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什么是次级标准?
- 2
-
什么参考标准?
- 5
-
混油有什么危害?
- 8
-
什么是量值传递?
- 9
-
什么是计量器具?
- A.不变
- B.偏大
- C.偏小
- A.认真学习计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计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 B.掌握本岗位计量器具配备规定和检定周期,正确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和进行维护保养,妥善保管,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 C.坚持原则,严格计量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计量法规和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无权查明原因,向上级计量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反映和提出处理意见。
- D.计量作业中发生非正常损、溢,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
- E.熟悉损(溢)处理及索赔业务。
- A.瞒报油品损(溢)原始数据、统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
- B.涂改油品损(溢)原始数据、统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
- C.违反油品损(溢)核销程序,给企业成本核算、效益分析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 D.违反油品损(溢)确认程序,造成统计数据失准的单位个人。
- A.在油品贸易交接中的实测数据和损(溢)数据
- B.在油库保管过程中,不同计量作业方式的实测数据和损(溢)数据;
- C.加油站油品配送和零售过程的实测数据和损(溢)数据;
- D.油品物流过程统计报表中的损(溢)数据。
- E.各级统计报表中的损(溢)数据。
- A.在油品经营活动中进、销、运交接计量的实测数据和损溢数据。
- B.油库内不同作业环节保管计量的实测数据和损溢数据。
- C.对油品的质量、安全计量检测数据。
- D.对油品的环保监测、科研等计量检测数据。
- A.使用不合格和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从事计量检测。
- B.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不当,人为造成计量器具损坏或使其失掉应有准确度。
- C.违反计量操作规程进行计量及数据处理。
- D.伪造计量数据,欺骗有关部门或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 E.破坏计量的原始状态,给解决计量纠纷带来困难。
- 17
-
计量员的权力包括( )
- A.拒绝违反计量规程及违反安全规定的操作,但可以不执行规范操作。
- B.拒绝使用超周期的计量器具,但可以使用规程之外的计量器具。
- C.拒绝出具虚假计量数据。
- D.可对他人出具的计量数据提出质疑。
- A.125mm
- B.150mm
- C.200mm
- D.200mm
- A.5850mm
- B.5848mm
- C.5847mm
- D.5849mm
- A.℃
- B.t
- C.m
- D.kg/m3
- A.1℃
- B.2℃
- C.0.5℃
- D.5℃
- A.5分钟
- B.5秒钟
- C.15秒钟
- D.10分钟
- A.±1℃
- B.±2℃
- C.±3℃
- D.±5℃
- A.0.001g/Cm3
- B.0.0001g/Cm3
- C.0.0005g/Cm3
- A.0.1℃
- B.0.2℃
- C.0.5℃
- A.偏大
- B.偏小
- C.不变
- A.0.001g/Cm3
- B.0.0001g/Cm3
- C.0.0005g/Cm3
- A.15分钟
- B.半小时
- C.1小时
- D.2小时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A.±0.3%
- B.±0.1%
- C.±0.2%
- D.±0.15%
- A.1号罐存油3000立方米。
- B.测量1号罐的油品高度为八米四二。
- C.测量1号罐的水高为13Cm。
- D.油品重量为2000吨。
- A.2年
- B.1年
- C.半年
- A.MON辛烷值
- B.RON辛烷值
- C.辛烷值
- D.凝点
- A.实际胶质
- B.凝点
- C.闪点
- D.馏程
- A.起动性能
- B.加速性能
- C.磨损程度
- D.燃烧完全程度
- A.烷烃
- B.环烷烃
- C.芳香烃
- D.烯烃
- A.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
- B.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
- C.使点火提前角不变
- D.使点火提前角处于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