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 正确
- 错误
- A.隐匿
- B.转移
- C.侵占
- D.挪用
- A.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 B.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 C.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 D.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 A.执行
- B.调解
- C.仲裁
- D.提起诉讼
- A.社会大众
- B.用人单位
- C.个人
- D.上级机关
- A.财政部门
- B.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 C.全国人大
- D.审计机关
- A.用人单位代表
- B.参保人员代表
- C.工会代表、专家
- D.地区人民政府领导
- 22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个人的( )等情况。
- A.出生
- B.死亡
- C.户口登记、迁移、注销
- D.就业
- A.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 B.女职工返岗哺乳期之间
- C.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A.生育的医疗费用
- B.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 C.产后恢复费用
-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 A.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 B.治疗费用
- C.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 D.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A.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 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 C.拒绝治疗的
- D.工伤职工有支付医疗费用能力的
- A.故意犯罪
- B.醉酒或者吸毒
- C.自残或者自杀
-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A.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
- B.工伤发生率
- C.所属行业费率档次
- D.用人单位效益
- A.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 B.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 C.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 D.在境外就医的
- A.个人缴费
- B.工作单位补贴
- C.集体补助
- D.政府补贴
- A.集体养老金
- B.基础养老金
- C.个人账户养老金
- D.政府养老金
- A.工伤保险
- B.失业保险
- C.人身保险
- D.生育保险
- A.2011年7月1日
- B.2012年7月1日
- C.2011年8月1日
- D.2012年8月1日
- A.二倍以上三倍以下
- B.三倍以上四倍以下
- C.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 D.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 A.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 B.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 C.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 D.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 A.千分之五
- B.万分之五
- C.千分之十
- D.万分之十
- A.上级财政
- B.同级财政
- C.中央财政
- D.上级部门
- A.项目
- B.类别
- C.金额
- D.时间
- A.乡镇级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 A.100%
- B.105%
- C.110%
- D.120%
- A.十日
- B.二十日
- C.三十日
- D.六十日
- A.户籍所在地派出所
-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C.居住地所在社区
- D.户籍所在地社区
- A.职工人数
- B.单位效益
- C.职工平均工资
- D.职工工资总额
- A.十五年
- B.十年
- C.二十五年
- D.二十年
- A.周
- B.月
- C.季度
- D.年
- A.所在单位
- B.户籍所在区县
- C.个人账户
- D.他人账户
- A.单位缴纳
- B.个人账户
- C.家庭账户
- D.政府补贴
- A.个人
- B.所在单位
- C.社会组织
- D.政府
- A.个人
- B.户籍所在区县
- C.户籍所在市
- D.国家
- A.国家
- B.用人单位
- C.户籍所在市
- D.户籍所在区县
- A.十日
- B.十五日
- C.三十日
- D.六十日
- A.省级
- B.市级
- C.县级
- D.乡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