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氮气
- B.氦气
- C.乙炔气
- D.氢气
- A.外标一点法
- B.内标法
- C.标准曲线法
- D.标准加入法
- 正确
- 错误
- A.火焰
- B.石墨炉
- C.氢化物发生器
- D.冷蒸汽发生器
- A.红外实验室应保持干燥,防止仪器受潮而影响使用寿命,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
- B.样品的研磨要在红外灯下进行,防止样品吸水
- C.压片用的模具用后应立即把各部分擦干净,必要时用水清洗干净并擦干,置干燥器中保存,以免锈蚀
- D.压片用KBr应符合药典规定要求,使用前可置烘箱中干燥以除去水分并研细
- A.辅料无干扰,晶型不变 不宜采用红外鉴别
- B.辅料无干扰,晶型有变 与对照品同法处理后比对
- C.辅料有干扰,晶型不变 在指纹区选择3~5个特征谱带波数允差为0.5%
- D.辅料有干扰,晶型有变 直接与标准光谱比对
- A.达到规定的理论板数
- B.固定相和流动相比例适当
- C.分离度R应大于1.5
- D.色谱峰拖尾因子 T应符合品种项下规定
- E.流动相的流速应大于1mL/min
- A.固定相种类
- B.色谱柱长度
- C.流动相中各组分比例
- D.流动相组分
- E.检测器类型
- A.3100—3000cm-1
- B.3000—2700cm-1
- C.1950—1650cm-1
- D.1600—1450cm-1
- E.880—680cm-1
- A.波长精度
- B.吸收度准确性
- C.狭缝宽度
- D.溶剂吸收
- E.杂散光
- A.仪器波长的准确度
- B.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 C.溶剂的种类
- D.吸收池的厚度
- E.供试品的纯度
- A.IR法
- B.GC法
- C.HPLC法
- D.TLC法
- E.UV法
- A.需已知药物的吸收系数
- B.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应接近
- C.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
- D.可以在任何波长处测定
- E.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之一
- A.费休氏法
- B.甲苯法
- C.减压干燥法
- D.干燥失重法
- A.吸附色谱法
- B.离子交换色谱法
- C.分配色谱法
- D.排阻色谱法
- A.脆碎度
- B.溶出度
- C.含量均匀度
- D.崩解时限
- A.相对极性
- B.电阻率
- C.相对密度
- D.导热系数
- A.2→3→4→5→6→1
- B.1→2→3→4→5→6
- C.1→2→3→4→6→5
- D.1→3→2→4→6→5
- A.按质量的大小,质量小的组份先出
- B.按沸点的大小,沸点小的组份先出
- C.按极性的大小,极性小的组份先出
- D.无法确定
- A.浓度
- B.溶解度
- C.酸度
- D.黏度
- A.检测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
- B.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允许进样量之比;
- C.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允许进样量之差;
- D.检测器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比。
- A.保留值
- B.绝对校正因子
- C.峰面积
- D.峰宽
- A.载气最佳流速这一点,柱塔板高度最大
- B.载气最佳流速这一点,柱塔板高度最小
- C.塔板高度最小时,载气流速最小
- D.塔板高度最小时,载气流速最大
- A.保留时间
- B.保留体积
- C.相对保留值
- D.调整保留时间
- A.吸附能力小的组分
- B.脱附能力大的组分
- C.溶解能力大的组分
- D.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 A.归一化法
- B.标准曲线法
- C.外标法
- D.内标法
- A.计算错误
- B.试样分解为多个峰
- C.固定液流失
- D.检测器损坏
- A.相似相溶
- B.极性相同
- C.官能团相同
- D.沸点相同
- A.载气系统、分光系统、色谱柱、检测器
- B.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
- C.载气系统、原子化装置、色谱柱、检测器
- D.载气系统、光源、色谱柱、检测器
-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 B.试样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
- C.固定液的沸点;
-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 A.吸附色谱
- B.凝胶色谱
- C.分配色谱
- D.离子色谱
- A.冷凝
- B.升华
- C.分解
- D.气化
- A.不同溶液折射率不同
- B.被测组分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
- C.有机分子在氢氧焰中发生电离
- D.不同气体热导系数不同
- A.三级
- B.四级
- C.五级
- D.六级
- A.各组份的溶解度不一样
- B.各组份电负性不一样
- C.各组份颗粒大小不一样
- D.各组份的吸附能力不一样
- A.±1%
- B.±3%
- C.±5%
- D.±10%
- A.一号筛
- B.五号筛
- C.200目筛
- D.九号筛
- A.研细
- B.搅拌
- C.加热
- D.过滤
- A.紫外检测器
- B.示差检测器
- C.荧光检测器
- D.电化学检测器
- A.6-7
- B.7-9
- C.8-9
- D.9-10
- A.重量差异
- B.含量均匀度
- C.崩解时限
- D.溶散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