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技师理论知识练习卷(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20. 超薄壁材料的焊接( )。

  • A.宜选择大功率的电源
  • B.容易产生变形和烧穿
  • C.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
  • D.用一般工装夹具
13

19. 一般认为,厚度小于( )的焊件为超薄件。

  • A.0.2 mm
  • B.0.3 mm
  • C.0.8 mm
  • D.1.0 mm
14

17. 陶瓷与金属用烧结金属粉末法连接时,金属化气体应使用( )。

  • A.O<sub>2</sub>或N<sub>2</sub>、H<sub>2</sub>的混合气
  • B.CO<sub>2</sub>或N<sub>2</sub>、H<sub>2</sub>的混合气
  • C.CO或N<sub>2</sub>、H<sub>2</sub>的混合气
  • D.CO或O<sub>2</sub>、H<sub>2</sub>的混合气
15

18. 在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

  • A.机械连接法
  • B.热压扩散连接法
  • C.电子束熔焊法
  • D.烧结金属粉末法
16

15. 氧化物陶瓷一般( )。

  • A.耐酸而不耐强碱
  • B.耐酸而不耐弱碱
  • C.耐强碱而不耐酸
  • D.耐弱碱而不耐酸
17

16. 陶瓷与金属用烧结金属粉末法连接时,一般要求金属化在( )中进行。

  • A.电弧炉或氢气炉
  • B.氢气炉或真空炉
  • C.冲天炉或真空炉
  • D.氢气炉或冲天炉
18

14. 氧化物陶瓷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强度高、( )。

  • A.硬度高、弹性模量大
  • B.硬度低、弹性模量大
  • C.硬度高、弹性模量小
  • D.硬度低、弹性模量小
19

13. 氧化物陶瓷的体积电阻率和介质强度( )。

  • A.高,介质损耗因数低
  • B.低,介质损耗因数低
  • C.高,介质损耗因数高
  • D.低,介质损耗因数高
20

12. 镍及镍合金的焊接气孔以( )为主。

  • A.H<sub>2</sub>O
  • B.CO
  • C.H<sub>2</sub>
  • D.CO<sub>2</sub>
21

9. 镍的熔点是( )。

  • A.1255℃
  • B.1 355℃
  • C.1 455℃
  • D.1 555℃
22

10. 镍及镍合金焊条电弧焊时,防止产生焊缝和基本金属过热的方法是选用较( )。

  • A.小电流,较快速度
  • B.小电流,较慢速度
  • C.大电流,较快速度
  • D.大电流,较慢速度
23

11. 镍及镍合金焊条电弧焊时,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方法是采用( )。

  • A.酸性焊条
  • B.较大的焊接电流
  • C.较慢的焊接速度
  • D.碱性低氢焊条
24

7. 镍合金的性能特点是耐蚀性( )。

  • A.良好,耐热性较差
  • B.和耐热性都良好
  • C.较差,耐热性良好
  • D.和耐热性都较差
25

8. 镍的性能特点是( )。

  • A.强度较高,塑性较低
  • B.强度较低,塑性较差
  • C.强度较高,塑性较高
  • D.强度较低,塑性较高
27

5. 广泛用于无线电、仪表等部门钎焊小件、薄件的钎焊方法是( )。

  • A.感应钎焊
  • B.火焰钎焊
  • C.烙铁钎焊
  • D.电阻钎焊
28

6. 可同时焊多件、多缝,适于大量生产,成本较低的钎焊方法是( )。

  • A.火焰钎焊
  • B.炉中钎焊
  • C.感应钎焊
  • D.浸蘸钎焊
29

3. 钎焊时,( )不会减弱钎料的毛细作用。

  • A.接头间隙较小
  • B.焊件表面不太光滑
  • C.焊件表面有油脂
  • D.母材金属钎料溶解过多
30

2. 确定钎焊温度的根本依据是( )。

  • A.选用的钎焊方法
  • B.焊件母材的熔点
  • C.选用钎料的熔点
  • D.焊件接头形式和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