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防止残疾恶化
- B.注重功能性能力恢复
- C.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 D.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 E.实行循环管理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
-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可以随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还能放声唱歌
- B.不能随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
- C.如尽力快走时的感觉非常吃力
- D.可以随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放声唱歌
- E.心跳和呼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
- A.诊断疾病
- B.治疗疾病
- C.预防疾病
- D.开展监测
- E.了解疾病自然史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 C.戒除不良嗜好
- D.预警行为
- E.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 A.辅导者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等有准确的了解
- B.辅导者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言行表现,准确地了解来访者对此事的情感体验
- C.辅导者做到完全满足来访者的所有需求
- D.辅导者对来访者情感程度的把握较为全面准确
- E.做到不让来访者知道辅导者的真实感受
- A.神经系统
- B.循环系统
- C.免疫系统
- D.内分泌系统
- E.消化系统
- A.避免运动速度过快
- B.避免在凹凸不平的场地运动
- C.避免游泳
- D.运动与日光照射结合
- E.禁忌跳绳运动
- A.血液学检验
- B.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 C.生化学检验
- D.免疫学检验
- E.病原学检验
- A.自己的健康状况
- B.健康管理师对自己健康状况作出的判断的分析
- C.将支付或已支付的费用
- D.即将接受的检查项目
- E.实施预防措施或干预的必要性,存在的积极意义
- 13
-
符合康复医学的有
- A.以疾病为中心
- B.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组成団队
- C.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D.对象有残疾人、病损者及老年人等
- E.以药物治疗为主
-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
- B.发展卫生事业要从国情出发
- C.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
- D.放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卫生领域交流合作
- E.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A.食物是致病源
- B.食物是携带和传播病原物的媒介
- C.食源性疾病有急性中毒和感染的病理变化
- D.病原物质是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致病因子
- E.食源性疾病多为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结果
- A.气道受阻
- B.不完全可逆
- C.进行性发展
- D.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密切相关
- E.患病率高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sub>1<sub>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K
- E.维生索E
- A.来访者的经历
- B.来访者的情绪
- C.来访者的能力
- D.来访者的观念
- E.来访者的行为
- A.CT检查
- B.放射性核素显像
- C.MRI
- D.超声成像
- E.X线成像
- A.校正自我认知,客观地认识自己
- B.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 C.纠正归因偏见,通过归因训练,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 D.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
- E.改变周围环境,以适应自我认知的改变
- A.食物种类齐全,且多样化
- B.充足的优质蛋白
- C.愉悦心情,充足睡眠
- D.忌烟酒
- A.CT检查
- B.放射性核素显像
- C.MRI
- D.超声成像
- E.x线成像
- A.基本信息
- B.儿童保健信息
- C.妇女保健
- D.疾病控制信息
- E.疾病管理信息
- A.形成评估
- B.结局评估
- C.效果评估
- D.过程评估
- E.短期评估
- A.相对危险性不反映危险因素和疾病风险的关系
- B.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人群危险度的增减量
- C.个人的相对危险性低于一般人群就意味着没有健康风险
- D.相对危险性可用于描述单个危险因素或多个危险因素与某种疾病风险的关系
- E.相对危险性表示的是相对的结果
- A.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 B.收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
- C.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
- D.进行健康干预
- 27
-
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是()。
- A.辩证论治
- B.辨病论治
- C.辨症论治
- D.辩征论治
- A.个人的健康教育
- B.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
- C.做好婚前检查
- D.定期健康检查
- A.(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 B.(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
- C.(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 D.(某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
- E.(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 A.5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
- E.72小时
- A.生存率
- B.感染率
- C.死亡率
- D.发病率
- E.患病率
- A.描述性研究
- B.非随机对照试验
- C.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 D.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A.作业治疗师
