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大纲基础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健康监测包括( )

  • A.系统地、连续地收集与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相关的资料
  • B.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各种健康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 C.归纳、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
  • D.产生与健康有关的信息
  • E.传播到所有应该知道的个体和群体,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

  • A.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B.满足群体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
  • C.满足个体化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
  • D.有助于实现社区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目标
  • E.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法与策略
3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 )

  • A.平均需要量
  • B.推荐摄入量
  • C.适宜摄入量
  •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 E.实际摄入量
4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 A.清除自身衰老的死亡细胞
  • B.消灭外来病原微生物
  • C.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
  • D.消灭外来有抗原性的物质
  • E.消灭毒素
5

全科医生的“四合一”应诊内容包括( )

  • A.确诊并处理现患问题
  • B.对患者进行家访
  • C.对慢性活动性问题进行处理
  • D.根据需要提供预防性照顾
  • E.改善病人的就医和遵医行为
6

以下属于退行性疾的是

  • A.乙型肝炎
  • B.糖尿病
  • C.骨性关节炎
  • D.流感
  • E.大肠癌
7

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健康管理出现有关的主要科学技术进展是

  • A.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关于健康风险及循证公共卫生干预的大量研究(美国关于心脏病的队列研究和英国关干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等)为健康管理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证据
  • B.管理科学和行为医学的发展也为健康管理的起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 C.20世纪末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 D.20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健康管理的起飞安上了翅膀
  • E.医学高科技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MR工和CT为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核心技术
8

常见慢性病的中间危险因素是

  • A.肥胖
  • B.性别
  • C.高血压
  • D.高血糖
  • E.高血脂
9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诊断中具有如下哪些优势( )。

  • A.检查不受进食影响
  • B.检查结果稳定
  • C.检查费用低
  • D.检查不受时间限制
  • E.患者依从性好
11

常见的健康需求管理的方法( )

  • A.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
  • B.转诊服务
  • C.健康课堂
  • D.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 E.服务预约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可以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传染病有

  • A.艾滋病
  •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肺炭疽
  •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E.梅毒
13

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 )

  • A.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
  • B.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 C.鼓励自我保健/干预
  • D.为客户提供心理咨询
  • E.给病人开处方
14

从促进健康的角度考虑,选择适度身体活动量的正确陈述

  • A.单纯强调强度对心血管功能没有意义
  • B.以活动时间、强度和频度三个指标计算
  • C.控制体重应结合一周总能量消耗
  • D.频度必须坚持每天
  • E.强度应达到4MET
15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 A.科研设计
  • B.资料收集
  • C.资料整理
  • D.资料分析
  • E.统计推断
1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

  • A.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B.满足群体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
  • C.满足个体化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
  • D.有助于实现社区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目标
  • E.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法与策略
17

饮食养生的要点包括( )。

  • A.注意饮食禁忌
  • B.和五味
  • C.有节制
  • D.注意饮食卫生
  • E.因人因时制宜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可以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传染病有

  • A.艾滋病
  •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肺炭疽
  •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E.梅毒
19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身体功能指标?( )

  • A.肢体围度
  • B.血压
  • C.肺活量
  • D.心率
  • E.最大摄氧量
20

中医养生的理论主要有( )。

  • A.天人相应
  • B.形神合一
  • C.正气为本
  • D.动静互涵
  • E.持之以恒
21

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内容的是

  • A.躯体健康
  • B.心理健康
  • C.社会和谐健康
  • D.道德健康
  • E.精神健康
22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旨在

  • A.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 B.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 C.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来帮助群体降低本身的健康风险
  • D.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 E.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经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提供有针对的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来帮助群体降低的健康风险
23

不属于物理疗法的是()

  • A.伽马刀疗法
  • B.高压氧治疗
  • C.直流电疗法
  • D.体外冲击波碎石
  • E.红外线治疗
24

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

  • A.油酸
  • B.二十碳五烯酸
  • C.棕榈酸
  • D.二十二碳六烯酸
  • E.a-亚麻酸
25

病人应该选择的首诊医院是( )

  • A.大医院
  • B.专科医院
  • 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D.教学医院
26

表示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 A.准确度
  • B.误诊率
  • C.漏诊率
  • D.符合率
  • E.特异度
27

以下不属COPD的高危人群是

  • A.经常饮酒者
  • B.有长期吸烟者
  • C.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
  • D.儿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 E.经常接触刺激性工业粉尘
29

