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0米游泳
- B.双杠
- C.马拉松
- D.跳远
- E.100米短跑
- A.总胆固醇
- B.血压
- C.超敏C-反应蛋白
- D.体重与体重指数
- E.甘油三酯
- A.饮酒
- B.患病情况
- C.烟草使用
- D.膳食
- E.身体活动
- A.引起肾脏病
- B.眼底微血管病变
- C.脑血管疾病
- D.引起猝死
- E.尿毒症
- A.调查
- B.做出评估总结、提出调整建议
- C.分析干预按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近期效果指标、分析远期效果指标
- D.访谈
- E.收集资料、对照目标
- A.每天总运动量约为2千步当量
- B.血压监测结果145/80mmHg
- C.工作压力大时外出旅游
- 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约70%
- E.日均食盐摄入约10g
- A.实施与反馈
- B.认识风险
- C.效果评价
- D.评估风险
- E.选择风险管理方法
- A.心理性依赖
- B.社会性依赖
- C.生理性依赖
- D.一旦恢复成瘾行为戒断症状消失
- E.终止使用成瘾物质会引起戒断症状
- A.如果人群平均危险度为1,相对危险度就是比1大
- B.是指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危险度的升高或降低
- C.危险度比是反映暴露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 D.比值越大,表明患病危险性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的强度越大
- E.如果人群平均危险度为1,相对危险度就是比1小
- A.通过眼睛观察对方表情、动作来收集有用信息
- B.细心、全面、敏锐
- C.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深层的内心活动和被掩盖的事实
- D.建立诚恳、坦然的基础之上
- E.在对方讲话时可以适当走神
- A.有效鉴别人群所处健康危险状态
- B.进行合理分配安排,使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利用
- C.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 D.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E.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 A.职务职称
- B.迷信
- C.心电图异常
- D.超重
- E.运动不足
- A.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B.疾病的诊断
- C.人群健康管理
- D.自我保健
- E.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
- A.执行
- B.评估
- C.计划
- D.检查
- E.处理
- A.双份录入或专人检查
- B.目测是否存在相同格式
- C.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编码属性
- D.应用逻辑检查进行查错
- E.目测能否发现空白数据
- A.倾听过程中不急于插话
- B.认真听,多用视线交流
- C.不轻易打断对方
- D.倾听过程边听边看文件,一举两得
- E.尽可能多听、留意听
- A.实验室检查
- B.症状
- C.体征
- D.生活方式指导
- E.用药情况
- A.慢性咳嗽
- B.气短或呼吸困难
- C.咳痰
- D.咯血
- E.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 A.一种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工具
- B.健康保险和疾病预防领域广为开展的工作之一
- C.调查人群患病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 D.一种增进健康意识及促进行为改变的工具
- E.进行有效的健康服务计划和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 A.救死扶伤
- B.给予患者医学、心理和社会学方面的照护
- C.尽量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 D.防病治病
- E.实行医学人道主义
- A.遗传因素
- B.老龄化
- C.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
- D.生物遗传的危险因素
- E.环境方面的危险因素
- A.遗漏数据
- B.重复录入数据
- C.基本信息数据
- D.错误的答案
- E.编码错误
- A.评估分值不随健康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 B.评估分值是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中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一般以整体分值的形式来体现
- C.评估分值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示,“健康年龄”是最常见的整体评分形式
- D.如果评估分值是用健康年龄来表示,则改变相关的风险因素水平会改变健康年龄的大小
- E.评估分值随着健康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 A.行为准则
- B.道德规范
- C.道德观念
- D.行为规范
- E.行为意识
- A.代谢当量5MET
- B.心率达最大心率的55%
- C.自我感知强度稍累
- D.代谢当量7MET
- E.心率达最大心率的70%
- A.筛选高危人群
- B.鼓励和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
- C.制定个体化的健康防预措施
- D.帮助个体认识健康风险
- E.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 A.散步
- B.羽毛球
- C.游泳
- D.太极拳
- E.百米冲刺
- A.健康管理师在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管理工作时,应与个体或群体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必要时应与个体或群体达成口头协议
- B.健康管理师首先应该让个体或群体了解健康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个体或群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 C.健康管理师不得在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念、价值观等方面歧视个体或群体
- D.健康管理师在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管理工作时,应与个体或群体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必要时应与个体或群体签订书面协议
- E.健康管理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 A.医务人员培训百分比
- B.高危人群行为改变率
- C.开展糖尿病管理社区的百分比
- D.糖尿病患者建档率
- E.糖尿病转出百分比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X2检验
- D.U检验
- E.配对T检验
- A.反映胰岛α细胞的储备功能
- B.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 C.反映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 D.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 E.了解胰岛α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 A.用于评估未来死于某种疾病的概率
- B.指一个具有共同前期暴露危险因素的若干个人组成的人群的危险度
- C.是将所有先兆因素修正目标水平计算出来的危险度
