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停止献血
- B.用力压住针眼,直至血渗停止
- C.向献血者解释原因,并致歉
- D.针眼周围涂消炎药膏,并贴棉签或胶带
- A.出现献血反应后,应准确判断并做有效处理,在献血卡上做记录
- B.中、重度献血反应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知觉
- C.中、重度献血反应者以后不宜再献血
- D.大多数惊厥可在几分钟内停止,如超过5分钟,应作医疗急救
- 3
-
关于过度换气
- A.快速过度呼吸
- B.降低了血液中的O2含量
- C.降低了血液中CO2含量
- D.导致肌肉痉挛
- 4
-
献血后护理包括
- A.20分钟左右的休息
- B.提供适当液体的营养品
- C.如感头昏的献血者可平躺,双脚放平
- D.献血者在离开前,需有一定训练的人员检查是否已不存在问题
- A.取出针头,弃去血袋
- B.不要在周围位置再穿刺
- C.如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可重采,双手臂采血总量不得超过500毫升
- D.不能在同一手臂再进针
- A.应请一些有经验的经过培训的指导人员进行HIV阳性有关事项指导
- B.可以帮助HIV阳性献血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不同生活措施
- C.不需要被告知把这种血输给别人带来的危险
- D.严格地保密有关HIV阳性病人是每个献血中心的一致做法。
- A.血流量问题
- B.血粘度问题
- C.献血后晕厥
- D.静脉穿破
- A.立即拔出针头,穿刺部位施以重压,手臂上举至心脏水平位置
- B.维持压力至少15分钟
- C.避免献血者紧张或担忧,不要告诉献血者本人
- D.出血停止后绑绷带至少4—6小时
- A.面色苍白,轻度出汗
- B.紧张焦虑,心跳加速
- C.头晕、恶心或呕吐
- D.呼吸浅表,脉搏减慢
- 10
-
静脉穿刺时操作正确者
- A.进针动作要连续、干练,针头以45°角迅速刺入皮肤和静脉
- B.针头刺入静脉腔后再推进1---2cm
- C.一次穿刺失败后,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可在附近另选一条较好的血管重新穿刺
- D.穿刺后降低血压计压力至40---50mmHg
- 11
-
穿刺部位的皮肤准备
- A.穿刺部位消毒液擦拭区域为7×10cm
- B.穿刺部位的皮肤准备应象对待一次小的外科手术一样尽力做好
- C.穿刺部位要达到无菌是不可能的
- D.皮肤上有许多类型的微生物可导致污染,只有通过有效消毒才能达到无菌
- 12
-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可能
- A.操作人员技术差
- B.针头设计错误或过钝
- C.静脉条件差
- D.献血者过分紧张
- 13
-
采血时选择的静脉
- A.必须有足够的直径,饱满有充分的组织支撑
- B.最清晰可见的静脉才最适合穿刺献血
- C.穿刺区域无皮肤破损或明显感染
- D.应选择两条以上静脉,以备穿刺失败后重新穿刺
- A.保证献血者与职员的谈话不被第三者听到
- B.检查结果由诊所职员和实验人员通知献血者本人
- C.献血者的名字不能在血液容器上和样品管上出现
- D.采血员不允许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并不能接触血清结果
- 15
-
献血者的记录
- A.献血者的记录内容包括个人资料、他们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
- B.只有献血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能接近
- C.有必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 D.献血中心都会以道德来保障所有献血者的记录都是保密的
- 16
-
献血者提供的信息
- A.献血者提供的信息是私人的
- B.不能提供给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人
- C.服务部门要为献血者保密
- D.仅是为帮助服务部门确保血源的安全性
- A.没有足够的解释、说服工作
- B.不卫生、不安全的环境
- C.在献血前后对献血者和病人材料缺乏保密性
- D.献血后不能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
- A.完成各种记录的时间相对少些
- B.有可能传染输血疾病
- C.献血前需详细指导
