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灾害信息员考试题目(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抗灾信息。

  • A.转移安置受困人员
  • B.恢复抢救受灾作物
  • C.抢修被毁校舍
  • D.灾害发展趋势
2

下列选项中,灾害信息传递对于灾害信息员的基本要求是( )。

  • A.积极参与抢险救援
  • B.掌握灾害救助政策
  • C.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 D.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3

向灾区传递灾害救助信息有助于( )。

  • A.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
  • B.避免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 C.稳定人心,恢复秩序
  • D.避免灾害发生
4

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信息系统中,下列关于快报的操作错误的是( )。

  • A.灾情快报可以越级上报省和中央
  • B.灾情快报可以直接输入,无须上报
  • C.必要时,快报的填报应包括相应的台账报表
  • D.快报的填报应遵循初报、续报核报的程序
10

对收集到的灾情信息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

  • A.征得政府相关负责人批准上报意见
  • B.对灾情教据的可信度进行核实
  • C.调整灾情数据,避免过大或过小
  • D.对灾情数字进行全面核定
11

在灾害发生初期,灾情报告要求( )。

  • A.全面准确
  • B.逐级核实
  • C.快速及时
  • D.动态跟踪
12

在灾害信息报送渠道上,传统人工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 A.时效性强
  • B.方便快捷
  • C.必要时是最可靠的选择
  • D.可以面对面交流
13

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报送灾害信息的目的是( )。

  • A.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
  • B.快速判定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
  • C.避免发生新的灾害
  • D.减轻受灾地区的救灾压力
14

在灾害信息报送渠道上,应急通信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 A.在常规通信手段失灵的情况下保持通信畅通
  • B.实现实时交流和数据交换
  • C.方便快捷
  • D.提高灾害信息报送效率
15

以规范的灾害评估为原则和( )是受灾群众临时教学条件的需求评估应当把握的原则。

  • A.以确保受灾群众人员安全为原则以及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为原则
  • B.以统一处置为原则
  • C.以简单评估为原则
  • D.以随意处置为原则
16

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水源要做好防护,以下方式不正确的是( )。

  • A.自由开放,随意取用
  • B.消毒
  • C.水质检验
  • D.应设专人看管
17

下列死亡原因分类中不属于因灾死亡原因的是( )。

  • A.建筑物倒塌
  • B.心脏病突发死亡
  • C.泥石流掩埋
  • D.雷击
18

年报初报所统计的是每年的( )期间,自然灾害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及救灾工作情况。

  • A.1月1日至9月1日
  • B.1月1日至9月30日
  • C.1月1日至10月31日
  • D.1月1日至12月31日
22

《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不包含( )内容。

  • A.人口受灾情况
  • B.农作物受灾情况
  • C.因灾损失情况
  • D.救灾工作情况
23

对于因灾倒损房屋情况,( )民政部门应掌握到户,并建立《因灾倒房户台账》。

  • A.行政村(社区居委会)
  • B.乡镇(街道)
  • C.县级
  • D.地市级
24

灾害信息员报送核报时,要求( )。

  • A.快速、明了
  • B.连续、翔实
  • C.快速、连续
  • D.全面、准确
25

家庭财产损失不包括灾害造成的( )损失。

  • A.倒损住房
  • B.承包地农作物
  • C.室内财产
  • D.家用运输工具
26

在计算直接经济损失时,一般不考虑( )。

  • A.重置受灾体所需的费用
  • B.重新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费用
  • C.受灾体折旧率
  • D.受灾体损毁率(损毁程度)
28

统计倒塌房屋和损坏房屋时,都是以( )为统计单位。

  • A.自然间
  • B.建筑面积
  • C.按照每间使用面积20m2来换算
  • D.按照每间使用面积15 m2 来换算
29

毁坏耕地面积一般在( )灾害中可能出现。

  • A.地震
  • B.洪涝
  • C.滑坡、泥石流
  • D.以上都有可能
30

在灾害信息统计中,( )房屋倒塌不在倒塌房屋间数统计之列。

  • A.活动板房
  • B.办公用房
  • C.牧区帐篷
  • D.企业厂房
31

( )不是农作物受灾情况中的主要指标,不能直接反映农作物受灾程度。

  • A.受灾面积
  • B.成灾面积
  • C.毁坏耕地面积
  • D.绝收面积
32

统计制度中,( )不是用来描述地震的指标。

  • A.震级
  • B.烈度
  • C.编号
  • D.震中经度
34

下列关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统称为洪涝灾害
  • B.都可能由暴雨引发
  • C.发生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
  • D.雨涝灾害是大量积水和径流无法及时排泄造成的
35

灾害信息员的职业危害主要来源于( )的危害。

  • A.室内环境
  • B.室外灾区环境
  • C.自然灾害
  • D.工作粗心
36

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 A.台风
  • B.洪水
  • C.海啸
  • D.雨涝
37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中小学校舍倒损情况进行统计( )。

  • A.教育部
  • B.民政部
  • C.水利部
  • D.国土资源部
42

2004年民政部颁布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明确了( )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

  • A.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协调发展
  • B.统筹规划、科学指导、综合发展
  • C.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发展
  • D.科学规划、统筹管理、综合发展
44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救助管理机制,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灾害预警预报机制
  • B.应急生活紧急救助机制
  • C.救灾物资储备机制
  • D.救灾资金投入机制
4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的是( )。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火灾
46

下列人为因素对我国自然灾害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在不断扩大
  • B.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减轻了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难度
  • C.快速城市化使灾害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 D.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47

下列关于我国旱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伏旱或者伏秋连旱
  • B.西北地区降雨量少,常全年干旱
  • C.西南地区气候干燥,全年易发干旱
  • D.北方的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的夏秋连旱及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冬春连旱是我国频发的季节连旱
48

我国各区域地震活动强弱不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四川、云南等地区地震较多
  • B.河北、北京地区没有地震
  • C.台湾地区地震频发
  • D.东北和东南沿海各省地震较少
49

灾害信息员( )是灾害信息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 A.职业观念
  • B.职业守则
  • C.职业纪律
  • D.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