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类目
- B.亚目
- C.残余类目
- D.形态学编码
- E.肿瘤表
- A.类目
- B.亚目
- C.残余类目
- D.形态学编码
- E.肿瘤表
- A.出院病案排序正确率要求100%
- B.病案科工作人员是病案质量监控的二级组织
- C.环节质量控制是由专职的质控人员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检查病历的质量
- D.反馈与奖惩是病案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 E.终末质量管理可以替代环节质量管理
- A.类目
- B.亚目
- C.残余类目
- D.形态学编码
- E.肿瘤表
- A.信息加工
- B.信息检索
- C.信息利用
- D.信息收集
- E.信息反馈
- A.空气调节装置
- B.防火装具
- C.档案装具
- D.计算机设备
- E.装订装具
- A.每一册病案所涉及科别的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 B.常规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一定要齐全
- C.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必须有病理报告
- D.每项记录必须注明日期并有医师签字
- E.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必须正确
- 10
-
电子病案标准化的特点是:
- A.科学性
- B.权威性
- C.扩展性
- D.学术性
- E.惟一性
- A.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
- B.急性病在前,慢性病在后
- C.主要治疗的疾病在前,未治的疾病在后
- D.外科疾病在前,内科疾病在后
- E.对于一个复杂的疾病诊断的填写,症状在前,病因在后
- A.1024×1024个字
- B.1024×1024个字节
- C.1000×1000个字
- D.1000×1000个字节
- A.三位数类目表
- B.内容类目表
- C.疾病性质分类
- D.四位数亚目
- E.特殊类目表
- A.能够被接受
- B.不应被接受
- C.中的一部分能够被接受
- D.中的一部分不能被接受
- E.以上均不对
- 15
-
一般处方应保存:
- A.半年
- B.一年
- C.三年
- D.十年
- E.永久
- A.癫痫
- B.精神障碍
- C.骨密度疾患
- D.骨密度疾患造成的(病理性)骨折
- E.骨折
-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④、③
- D.①、②、③、④
- E.④、③、②、①
- 18
-
肿瘤的三位数类目表是:
- A.C00--C99
- B.C00--D99
- C.D00--D99
- D.C00--D48
- E.C00--C48
- A.第六届
- B.第七届
- C.第八届
- D.第九届
- E.第十届
- 2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 B.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具有两个编码,所以要两次操作
- C.疾病的病因都可以作为主导词
- D.疾病的主导词主要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
- E.多数情况下,以临床表现作主导词更方便
- A.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损伤和中毒的外因索引,第三部分是一个药物和化学制剂表
- B.病因索引、临床表现索引、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索引
- C.疾病和损伤性质,疾病临床症状索引,药物和化学制剂表
- D.疾病和损伤性质、损伤的中毒的外部原因、疾病临床表现
- E.以上都不是
- A.病因
- B.急性和慢性
- C.实验室证实情况
- D.疾病发生部位
- E.流行病学情况
- A.确定肿瘤的主导词
- B.确定肿瘤发生部位的主导词
- C.确定形态学主导词
- D.在肿瘤表中查找部位编码
- E.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 A.寄生虫病
- B.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
- C.以“病”为结尾的诊断
- D.损伤的类型
- E.部位
- A.临床表现
- B.病因
- C.解剖部位
- D.人名地名
- E.损伤
- A.永远作为主导词
- B.经常作为主导词
- C.优先作为主导词
- D.一般不作为主导词
- E.一般作为主导词
- A.按较高的解剖部位分类
- B.按较低的解剖部位分类
- C.根据需要可分别编码
- D.按疾病发生部位先后分类
- E.归类于相应类目中“其他”或“未特指”的亚目
- A.单胎顺产
- B.借助产钳和真空吸引器的单胎分娩
- C.经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
- D.多胎分娩
- E.经剖宫产术的多胎分娩
- A.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不全假定为非风湿性
- B.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不全假定为风湿性
- C.未提及病因的三尖瓣的关闭不全假定为非风湿性
- D.未提及病因的三尖瓣的狭窄假定为风湿性
- E.未提及病因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狭窄假定为非风湿性
- A.二位数编码、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
- B.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
- C.四位数编码、五位数编码、六位数编码
- D.五位数编码、六位数编码、七位数编码
- E.个位数编码、十位数编码、百位数编码
- A.病因
- B.病理
- C.临床表现
- D.部位
- E.实验室检查
- A.肿瘤的组织学和动态编码都改变
- B.将肿瘤的动态编码改变
- C.肿瘤的部位编码改变
- D.肿瘤的组织学编码改变
- E.肿瘤的动态编码和部位编码都改变
- 33
-
肿瘤编码应首先查找( )
- A.良性肿瘤
- B.恶性肿瘤
- C.部位编码
- D.形态学编码
- E.动态编码
- A.肿瘤的组织学和动态编码都改变
- B.将肿瘤的动态编码改变
- C.肿瘤的部位编码改变
- D.肿瘤的组织学编码改变
- E.肿瘤的动态编码和部位编码都改变
- A.结缔组织
- B.皮肤、肌肉
- C.神经
- D.消化系统
- E.结缔组织、皮肤和骨等
- 36
-
肿瘤表是指( )
- A.第一卷中肿瘤部位编码的排列
- B.第一卷中肿瘤形态学编码的排列
- C.第三卷中主导词“肿瘤”项下的部位列表
- D.第三卷中主导词“癌”项下的形态学列表
- E.第三卷中主导词“瘤”项下的形态学列表
- A.部位编码
- B.形态学编码
- C.组织学编码
- D.动态编码
- E.功能活性编码
- A.与一般疾病的查找方法相同
- B.首先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编码,再根据指示查找部位编码
- C.首先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编码,再查找部位编码
- D.查找部位编码,再根据指示查找形态学编码
- E.首先确定部位编码的主导词,查找部位编码,再查找形态学编码
- A.良性肿瘤
- B.恶性肿瘤,继发
- C.恶性肿瘤,原发
- D.原位癌
- E.肿瘤性质未特指
- A.部位编码
- B.形态学编码
- C.组织学编码
- D.动态编码
- E.功能活性编码
- A./0
- B./1
- C./2
- D./3
- 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