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转移安置受困人员
- B.恢复抢救受灾作物
- C.抢修被毁校舍
- D.灾害发展趋势
- A.积极参与抢险救援
- B.掌握灾害救助政策
- C.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 D.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 A.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
- B.避免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 C.稳定人心,恢复秩序
- D.避免灾害发生
- A.灾情快报可以越级上报省和中央
- B.灾情快报可以直接输入,无须上报
- C.必要时,快报的填报应包括相应的台账报表
- D.快报的填报应遵循初报、续报核报的程序
- A.当日
- B.1日
- C.2日
- D.3日
- A.6月30日前
- B.7月5日前
- C.7月10日前
- D.7月15日前
- A.12月31日
- B.1月10日
- C.1月15日
- D.1月31日
- A.1
- B.2
- C.3
- D.24
- A.12小时
- B.1日
- C.2日
- D.3日
- A.征得政府相关负责人批准上报意见
- B.对灾情教据的可信度进行核实
- C.调整灾情数据,避免过大或过小
- D.对灾情数字进行全面核定
- A.全面准确
- B.逐级核实
- C.快速及时
- D.动态跟踪
- A.时效性强
- B.方便快捷
- C.必要时是最可靠的选择
- D.可以面对面交流
- A.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
- B.快速判定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
- C.避免发生新的灾害
- D.减轻受灾地区的救灾压力
- A.在常规通信手段失灵的情况下保持通信畅通
- B.实现实时交流和数据交换
- C.方便快捷
- D.提高灾害信息报送效率
- A.以确保受灾群众人员安全为原则以及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为原则
- B.以统一处置为原则
- C.以简单评估为原则
- D.以随意处置为原则
- A.自由开放,随意取用
- B.消毒
- C.水质检验
- D.应设专人看管
- A.建筑物倒塌
- B.心脏病突发死亡
- C.泥石流掩埋
- D.雷击
- A.1月1日至9月1日
- B.1月1日至9月30日
- C.1月1日至10月31日
- D.1月1日至12月31日
- A.行政村(社区居委会)
- B.乡镇(街道)
- C.县级
- D.地市级
- A.行政村(社区居委会)
- B.乡镇(街道)
- C.县级
- D.地市级
- A.5
- B.10
- C.15
- D.30
- A.人口受灾情况
- B.农作物受灾情况
- C.因灾损失情况
- D.救灾工作情况
- A.行政村(社区居委会)
- B.乡镇(街道)
- C.县级
- D.地市级
- A.快速、明了
- B.连续、翔实
- C.快速、连续
- D.全面、准确
- A.倒损住房
- B.承包地农作物
- C.室内财产
- D.家用运输工具
- A.重置受灾体所需的费用
- B.重新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费用
- C.受灾体折旧率
- D.受灾体损毁率(损毁程度)
- A.1
- B.2
- C.3
- D.4
- A.自然间
- B.建筑面积
- C.按照每间使用面积20m2来换算
- D.按照每间使用面积15 m2 来换算
- A.地震
- B.洪涝
- C.滑坡、泥石流
- D.以上都有可能
- A.活动板房
- B.办公用房
- C.牧区帐篷
- D.企业厂房
- A.受灾面积
- B.成灾面积
- C.毁坏耕地面积
- D.绝收面积
- A.震级
- B.烈度
- C.编号
- D.震中经度
- A.24
- B.48
- C.36
- D.72
- A.统称为洪涝灾害
- B.都可能由暴雨引发
- C.发生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
- D.雨涝灾害是大量积水和径流无法及时排泄造成的
- A.室内环境
- B.室外灾区环境
- C.自然灾害
- D.工作粗心
- A.台风
- B.洪水
- C.海啸
- D.雨涝
- A.教育部
- B.民政部
- C.水利部
- D.国土资源部
- A.文本
- B.语音
- C.视频
- D.以上三项
- A.同级建设部门
- B.财政部门
- C.同级财政部门
- D.建设部门
- A.9月上旬
- B.9月中旬
- C.9月下旬
- D.10月上旬
- A.一般生活
- B.正常生活
- C.基本生活
- D.平均生活
- A.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协调发展
- B.统筹规划、科学指导、综合发展
- C.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发展
- D.科学规划、统筹管理、综合发展
- A.国家减灾委
- B.灾区各级政府
- C.国务院
- D.灾区各级民政部门
- A.灾害预警预报机制
- B.应急生活紧急救助机制
- C.救灾物资储备机制
- D.救灾资金投入机制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火灾
- A.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在不断扩大
- B.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减轻了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难度
- C.快速城市化使灾害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 D.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伏旱或者伏秋连旱
- B.西北地区降雨量少,常全年干旱
- C.西南地区气候干燥,全年易发干旱
- D.北方的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的夏秋连旱及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冬春连旱是我国频发的季节连旱
- A.四川、云南等地区地震较多
- B.河北、北京地区没有地震
- C.台湾地区地震频发
- D.东北和东南沿海各省地震较少
- A.职业观念
- B.职业守则
- C.职业纪律
- D.职业技能
- A.聘书
- B.资格证书
- C.工资
- D.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