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3
-
电阻钎焊可采用钎剂去膜。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9
-
气焊和堆焊都是电弧焊。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43
-
焊接性好的钢种是()。
- A.低碳钢
- B.中碳钢
- C.高碳钢
- 正确
- 错误
- A.导线、地线、手把线应一块放置
- B.认真检查与整理工作场地
- C.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 A.臭氧
- B.氮氧化物
- C.一氧化碳
- A.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气瓶
- B.盛装易起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线源
- C.气瓶的放置地点,应靠近热源,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 A.普通型
- B.抗溶泡沫灭火剂
- C.机械泡沫灭火剂
- A.小型
- B.中型
- C.大型
- 50
-
铁素体的简写符号为()。
- A.P
- B.F
- C.T
- A.增强
- B.下降
- C.无影响
- A.较大
- B.较小
- C.没影响
- A.局部通风一般有送风与抽风两种方式
- B.它用于送风面罩、口罩等有良好的效果
- C.局部送风是把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的氧气,送入焊接工作地带
- A.扩散泵
- B.机械泵
- C.增压泵
- A.增高
- B.降低
- C.不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B.《妨碍公共安全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A.第208技术委员会制定
- B.第207技术委员会制定
- C.第209技术委员会制定
- A.2
- B.3
- C.4
- A.电动感应钎焊机
- B.半自动感应钎焊机
- C.自动感应钎焊机
- A.强度
- B.耐腐蚀性
- C.气密性
- A.降低
- B.不变
- C.增大
- A.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 B.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C.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 A.1997
- B.1998
- C.1999
- A.浓硝酸
- B.稀硝酸
- C.发烟硝酸
- A.毫无关联
- B.关系不大
- C.关系密切
- A.依靠焊件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即涡流)的电阻热来进行钎焊
- B.它加热速度快
- C.缺点是特别不适合于回转体的钎焊
- A.架高2.5m以上
- B.架高1.5m以上
- C.放在地上即可
- 68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阻系数越小,磁导率越大,集肤效应越弱
- B.感应钎焊时,选用的交流电频率越高对焊接越有利
- C.感应圈管壁厚度应小于电流渗透深度
- A.大
- B.小
- C.一般
- A.奥氏体
- B.铁素体
- C.马氏体
- A.活性
- B.惰性
- C.氧化性
- A.石油气对普通橡胶导管和衬垫有腐蚀性,能引起漏气
- B.气态石油气易于向低处流动而滞留积聚,能飘浮在水沟的液面上,随水流动并在死角处聚集,而且易挥发
- C.通风口设在高处,在低处可不设置通风口
- A.工人操作时没有配戴眼镜等防护用品
- B.钢块没有固定住,与裸露的感应圈铜管电弧打火
- C.不能通过在感应圈上缠绕绝缘胶带来预防此事件
- A.双速单功率
- B.双速双功率
- C.单速单功率
- A.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 B.为行政执法提供证据
- C.可杜绝职业危害以
- A.不易泄露
- B.最大的扩散速度
- C.很高的导热性
- A.接到报告的人员应放置以后再处理
- B.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C.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A.炉体
- B.真空系统
- C.测量控制系统
- A.150
- B.120
- C.100
- 80
-
硬铝合金的塑性()。
- A.好
- B.一般
- C.差
- A.不可以
- B.可以
- C.没有影响
- A.30
- B.20
- C.10
- A.3
- B.2
- C.1.5
- A.露点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小的气体
- B.露点高和二氧化碳含量小的气体
- C.露点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大的气体
- A.1
- B.2
- C.3
- 86
-
下列着火源不包括()。
- A.化学反应热
- B.氢气
- C.静电荷产生的火花
- A.回路的几何形状变化
- B.次级回路中引入了不同量的磁性金属
- C.主级回路中引入了不同量的磁性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