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群众安全监督员考核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现场作业人员在现场施工时,应该做到“三不伤害”,是指:()

  • A.不伤害家人
  • B.不伤害别人
  • C.不被别人伤害
  • D.不伤害自己
12

下列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 A.电工作业
  •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 C.高空作业
  • D.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 E.压力容器操作
13

施工中应根据(),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物的不安全状态
  • C.管理上的缺陷
  • D.安全生产费用
  • E.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4

目前出现建筑施工的主要类型是()

  • A.高处坠落事故
  • B.各类坍塌事故
  • C.物体打击事故
  • D.起重伤害事故
  • E.触电事故
15

雷电放电具有( )的特点。

  • A.电流大,电压高
  • B.电流小,电压高
  • C.电流大,电压低
17

身上着火时,应( )。

  • A.用灭火器喷灭
  • B.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 C.使劲拍打
  • D.往身上浇水
18

下面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 )

  • A.二氧化碳
  • B.乙炔
  • C.氧气
21

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22

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23

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

  • A.躲到广告牌下
  • B.躲到大树下
  • 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24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 )。

  • A.劳动保护用品
  • B.安全监督测仪器
  • C.手提消防器材
25

发生火灾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29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 A.零线
  • B.火线
  • C.地线
30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 C.穿防静电鞋操作
31

被困在电梯中应( )

  • A.将门扒开脱险
  • B.从电梯顶部脱险
  • 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32

汽车在加油时( )

  • A.禁止使用汽车喇叭
  • B.禁止打开雾灯
  • C.禁止使用手持电话
34

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 )

  •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 B.立即用布抹干
  •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5

我国的消防方针是:( )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7

使用安全带的要领是( )

  • A.低挂高用
  • B.和作业人员胸脯相平
  • C.高挂低用
38

电焊工接触到的主要职业危害为( )

  • A.红外线
  • B.紫外线
  • C.锰尘
40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 )

  • A.专业培训
  • B.操作规程培训
  •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44

安全色的四种颜色是( )

  • A.红、黄、白、黑
  • B.红、黄、蓝、绿
  • C.红、黄、蓝、黑
47

劳动防护用品的“四统一”是指( )

  • A.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发放
  • B.统一计划、统一着装、统一采购、统一穿戴
  • C.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销毁
48

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   )五个等级。

  • A.42伏,36伏、24伏,12伏,6伏
  • B.6伏,12伏、24伏,42伏,84伏
  • C.6伏,12伏、24伏,36伏,48伏
49

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为(  )。

  • A.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 B.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50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