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吹扫的系统容积大、管线长、口径大,并不宜用水冲洗时,可采取“空气爆破法”进行吹扫。爆破吹扫时,向系统充注的气体压力不得超过0.05MPa,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管道
- B.立管
- C.表箱
- D.表后管
- A.有可能滞留泄露燃气的隐蔽场所
- B.经常下雨的地方
- C.堆放易燃易爆或有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的地方
- D.有变、配电等电器设备的地方
- E.有明显震动的地方
- A.机架应坚固稳定,并能保证加热板和铣削工具切换方便及管材或管件方便的移动和校正对中
- B.夹具应能固定管材或管件,并能使管材或管件快速定位或移开
- C.铣刀应为双面铣削刀具,应将待连接的管材或管件端面铣削成垂直于管材中轴线的清洁、平整、平行的匹配面
- D.加热板表面结构应完整,并保持洁净,温度分布应均匀,允许偏差为设定温度的≤5℃
- A.加热板表面不洁净
- B.大风环境下焊接,带入沙尘或气泡
- C.管材吸水,使管端水分含量过高
- D.管道固定不牢
- A.过热
- B.温度较低
- C.不洁净
- D.油污
- A.管道的支架应安装稳定、牢固,支架位置不得影响管道的安装、检修与维护
- B.每隔一个楼层的立管至少应设支架1处
- C.当水平管道上设有阀门时,应在阀门的来气侧1m范围内设支架并尽量靠近阀门
- D.与不锈钢波纹软管、铝塑复合管直接相连的阀门应设有固定底座或管卡
- A.5℃
- B.≤5℃
- C.≥5℃
- D.±5℃
- A.应将管材、管件连接部位擦拭干净
- B.测量管件承口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和刮除插入长度加100mm的插入段表皮,刮削氧化皮厚度宜为0.1~0.2mm
- C.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和公称直径小于90mm的聚乙烯管道,以及管材不圆度影响安装时,应采用整圆工具对插入端进行整圆
- D.将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插入端插入电熔承插管件承口内,至管材插入长度标记位置,并应检查配合尺寸
- E.通电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管材、管件
- A.应采用机械装置固定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使其保持直线度和圆度。
- B.应将管材连接部位擦试干净,并宜采用刮刀刮除管材连接部位表皮。
- C.通电前,应将电熔鞍形连接管件用机械装置固定在管材连接部位。
- D.通电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管材、管件
- A.外径及壁厚
- B.检测报告
- C.外观
- D.商标
- A.1.0
- B.1.15
- C.1.5
- D.2.0
- A.5
- B.10
- C.20
- D.25
- A.热熔连接
- B.保压
- C.焊接
- D.电熔连接
- A.连续性
- B.准确性
- C.导电性
- D.韧性
- A.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
- B.应在材料到货时进行外观检查
- C.管材表面划伤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的10%
- D.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 A.热熔连接
- B.电熔连接
- C.法兰连接
- D.螺纹连接
- A.法兰连接
- B.鞍形连接
- C.热熔连接
- D.电熔连接
- A.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 B.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 C.埋设在机动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3m
- D.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 A.开挖沟槽敷设燃气管道
- B.顶管用燃气管道
- C.插入管敷设燃气管道
- D.室内地上燃气管道
- A.热熔法兰连接
- B.电熔承插连接
- C.电熔鞍形连接
- D.热熔承插连接
- A.10
- B.30
- C.50
- D.100
- A.DN80
- B.DN65
- C.DN50
- D.DN25
- A.1.5mm/m且≤25mm
- B.3mm/m且≤8mm
- C.3mm/m且≤25mm
- D.2mm/m且≤13mm
- A.10
- B.20
- C.50
- D.100
- A.DN80
- B.DN25
- C.DN100
- D.DN
- A.1.0
- B.0.8
- C.0.5
- D.0.3
- A.下水道
- B.热力管道
- C.雨水管沟
- D.管沟
- A.0.5
- B.1.0
- C.1.5
- D.2.5
- A.调压箱
- B.埋地管道
- C.PE阀门
- D.引入管阀门
- A.1
- B.2
- C.5
-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