父亲了。我父亲进城后,也是心疼钱,不肯坐车。”我问:“你父亲还好吧?”司机说:“他走路回家时,被车撞死了。”

  司机眼里涌满了泪水,他默默地开车走了。那25元钱,我至今还保存着。

44.问:关于父亲,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45.问:父亲打算怎么回家?

46.问:回来时说话人花了多少钱的车费?

47.问:谁被车撞死了?

(44)

  • A.是个农村人
  • B.不喜欢坐车
  • C.是个有钱人
  • D.曾做过司机
128

(43)

  • A.去旅行
  • B.去治病
  • C.去抓贼
  • D.去上大学
129

(42)

  • A.没有时间
  • B.身体不好
  • C.不舍得花钱
  • D.没有那么多钱
130

(41)

  • A.休息
  • B.心情
  • C.旅行
  • D.学习
131

(39)

  • A.市委书记
  • B.奥运冠军
  • C.北京市政府
  • D.北京奥组委
133

(38)

  • A.体操运动员
  • B.摔跤运动员
  • C.自行车运动员
  • D.乒乓球运动员
135

(37)

  • A.首都机场
  • B.北京市政府
  • C.首都体育馆
  • D.天安门广场
140

听力原文:男:小姐,有盐吗?我口比较重。

女:对不起,请等一下。

问: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9)

  • A.菜吃着有点儿淡
  • B.男的语气很强硬
  • C.厨师忘记放盐了
  • D.男说话人很生气
155

听力原文:唉,怎么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倒来了!

问:下面哪种理解正确?

(15)

  • A.该来的都来了
  • B.谁不应该来呢
  • C.不该来的来了
  • D.为什么不该来
157

听力原文:你自己看吧,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问:说话人告诉对方什么?

(14)

  • A.要摸清地点
  • B.要选好地方
  • C.要抓住机会
  • D.要搞清情况
160

听力原文:听他说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问:说话人的意思是什么?

(12)

  • A.确实跟他说的一样
  • B.结果正如他所说的
  • C.他说的并不是事实
  • D.他根本不知道这事
161

听力原文:哎呀,你去哪儿了?可让我好找。

问:说话人的意思是什么?

(8)

  • A.我总算找到你了
  • B.你终于找到我了
  • C.我在哪里能找到你
  • D.我很容易就找到你
162

听力原文:他呀,一拿起书就犯困,一说玩儿就来情绪。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9)

  • A.他玩时总闹情绪
  • B.他总是晚上看书
  • C.他很讲究玩乐
  • D.他不喜欢学习
163

听力原文:我让你嘴硬,瞧我今天打不死你!

问: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7)

  • A.有人在欺负孩子
  • B.孩子不认错被打
  • C.孩子犯错误被打
  • D.孩子把人打死了
164

听力原文:每次都是你请客,这次说什么也得我做东。

问:说话人的意思是什么?

(6)

  • A.今天我来请客
  • B.今天谁来请客
  • C.我今天坐东面
  • D.今天你来请客
165

听力原文:这份证明非得他签字不可,我能不去找他吗?

问:下面哪种理解正确?

(3)

  • A.没有他的签字证明无效
  • B.我不得不去找他作证明
  • C.我不敢要求他证明什么
  • D.这份证明已有他的签字
166

听力原文:哎呀,你住的这是什么地儿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

问:说话人的意思是什么?

(4)

  • A.你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
  • B.我真不知道你住在这里
  • C.这个地方太难找了
  • D.这个地方很容易找
167

听力原文:这家里家外、老的小的都靠周杰一个人,真够他呛。

问: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5)

  • A.周杰很优秀很能干
  • B.周杰生活压力很大
  • C.周杰家庭负担很重
  • D.周杰工作能力很强
168

第一部分

听力原文:小周的态度很诚恳,理由也很充分,不由得你不同意他请假。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

  • A.坚决不允许他请假
  • B.不得已同意他请假
  • C.真不该同意他请假
  • D.他请假是不得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