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个人基本信息
- B.慢病随访信息
- C.社区健康档案信息
- D.家庭健康档案信息
- E.行为危险因素信息
- F.健康体检信息
- A.BMI
- B.WC
- C.测量体重
- D.测量腹壁厚度
- E.目测
- A.张贴宣传画
- B.发放小折页
- C.播放宣传片
- D.发放药盒
- E.发放小册子
- F.同伴教育
- A.保证信息保密性
- B.保证信息真实性
- C.保证信息完整性
- D.拷贝的安全性(未经授权不得拷贝)
- E.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 A.健康信息
- B.危险度计算
- C.评估报告
- D.健康教育
- E.健康指导
- A.毫米汞柱
- B.mmHg
- C.BMI
- D.kPa
- E.千帕
- A.肾病
- B.脑卒中
- C.肺癌
- D.结直肠癌
- E.糖尿病
- F.冠心病
- A.目标原则
- B.前瞻性原则
- C.弹性原则
- D.准确性原则
- E.参与性原则
- A.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
- B.仪器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超声等
- C.血尿便常规检查
- D.心脏、血管超声
- E.生化检查等
- A.尿微量蛋白检测
- B.24小时动态血压
- C.血同型半胱氨酸
- D.眼底检查
- E.内脏脂肪测定
- F.糖耐量试验
- G.肺功能检测
- A.开展车间、班组的体重管理竞赛
- B.将体重管理目标人群的运动量定期公布
- C.加强合理膳食宣传
- D.提供更多的健康场所
- E.建立体重管理的激励机制
- F.改善夜宵品种,降低能量
- A.口味是否重
- B.体力活动如何
- C.是否经常失眠
- D.配偶是否有高血压史
- E.是否吸烟
- F.既往体检血压情况
- A.一般人群
- B.肥胖者
- C.吸烟者
- D.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 E.糖尿病患者
- A.如有超重,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
- B.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 C.总脂肪的摄入占总能量的30%
- D.控制盐的摄入
- E.糖类摄入占总能量的10%
- A.肾病
- B.肺癌
- C.冠心病
- D.结直肠癌
- E.脑卒中
- F.糖尿病
- A.跳舞
- B.打乒乓球
- C.早起空腹慢跑
- D.举小哑铃
- E.经常游泳
- F.步行
- G.骑自行车
- 17
-
非语言传播技巧包括()。
- A.空间语
- B.动态体语
- C.时间语
- D.类语言
- E.书面语
- A.舒张压为80~89mmhg者
- B.长期高盐膳食者
- C.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 D.超重和肥胖者
- E.每日饮酒≥50ML者
- F.收缩压为120~139mmhg者
- A.疾病风险评估报告
- B.运动处方
- C.疾病诊断报告
- D.危险因素重点提示
- E.治疗情况报告
- F.膳食处方
- G.生活方式评估报告
- A.收集健康基本信息
- B.开展健康风险评估
- C.健康干预
- D.效果评价
- E.建议(生活方式及就医指导)
- A.运动强度大
- B.不用医师指导,取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 C.以有氧运动为主
- D.可以做体位幅度变化过大的动作
- E.运动时间逐渐延长
- A.健康目标
- B.行为目标
- C.总目标
- D.政策目标
- E.认知目标
- F.具体目标
- A.有效降低血压2-10mmHg
- B.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量
- C.最大程度地发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
- D.降低并发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 E.减少医疗费用
- A.前者血糖波动较小,饮食及运动干预效果好;后者血糖波动大,较难控制,多数需胰岛素治疗
- B.前者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后者不容易出现
- C.前者血糖波动大,较难控制,多数需胰岛素治疗;后者血糖波动较小,饮食及运动干预效果好
- D.前者为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后者是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