伦理学推理的出发点是

  • A.伦理学原则
  • B.伦理问题
  • C.伦理原则和理论
  • D.伦理评价标准
  • E.伦理学原则、伦理问题
30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

  • A.智力正常
  • B.情绪良好
  • C.人际和谐
  • D.认知评价
  • E.人格完整
31

在与人交流,是关于观察技巧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对方讲话时把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
  • B.要建立在诚恳坦然的基础之上
  • C.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比用耳朵获取的信息更有价值
  • D.观察的技巧主要是细心、全面和敏锐
  • E.通过眼睛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等
33

有关冠心病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又称充血性心脏病
  • B.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所致
  • C.也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合并痉挛或栓塞所致
  • D.可导致心肌缺血梗死
34

不是健康保险风险特点的是( )。

  • A.可变性
  • B.不确定性
  • C.多发性
  • D.长期性
35

二级预防的主要对象是

  • A.健康人
  • B.高危人群
  • C.病患者
  • D.残疾人
  • E.成人
36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健康管理师基本职业守则的是( )

  • A.不得歧视个体或群体
  • B.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 C.应为服务对象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 D.应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并达成一致
  • E.首先应该让个体或群体了解健康管理师工作
37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在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是

  • A.中等强度、10分钟以上、一天一次
  • B.中等强度、30分钟以上、一天一次
  • C.轻到中等强度、10分钟以上、一天几次
  • D.中等强度、10分钟以上、一天一次
  • E.轻到中等强度、30分钟以上,一天几次
38

在下列选项中,实施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 )

  • A.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 B.医生建议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 C.丈夫鼓励母乳喂养
  • D.母亲单位有哺乳室
  • E.母乳喂养作为评选五好家庭的条件之一
39

健康教育诊断的思想核心是分析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

  • A.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和社会因素
  • B.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目素
  • C.流行病学因素、环境因素和倾向因素
  • D.教育因素、促成因素和倾向因素
  • E.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
40

以下不属于基本组织的是

  • A.结缔组织
  • B.脂肪组织
  • C.肌肉组织
  • D.上皮组织
  • E.神经组织
41

下面有关代谢当量的陈述错误的是

  • A.可以根据代谢当量和体重估算运动的能量消耗
  • B.代谢当量是运动时能量消耗与安静代谢率的比值
  • C.代谢当量可以转换为耗氧量
  • D.代谢当量反映活动和安静两种状态能量消耗的相对代谢率
  • E.代谢当量代表运动能量消耗的静值
42

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称为()

  • A.收缩压
  • B.波动压
  • C.脉搏压
  • D.脉压
  • E.舒张压
43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

  • A.前负荷
  • B.后负荷
  • C.动脉血压的高低
  • D.射血分数
  • E.心率
44

二级预防的主要对象是

  • A.健康人
  • B.高危人群
  • C.病患者
  • D.残疾人
  • E.成人
45

在大量搜集资料前就产生诊断假设,对于医生论断疾病( )

  • A.不利,“先入为主”可能导致误诊
  • B.不利,诊断假设应在全面搜集资料后产生
  • C.有利,可指导进一步搜集资料
  • D.有利,最先出现的直觉往往是正确的诊断
  • E.弊大于利,严谨的医生不使用直觉做诊断
46

血象的含义是

  • A.白细胞总数
  • B.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 C.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及比例
  • D.血小板含量
  • E.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等的总称
47

下面关于心率的正确陈述是( )

  • A.心率总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始终成一个线性趋势增加
  • B.每个人的最大心率都等于200减年龄
  • C.最大储备心率百分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相对强度
  • D.一个人的安静心率越低,说明其心功能越好
  • E.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都可以影响运动中的心率反应
48

影响心身疾病发病的因素包括( )

  • A.感觉
  • B.知觉
  • C.情绪
  • D.认知
  • E.需要
49

关于三级预防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级预防又称病周因预防
  • B.第一级预防指做好“三早”预防工作
  • C.第三级预防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措施两大类
  • D.第三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
  • E.计划免疫属于第一级预防
50

某人身高180米,体重86kg,其体重指数是多少,属于哪项范围:

  • A.24.54超重
  • B.24.54肥胖
  • C.26.54超重
  • D.26.54肥胖
  • E.25.54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