- D.表示健康风险降低的空间
- E.计算基础是假设个人已经将每个不健康行为修正目标水平
- A.工业生产、农业耕种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 B.工业生产、农业耕种以及生活过程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
- C.工业生产、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 D.农业耕种、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 E.工业生产、农业耕种、生活过程产生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
- 34
-
糖尿病的分类不包括( )
- A.2型糖尿病
- B.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C.1型糖尿病
- D.老年糖尿病
- E.妊娠糖尿病
- A.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的有效形式
- B.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与卫生部门的共同职责
- C.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的有效形式
- D.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
- E.费用低廉可有个人自付,不属于政府职责
- A.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 B.健康管理师的积极性
- C.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 D.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 E.政府的积极性
- A.修身养性
- B.陶治心情
- C.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 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 E.参加一些竞技体育活动
- A.24kg/㎡≤BMI≤28kg/㎡
- B.16kg/㎡≤BMI≤18.5kg/㎡
- C.18.5kg/㎡≤BMI≤23.9kg/㎡
- D.BMI≥28kg/㎡
- E.26kg/㎡≤BMI
- A.123千卡
- B.143千卡
- C.100千卡
- D.85千卡
- E.113千卡
- A.多数慢性病与遗传因素无关
- B.慢性病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
- C.我国慢性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
- D.慢性病危险因素可大致分为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
- E.一些恶性肿瘤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 A.焦虑症
- B.疑病症
- C.社会适应性问题
- D.恐惧症
- E.强迫症
- 42
-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 )
- A.研究信息传播方式
- B.创造支持的环境
- C.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干预活动和过程
- D.改善卫生服务条件
- E.个人技能的培养
- A.医学的发展史上,对疾病的认识通常是从临床上先总结出这些疾病的表现规律再进行基础研究的
- B.医学的发展史上螺旋上升的过程
- C.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动物实验的的结果能取代人体实验的结果
- D.临床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
- E.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 A.最有营养的食物
- B.以动物食品为主
- C.清淡少盐
- D.肉蛋奶为主
- E.摄食种类多
- A.合理布局
- B.卫生系统为主
- C.社区参与
- D.适宜技术
- E.综合利用
- A.及早发现心电图的改变
- B.在社区人群中进行冠心病普查
- C.减少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 D.制定筛查冠心病的标准
- E.加强病例报告制度
- 47
-
食物中毒是指( )
- A.长期少量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疾病
- B.误服农药中毒是食物中毒的一种
- C.一类最重要的食源性疾病
- D.因暴饮暴食导致的急性胃肠炎
- E.发病与食物有关
- 48
-
残疾的原因不包括( )
- A.亚健康状态
- B.损失
- C.先天异常
- D.精神疾病
- E.躯体疾病
- A.阴囊炎
- B.癫皮病
- C.败血病
- D.脚气病
- E.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 A.植物
- B.重点为亚临床病人
- C.只是癌症患者
- D.动物
- E.人群
- A.工伤保险
- B.养老保险
- C.医疗保险
- D.失业保险
- E.护理保险
- A.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 B.健康教育
- C.提倡合理的措施
- D.戒烟戒酒
- E.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 A.反馈技巧
- B.说话技巧
- C.倾听技巧
- D.提问技巧
- E.观察技巧
- A.空腹即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 B.若用全血则诊断切点值有所不同
- C.若有毛细血管血则诊断切点值相同
- D.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 E.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 A.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福利
- B.出具所得的医学证明文件
- C.获得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 D.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 E.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队
- A.在2.0个标准差范围内
- B.在2.5个标准差范围内
- C.在1.0个标准差范围内
- D.在0.5个标准差范围内
- E.在1.5个标准差范围内
- 57
-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是( )
- A.(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观察人口)×K
- B.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
- C.(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K
- D.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观察人口
- E.(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的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K
- A.行为观察法
- B.问卷调查法
- C.机械与电子检测法
- D.直接观察法
- E.能量检测法
- A.是双向的
- B.是一致的,清晰而有效的
- C.是具有前瞻性的
- D.是连续的
- E.是高科技的
- A.每周2~3天,每次15~20分钟
- B.每周1~2天,每次20~30分钟
- C.每周3~4天,每次15~20分钟
- D.每周2~3天,每次30~40分钟
- E.每周3~4天,每次30~40分钟
- 61
-
血压的表示方法有( )
- A.厘米汞柱
- B.十帕
- C.压强
- D.毫米汞柱
- E.帕
- A.体征
- B.输血记录
- C.辅助检查
- D.用药情况
