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税务稽查报告》
- B.《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 C.《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 D.《税务处理决定书》
- A.应当事先了解证人和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对案情的明了程度,并告知不如实提供情况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 B.证人的证言材料应当由证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并有本人的签章或者押印
- C.证人没有书写能力请人代写的,由代写人向本人宣读并由本人及代写人共同签章或者押印
- D.更改证言的,应当注明更改原因,并退还原件
- A.询问通知书
- B.纳税担保书及担保财产清单
- C.税务案件移送书
- D.稽查报告
- A.偷税、逃避追缴欠税的,
- B.骗取出口退税、抗税的,
- C.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导致税收流失的,
- D.查补税额5000元以下的。
- A.税务稽查报告
- B.税务稽查审理报告
- C.税务处理决定执行报告
- D.约谈记录
- A.重大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避税、抗税案件;
- B.重大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案件以及其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 C.群众举报确需由上级派人查处的案件;
- D.日常稽查
- A.《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证可证明》
- B.检查通知书
- C.询问通知书
- D.协查函
- A.永久
- B.十五年
- C.十年
- D.五年
- A.永久
- B.十五年
- C.十年
- D.五年
- A.3日,
- B.5日,
- C.10日,
- D.15日。
- A.10日
- B.30日
- C.60日
- D.45日
- A.工作报告
- B.来往文书
- C.案例总结
- D.有关证据
- A.一个月
- B.两个月
- C.三个月
- D.半年
- A.1000元至5000元以上
- B.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 C.10000元以上
- D.20000元至50000元以上
- A.上级稽查局,
- B.本级稽查局,
- C.市局,
- D.省局
- 16
-
复查组实行()负责制。
- A.组长
- B.科长
- C.局长
- D.集体。
- A.原作出税务处理的稽查局
- B.重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的稽查局
- C.县地税局
- D.市地税局
- A.依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查处税收违法行为
- B.保障税收收入
- C.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
- D.税法宣传
- A.上级稽查局,
- B.本级稽查局,
- C.市局,
- D.省局
- A.进行纳税评估
- B.实施稽查
- C.审理
- D.执行
- A.法定原则
- B.救济原则
- C.信赖保护原则
- D.便民和效率原则
- A.两名以上
- B.三名以上
- C.一名以上
- D.四名以上
- A.特许
- B.登记
- C.核准
- D.认可
- A.45
- B.60
- C.15
- D.10
- A.5日内
- B.10日内
- C.20日内
- D.30日内
- A.书面形式
- B.口头形式
- C.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
- D.默认形式
- 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B.便民和法律原则
- C.救济原则
- D.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 A.法定原则
- B.便民和效率原则
- C.救济原则
- D.信赖保护原则
- E.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
- A.特许
- B.认可
- C.证明
- D.登记
- 30
-
行政许可行为是()。
- A.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 C.强制性的行政行为
- D.非要式的行政行为
- A.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
- B.偷税罪论处
- C.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
- D.盗窃罪论处
- A.偷税罪
- B.逃避追缴欠税罪
- C.骗取出口退税罪
-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 A.7万元
- B.8万元
- C.3万元
- D.4万元
- A.偷税罪
- B.抗税罪
- C.妨碍公务罪
- D.逃避追缴欠税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A.5日
- B.7日
- C.10日
- D.15日《刑法》
- A.应当主持调解
- B.可以主持调解
- C.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可以主持调解
- D.不应主持调解
- A.1人
- B.2人
- C.3人
- D.4人
- A.所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 B.案件事实
- C.损害情况
- D.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 A.可以不开庭审理
- B.判决被告败诉
- C.应暂缓审理
- D.可以缺席判决
- A.该县人民法院
-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市中级人民法院
- C.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D.由当事人选择
- A.法律
- B.法规
- C.规章
- D.政策
- A.行政行为
- B.具体行政行为
- C.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也有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 D.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 A.9月15日
- B.9月16日
- C.9月17日
- D.9月18日
-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B.直接强制执行
- C.申请复议机关强制执行
- D.提请复议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A.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
- B.直接强制执行
- C.申请复议机关强制执行
- D.提请复议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
- A.8月2日
- B.9月15日
- C.9月16日
- D.9月18日
- A.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 B.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C.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
- D.部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 A.应予以认可
- B.不予认可
- C.如县法制办当天将申请转送给了县地税局则可予以认可
- D.如无特殊理由则无效
- A.委托代征的税务机关
- B.委托代征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
- C.代征单位
- D.代征单位的上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