- E.前者为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后者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 A.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 B.社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 C.社区危险因素调查表
- D.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描述
- E.社区人口学资料
- A.健康保险促进健康管理的资源配置
- B.健康保险可作为健康管理的战略性市场渠道
- C.健康保险能够监督评价健康管理业的成熟发展
- D.健康保险能够加强健康管理的良好认可度
- E.健康保险促进健康管理的资源整合
- A.为后续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 B.记录病程演变和转归
- C.帮助受检者改善生活方式
- D.对慢病进行专项管理,包括制定诊疗方案、监测指标、饮食运动指导
- E.使受检者改变健康素养,改善健康状况
- A.控制饮食摄入量<1000kcal/d
- B.进入强化管理干预
- C.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 D.改变干预目标
- E.增加运动量至每周300分钟以上
- A.间断低强度体力少活动
- B.长期低强度体力活动
- C.长期高强度体力活动
- D.运动不需坚持
- E.间断高强度体力活动
- A.多吃红肉
- B.补充蛋白质
- C.新鲜卫生
- D.控制总能量
- E.少盐
- A.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体格测量
- B.内科、外科等检查
- C.心电图、彩超等影像检查
- D.结肠镜检查
- E.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测
- A.3.5-6.5mmol/L
- B.3.9-6.1mmol/L
- C.3.9-7.0mmol/L
- D.3.5-6.4mmol/L
- A.逻辑跳转
- B.输入警告
- C.设定合法输入值
- D.差错识别
- E.自动编码
- 34
-
张女士,59岁,身高1.60米,体重75公斤。平时每日在家里操持家务,较少参加体育锻炼,喜吃油炸食物,口味重,无烟酒嗜好。为张女士进行健康管理采集的相关健康信息,整理与保存应遵守的原则不包括()
- A.全面原则
- B.完整原则
- C.方便传播
- D.准确原则
- E.保密原则
- A.单纯饮食治疗
- B.尽快采用药物治疗
- C.单纯运动治疗
- D.注意休息
- E.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治疗
- A.低危
- B.高危
- C.无危险
- D.中危
- E.超低危
- A.每天1500千卡热量
- B.早餐的油饼改为全麦面包
- C.每天碳水化合物占60%,蛋白质占20%
- D.不吃早餐
- E.每天只吃蔬菜和水果
- A.家族史
- B.高血压
- C.肥胖
- D.吸烟
- E.糖尿病前期
- A.血脂、血糖检查
- B.婚姻史及生育史
- C.既往史、家旅史调查
- D.吸烟、饮酒习惯
- E.饮食习惯及营养调查
- A.50mmHg
- B.90mmHg
- C.60mmHg
- D.80mmHg
- E.100mmHg
- A.每年1次
- B.每月1次
- C.每半年1次
- D.无需常规检测
- E.每3个月1次
- A.肥胖的糖尿病人较事宜于胰岛素治疗
- B.1型糖尿病人可不用胰岛素治疗
- C.清晨高血糖而半夜有饥饿感.出冷汗的糖尿病人应增加胰岛素剂量
- D.因感染发热而厌食的糖尿病人应将胰岛素剂量加倍
- E.经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可产生胰岛素抗体
- A.4年
- B.6年
- C.2年
- D.3年
- E.1年
- A.高脂血症
- B.脂肪肝
- C.动脉粥样硬化
- D.上述皆是
- A.戒烟后1年
- B.戒烟后1个月
- C.戒烟后1周
- D.戒烟后10年
- E.戒烟开始前
- A.AFP(甲胎蛋白)
- B.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C.AS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
- D.AIP(碱性磷酸酶)
- A.12小时
- B.6小时
- C.24小时
- D.8小时
- E.10小时
- A.70公斤以内
- B.65公斤以内
- C.80公斤以内
- D.60公斤以内
- E.75公斤以内
- A.为了美观
- B.预防糖尿病
- C.预防慢性病并发症
- D.预防肥胖的危险因素
- A.尿微量白蛋白
- B.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 C.糖化血红蛋白
-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E.空腹血浆葡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