- B.物理治疗师
- C.语言治疗师
- D.社会工作者
- E.康复医师
- A.马拉松
- B.举重
- C.步行
- D.长跑
- A.控制脑水肿
- B.给止血剂
- C.降低血压
- D.抗生素治疗
- E.给氧
- 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2/3交接处
- B.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2/3交接处
- C.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接处
- D.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接处
- 37
-
小气道的概念是:
- A.内径<2μm
- B.内径<1mm
- C.外径<2mm
- D.内径<2mm
- E.外径<2μm
- A.在遗传背景下加多种不良生活习惯的相互作用
- B.胰岛β细跑受损
- C.病毒感染
- D.自身免疫
- A.劳力性呼吸困难
- 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C.端坐呼吸
- D.咯血
- E.声音嘶哑
- A.牲畜屠宰时及畜肉在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到致病菌污染
- B.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 C.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蕈
- D.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
- E.熟食又受到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
- A.费用低廉可由个人自付,不属于政府职责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
- C.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与卫生部门的共同职责
- D.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的有效形式
- E.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的有效形式
- A.自我服务和亲友帮助
- B.基层医师处理
- C.专科医师处理
- D.三甲医院处理
- A.相对危险度
- B.比值比
- C.卡方统计量
- D.以上都不是
- E.以上都是
- A.柿子椒
- B.冬瓜
- C.大白菜
- D.土豆
- A.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健康管理定义。没有见到全面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研究或权威的专著。
- B.没有出现大家都能接受的全国性的健康管理或健康和生产效率管理专业协调组织,也没有形成一支有实力的理论和实践队伍。
- C.目前市场上“乱培训,培训乱”状态已经对健康管理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健康管理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到中国首批健康管理师培训的质量。
- D.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健康需求增加。
- A.《2000年人人健康进度检查指标的制定》、《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 B.《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国家卫生发展管理程序:指导原则》、《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
- C.《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人人健康进度检查指标的制定》、《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 D.《2000年人人健康进度检查指标的制定》、《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国家卫生发展管理程序:指导原则》
- A.腹部隐痛
- B.大便习惯改变
- C.恶心呕吐
- D.腹内肿块
- E.消瘦、贫血
- 48
-
舌诊黄苔一般主()
- A.寒证
- B.热证
- C.痰饮
- D.湿证
- A.健康目标
- B.态度目标
- C.价值观目标
- D.行为目标
- E.教育目标
- A.焦虑
- B.抑郁
- C.恐惧
- D.强迫
- A.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措施包括戒烟、限盐、经常进行体力活动
- B.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技术支持和基本管理工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C.控制体重、适量饮酒
- D.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保持心理健康等。
- 52
-
膳食纤维是指( )。
- A.可溶性的多糖
- B.不可溶性的多糖
- C.可被消化吸收的多糖
- D.不可被消化吸收的多糖
- A.具有相同健康需求的人能得到相同的服务
- B.指标能有效评价健康服务的质量
- C.制定的健康服务方案具体可行
- D.合理配置健康服务系统
- E.需要水平高的人能得到较多健康服务
- A.产品期限和专业化发展
- B.赔付率和合作机制
- C.赔付风险控制和道德风险
- D.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A.10%~15%
- B.12%~15%
- C.14%~16%
- D.15%~20%
-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 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 A.粗死亡率
- B.死亡专率
- C.标化死亡率
- D.病死率
-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 A.糖水
- B.淡盐水
- C.白开水
- D.以上都不对
- A.牛肉
- B.蔬菜
- C.水果
- D.深海鱼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 C.两者均不变
- D.两者均改变
- A.光亮
- B.消极
- C.兴奋
- D.上升
- E.热烈
- A.10%~15%
- B.20%~25%
- C.40%~50%
- D.55%~65%
- 正确
- 错误
- A.确定疾病的生物病因
- B.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 C.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
- 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 E.改变医患关系
- A.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
- B.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等
- C.医疗费用、个人保健技术
- D.社会支持、同伴鼓励、父母的劝告等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