- E.症状
- A.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 B.收缩压≥110mmHg,舒张压≥75mmHg
- C.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5mmHg
- D.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 E.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 A.5ml/d
- B.15ml/d
- C.40ml/d
- D.50ml/d
- E.30ml/d
- A.卫生管理机构
- B.学校
- C.家庭
- D.医院
- E.工作单位
- A.病理发生前期
- B.临床期
- C.症状发生前期
- D.结局
- E.病理发生期
- A.电子病历与传统的HIS不同
- B.电子病历是完整的集成的
- C.电子病历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系统
- D.电子病历系统依附电子病历\t
- E.电子病历强调患者信息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 A.健康危险度
- B.健康分值
- C.患病率
- D.患病危险性
- E.健康年龄
- A.理赔时的风险控制
- B.经营式医疗
- C.核保时的风险控制
- D.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控制
- E.对风险转移的方法一一再保险
- A.双向性
- B.强制性
- C.自愿性
- D.公平性
- E.选择性
- A.预防保健
- B.社区康复
- C.临床医疗
- D.合理治疗
- E.促进健康
- A.对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的保险
- B.以人的身体健康为目标
- C.健康损失的保险
- D.因意外伤害所至收入损失的保险
- E.包括因年老退休而给予经济补偿
- A.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
- B.尿蛋白
- C.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 D.糖化血红蛋白
-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A.折页
- B.横幅
- C.传单
- D.招贴画
- E.小册子
- A.体重正常
- B.超重
- C.肥胖
- D.过度消瘦
- E.体重过低
- A.模拟培训
- B.演示与示范
- C.讲课
- D.同伴教育
- E.展示与演练
- A.用听着熟悉、能懂的语言
- B.讲话的语气要生动
- C.讲话速度适中
- D.适当重复
- E.发音吐词要清晰
- A.幼儿期
- B.学龄期
- C.婴儿期
- D.青少年期
- E.乳儿期
- 79
-
正常空腹血糖应低于( )
- A.7.0mmol/L
- B.6.1mmol/L
- C.7.8mmol/L
- D.5.1mmol/L
- E.11.1mmol/L
- A.诱导型问题
- B.复合型问题
- C.开放型问题
- D.试探型问题
- E.封闭型问题
- A.情感、记忆、思维
- B.认识、记忆、思维
- C.认知、情感、意志
- D.兴趣、理想、自我实现
- E.需要、动机、信念
- A.健康指的是没有疾病
- B.健康指的是心理健康
- C.健康指的是躯体健康
- D.健康与疾病是间歇性的过程
- E.健康是多维的
- A.制定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 B.判断功能障碍的性质和部位
- C.制定合理的康复目标
- D.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 E.确定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
- A.发育
- B.意识状态
- C.主诉
- D.体温
- E.营养
- A.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
- B.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 C.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
- D.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 E.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 A.综合预防
- B.一级预防
- C.四级预防
- D.二级预防
- E.三级预防
- 87
-
理想危险度指的是()
- A.某人患某种疾病与其他人比较的结果
- B.群体的平均危险度
- C.将所有先兆因素修正到目标水平计算出来的危险度
- D.公认的某种疾病危险度
- E.某种疾病与流行病学数据比较的结果
- A.学科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越来越不明显
- B.医学学科不断分化
- C.宏观扩展
- D.微观深入
- E.基础医学和高新科技的成果,不断创造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A.按病种建立的学科
- B.按生产时代建立的学科
- C.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
- D.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
- E.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
- A.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 B.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 C.最佳的研究证据
- D.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 E.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 A.增加在可吸烟场所停留的时间
- B.告诉家人、朋友或同事自己准备戒烟
- C.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 D.扔掉所有烟草产品和吸烟用具
- E.记录自己一周的吸烟习惯,以便戒烟时应对
- A.保证信息档案的完整、安全、方便查阅
- B.保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
- C.保证信息档案的真实性
- D.保证信息档案的可读性
- E.保证信息档案的准确性
- 93
-
不属于娱乐养生的是( )
- A.游泳爬山
- B.琴棋书画
- C.旅游观光
- D.花木鸟鱼
- E.艺术欣赏
- A.是否已列出可以减肥的方法
- B.是否能利用管理对象身边的资源进行减肥
- C.被管理人群中肥胖症控制体重达标和未达标比例
- D.是否帮助管理对象认清导致其自身超重或肥胖的原因
- E.是否能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减肥目的,维持减肥成果
- 95
-
臀围是指人体站立时( )
- A.最小臀部周长值
- B.最大臀部周长值
- C.水平方向的最大臀部周长值
- D.垂直方向的最大臀部周长值
- E.水平方向的最小臀部周长值
- 96
-
残疾预防分为( )
- A.四级
- B.五级
- C.一级
- D.三级
- E.二级
- A.大豆
- B.鱼肉
- C.牛奶
- D.鸡蛋
- E.鸡肉
- A.140/90mmHg
- B.130/80mmHg
- C.110/80mmHg
- D.120/80mmHg
- E.130/90mmHg
- A.脉压
- B.舒张压
- C.脉搏压
- D.收缩压
- E.波动压
- A.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 B.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的生物过程
- C.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 D.指身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并构建身体组织器官和满足生理和运动需要的过程
- E.指身体利用三大宏量营养素产能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