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保密教育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下列事项中,( )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 A.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 B.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 C.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 D.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21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 )。

  • A.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
  • B.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 C.机密级不超过十五年
  • D.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22

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包括( )。

  • A.中央国家机关
  • B.省级机关
  • C.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一级的机关
  • D.县级机关
23

保密能力体现一个国家的( )能力。

  • A.政治安全
  • B.经济竞争
  • C.军事制胜
  • D.社会管理
24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的( )安全。

  • A.政治
  • B.国防
  • C.经济
  • D.信息
25

商业秘密应当包含以下构成要件:( )。

  • A.秘密性
  • B.价值性
  • C.实用性
  • D.保密性
27

绝密级载体禁止( )。

  • A.复制
  • B.复印
  • C.摘抄
  • D.汇编
28

计算机泄密的主要途径包括( )。

  • A.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
  • B.计算机联网泄密
  • C.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
  • D.计算机工作人员泄密
29

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包括( )。

  • A.中央国家机关
  • B.省级机关
  • C.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一级的机关
  • D.县级机关
33

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

  • A.核心涉密人员
  • B.重要涉密人员
  • C.一般涉密人员
  • D.普通涉密人员
34

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信息安全摆渡交换的措施主要有( )。

  • A.使用一次性光盘刻录进行信息交换
  • B.使用基于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木马行为阻断、病毒查杀功能的“信息摆渡中间机”,实现不同网络专用优盘间的信息双向交换
  • C.使用基于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光纤导入的“三合一”导入设备,实现非涉密网数据向涉密网的单向导入
  • D.使用基于安全域防护的网关设备,实现秘密级涉密网与政务内网之间有条件的信息交换
37

我国现行保密法律制度体系包括( )。

  • A.宪法
  • B.保密法律
  • C.保密法规
  • D.保密规章
38

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

  • A.核心涉密人员
  • B.重要涉密人员
  • C.一般涉密人员
  • D.普通涉密人员
40

涉密计算机不得( )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 A.安装
  • B.运行
  • C.保存
  • D.使用
41

下列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的是( )。

  • A.行政责任
  • B.刑事责任
  • C.民事责任
  • D.党纪处分
44

关于新时期的保密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会造成无密可保
  • B.改革开放就是一切公开
  • C.一般工作人员也有密可保
  • D.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会造成有密难保
45

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 )国家秘密。

  • A.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 B.机密级、秘密级
  • C.秘密级
  • D.秘密级以下
54

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

  • A.可复制,但不能摘抄
  • B.可摘抄
  • C.但不能复制只能复制一份
  • D.不得复制、摘抄
57

以下不属于保密行政法规的是( )。

  • A.国务院颁布的保密细则
  • B.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保密实施细则
  • 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关国家秘密保护的内容
  • D.政府出版条例中有关国家秘密保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