- D.如果他们的血清阳性就较难处理
- A.对自己的知识、技术没有自信心
- B.对献血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 C.与别人评论那些通过身体检查不能献血或延期献血的献血者
- D.采血时与其他职工闲话
- A.教师
- B.公务员
- C.司机
- D.学生
- A.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献血者
- B.以机灵的口才鼓励献血者
- C.对献血者的身体健康进行正规有效的检查
- D.很好的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
- A.胆结石
- B.溃病性结肠炎
- C.痢疾
- D.胃溃疡
- 23
-
献血年龄一般为
- A.18—60周岁
- B.20—60周岁
- C.18—55周岁
- D.20—55周岁
- 24
-
如果献血者某项化验不合格
- A.通知献血者本人
- B.通知所在单位
- C.通知其亲属
- D.等待献血者查询
- A.90/50
- B.100/60
- C.85/45
- D.95/60
- 26
-
献血频率一般为:
- A.男性3个月/次,女性4个月/次
- B.男性4个月/次,女性3个月/次
- C.男性1个月/次,女性2个月/次
- D.男女均为半年一次
- A.开始第一分钟充分混合
- B.血袋充盈过程中至少做三次混合摇动
- C.开始第一分钟充分混合,以后血袋充盈过程中至少做三次
- A.2—3秒
- B.5—6秒
- C.7—8秒
- D.10秒左右
- 29
-
献血反应中较少见的反应是
- A.血流量问题
- B.血粘度问题
- C.静脉穿破问题
- D.重度反应如痉挛
- 30
-
采血时压脉带的位置:
- A.大约在肘部上端6cm处
- B.大约在穿刺部位上端6cm处
- C.大约在肘部上端8cm处
- D.大约距穿刺部位上端8cm处
- A.80/100mmHg
- B.80mmHg以上
- C.40—50mmHg
- A.用原袋和针头选另一手臂的血管重采
- B.用原袋和针头选同一手臂上另一血管重采
- C.用新血袋选同一手臂上另选血管重采
- D.用新血袋选另一手臂的血管重采
- A.不得超过400毫升
- B.不得超过450毫升
- C.不超过500毫升
- D.不超过550毫升
- 34
-
采血过程中发生血肿
- A.检查血肿不继续发展,可维持至采血结束
- B.停止采血
- C.要求献血者将胶带保留12小时
- D.绷带保留24小时
- A.无菌
- B.消毒
- C.外科清洁
- 36
-
两次献血时间间隔:
- A.三个月
- B.四个月
- C.六个月
- D.男性三个月,女性四个月
- 37
-
静脉穿刺针头应
- A.与皮肤呈45°角
- B.与皮肤呈45°角,刺入静脉前逐渐降低
- C.与静脉呈45°角
- A.静脉针口上贴胶布24后小时才取走
- B.在48小时内不做急烈运动
- C.献血前后4小时内需喝比平时多一点的液体(流汁)
- D.72小时内避免过量酒精之类的饮食(饮酒)
- 39
-
反复献血的献血者
- A.献血时不会紧张
- B.通常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 C.产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性大
- D.不需要鼓励以后再献血
- A.将献血者移到空气清新地方
- B.提供冷饮料
- C.让献血者充分休息
- D.停止采血
- A.轻度献血反应
- B.中度献血反应
- C.重度献血反应
- D.较为常见的献血反应
- A.时间、人力和精力
- B.时间、精力、钱
- C.精力、人力、钱
- D.时间、人力、钱
- A.5cm×5cm
- B.8cm×8cm
- C.10cm×10cm
- D.12cm×12cm
- A.阑尾切除
- B.子宫切除
- C.全胃切除
- D.痔疮切除
- A.12周
- B.10周
- C.8周
- D.9周
- A.15%
- B.20%
- C.13%
- D.12%
- 47
-
下列属不宜献血的是:
- A.膀胱炎
- B.胃肠炎
- C.心肌炎
- D.脑膜炎
- A.女性11g/dl,男性12g/dl
- B.男性12.5g/dl,女性13.5g/dl
- C.女性11.5g/dl,男性12.5g/dl
- D.男性11.5g/dl,女性12.5g/dl
- 49
-
男性献血者最轻体重为:
- A.50kg
- B.45kg
- C.60kg
- D.55kg
- A.脑震荡
- B.脑膜炎
- C.癫痫
- D.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