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多因素分析
- B.分层分析
- C.选用新病例
- D.随访观察
- E.匹配
- A.暴露标志
- B.效应标志
- C.核酸、蛋白质、抗体
- D.易感标志
- E.突变的基因
- A.吸烟与饮酒
- B.膳食因素和肥胖
- C.缺少体力活动
- D.病原体感染
- E.遗传与基因因素
- 14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 A.母婴传播
- B.血液传播
- 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D.性传播
- E.空气传播
- A.现况研究
- B.生态学研究
- C.队列研究
- D.实验研究
- E.病例对照研究
-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 B.早期发现病人
-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 E.治疗病人
- A.甲型肝炎
- B.乙型肝炎
- C.丙型肝炎
- D.丁型肝炎
- E.戊型肝炎
- A.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 B.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 C.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 D.能坚持实验的人群
- E.依从性好的人群
- A.RR
- B.OR
- C.AR
- D.PAR
- E.PARP
- 20
-
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
- 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
- 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 C.疾病监测
- D.治疗病人
-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 A.累积发病率
- B.死亡率
- C.患病率
- D.罹患率
- E.发病密度
- 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
- B.是一种诊断方法
- 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
- D.筛检阳性的人不需要再确诊
-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 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 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
- 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测量偏倚
- E.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 A.cohort study
- B.case-control study
- C.cross-sectional study
- D.experimental study
- E.theoretical study
- 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 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
- C.确定检疫期限
- 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 E.准确计算发病率
- A.求同法
- B.求异法
- C.共变法
- D.类推法
- E.以上都不是
- A.自然自动免疫
- B.自然被动免疫
- C.人工自动免疫
- D.人工被动免疫
- E.被动自动免疫
- A.将已知混杂因素进行配比称匹配过头
- B.历史性队列性研究是由果推因的研究
- C.随机误差可以避免
- D.病例对照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 E.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 A.危险因素
- B.保护因素
- C.混杂因素
- D.无关因素
- E.以上都不是
- A.attack rate
- B.mortality rate
- C.incidence rate
- D.prevalence rate
- E.infection rate
- A.计划免疫
- B.新生儿增加
- C.易感者迁出
- D.免疫人口迁入
- E.隐性感染
- A.保护率
- B.有效率
- C.生存率
- D.治愈率
- E.病死率
- 33
-
传播途径是()
-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 D.体内由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 E.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程度
- A.灵敏度升高
- B.特异度升高
-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 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 A.152
- B.90
- C.72
- D.20
- E.2
- A.90%
- B.80%
- C.72%
- D.20%
- E.2%
-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
-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 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 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 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 A.病例对照研究
- B.队列研究
- C.现况调查
-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 E.以上方法均不行
- 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
- 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
- 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 D.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 E.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
- A.主动监测
- B.漏报调查
- C.哨点监测
- D.被动监测
- E.以上都不是
- A.60/300
- B.60/400
- C.60/700
- D.60/1000
- E.60/10万
- A.信息偏倚
- B.失访偏倚
- C.混杂偏倚
- D.选择偏倚
- E.随机误差
- A.一级预防措施
- B.二级预防措施
- C.三级预防措施
- D.疾病诊断措施
- E.疾病治疗措施
- 44
-
某县有10万人口,2015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 结核300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 县2016年总死亡率为:()
- A.300/10万
- B.60/1000
- C.60/10万
- D.1000/10万
-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 A.epidemic
- B.sporadic
- C.rapid fluctuation
- D.secular trend
- E.outbreak
- A.病因、宿主、环境
- B.传染源、宿主、环境
-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 A.混杂偏倚
- B.信息偏倚
- C.失访偏倚
- D.选择偏倚
- E.入院率偏倚
- A.散发、流行和爆发
-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 A.系统抽样
- B.整群抽样
- C.分层抽样
- D.单纯随机抽样
- E.多级抽样
- 50
-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