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道德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重义轻利”道德观()。

  • A.是社会主义道德
  • B.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观
  • C.是原始共产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 D.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
22

道德的时代性指()。

  • A.每一个时代的道德与其它时代的道德都要不相同
  • 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C.同一阶级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
  • D.道德与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相适合
23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 A.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 B.市场经济是不讲道德的
  • C.市场经济对金钱价值的过分强调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 D.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发享乐主义
24

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最基本的保证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行
  • B.人与人之间和为贵
  • C.有一套道德规范,并且需要按道德规范行事
  • D.国家暴机器的存在
25

成克杰、胡长清等贪官的和赤违背了()。

  • A.法律
  • B.职业道德
  • C.道德
  • D.私德
26

诚实守信是()。

  • A.所有从业者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 B.官员的职业道德
  • C.社会公德
  • D.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
27

“雷锋精神”体现了()。

  • A.“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公德
  • B.一切劳动者的职业道德
  • C.超越时代和域的人类道德
  • D.崇高的个人私德
28

社会上流传着形容某此些人行为的话:“大法不犯,小错来断,难死领导,气死法院。”这句话体现了()。

  • A.有些道德行为无法用法律干涉
  • B.除了法律之外,道德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
  • C.道德和法律相互渗透
  • D.道德和法律各不相干
29

以下哪些内容体现了道德的普遍性().

  • A.人是一种道德性动物
  • B.商人的道德操守是买卖公平
  • C.道德存在于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
  • D.东西方都要有一些共同的道德
30

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利益挂钩()

  • A.体现了资本主义道德的阶级性
  • B.是一切统治阶级道德的根本点
  • C.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步骤
  • D.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应该防止的一种倾向
31

“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区别是()

  • A.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区别
  • B.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 C.是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 D.是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32

道德的特殊包括()。

  • A.时代性
  • B.阶级性
  • C.普遍性
  • D.社会性
33

在阶级社会里()

  • A.有多种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 B.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并行
  • C.只有一种法律和一种道德
  • D.所有的道德都是法律的附庸
34

在中国封建时代,道德体系的构成特点是()

  • A.家庭道德和宗族伦理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 B.士、农、工、商各自的职业道德分别独立并且同等重要
  • C.家庭道德依附于职业道德
  • D.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相一致
35

长辈教导孩子“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其中体现的是()

  • A.一种私德
  • B.一种职业道德
  • C.社会价值
  • D.社会主义社会所持有的社会公德
36

当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时,必然爱到()

  • A.社会舆论这一“道德法庭”的审判
  • B.法律的惩罚
  • C.自己良心的谴责
  • D.法律的宽恕
37

“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这名话说明了()

  • A.道德的时代性
  • B.道德的普遍性
  • C.道德的阶级性
  • D.道德的抽象性
38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体现了()

  • A.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唯一的目标
  • B.道德比知识技能理会重要
  • C.道德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 D.道德人格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
  • E.做一个有德之人是很困难的
39

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于遵纪守法,这是因为()

  •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重叠
  • B.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相互作用的系统
  • C.有些法律规范就是道德习惯转化而来的
  • D.依靠道德约束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41

孔子在《论语》中说:为人师者就当“诲人不倦”。这名话名言至今仍在中国流传说明了()

  • A.职业道德的广泛性
  • B.职业道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C.职业道德的有限性
  • D.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4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范畴是()

  • A.爱祖国
  • B.为人民服务
  • C.爱人民
  • D.爱科学
43

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

  • A.原始社会初期
  • 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 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 D.奴隶社会
44

“治病救人”一收受病人红包是()

  • A.两种并存的医德
  • B.两种相反的医德
  • C.前者是医德,后者违反了医德
  • D.两者都不是医德
45

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所有制
  • B.政治思想
  • C.技术水平
  • D.社会信仰
46

阶级和国家消亡之后()

  • A.法律和道德都还存在
  • B.法律消亡,但道德还存在
  • C.道德消亡,但法律还存在
  • D.道德和法律也随之消亡
47

“以德治国”体现了()

  • A.道德可以代替法律
  • B.道德和法律相互对立
  • C.道德和法律可以并存
  • D.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8

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说明()

  •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有重叠
  • B.违反道德的行为也违反法律
  • C.道德和法律管辖的范围不一样
  • D.法律判决与道德评判相一致
49

.“伦理进入企业,心灵进入工作场所”这个口号表现了()

  • A.资本主义职业道德的虚伪性
  • 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 C.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D.职业道德的阶级性
50

道德根源于()

  • A.先天的人性
  • B.阶级斗争
  • C.经济关系
  • D.生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