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减少钠盐的摄入
- B.控制体重
- C.自我监测血压和体重
- D.减轻精神压力
- E.开展体育运动
- F.戒烟戒酒
- G.控制能量摄入
- A.一氧化碳
- B.焦油
- C.一氧化氮
- D.尼古丁
- E.二氧化硫
- A.药物治疗
- B.饮食管理
- C.戒烟限酒
- D.健康教育
- E.建议吃素
- F.适量运动
- G.血糖监测
- A.维持减肥效果
- B.列出可以减肥的方法
- C.帮助管理对象认清肥胖原因
- D.中长期减肥效果
- E.短期的减肥效果
- F.严格节食
- G.找到合适的减肥方法
- A.家族史
- B.饮酒
- C.吸烟
- D.年龄
- E.运动不足
- A.一般情况
- B.健康状况
- C.生活方式
- D.体格检查
- E.既往病史
- A.通知客户到健康管理中心
- B.将打印的结果通过邮寄方式寄给客户
- C.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电话通知客户
- D.短信通知客户
- A.做让手闲不下来的工作,如绘画、弹吉他等
- B.增加体育运动
- C.向朋友宣传戒烟的好处
- D.在醒目处张贴“禁止吸烟”的广告
- E.对自己的戒烟行为给予奖励
- A.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医生物理检查)
- B.普通仪器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 C.血尿便常规检查
- D.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酸)
- E.心脏及血管的超声检查
- A.全因死亡率
- B.被管理人群脂肪肝检出率的变化
- C.被管理人群体重达标率
- D.被管理人群体重下降平均值
- E.肥胖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 F.身体活动的达标率
- A.确定随访的频率
- B.确定干预方式
- C.确定干预强度
- D.确定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危险程度
- E.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
- A.血脂
- B.肝功能
- C.身高
- D.肾功能
- E.体重
- F.血压
- G.糖化血红蛋白
- H.血糖
- A.拟定封面
- B.编写指导语
- C.拟定调查问卷内容
- D.拟定问卷题目
- E.拟定问卷标题
- A.全人群100人中,将有2.5人发生该病
- B.发病风险是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危险度的2.5倍
- C.相同风险的100人中,将有2.5人发生该病
- D.风险等级可以降低2.5倍
- E.发病风险是全人群平均危险度的2.5倍
- F.同年龄同性别的100人中,将有2.5人发生该病
- A.体重
- B.肾功能
- C.糖化血红蛋白
- D.血脂
- E.血压
- F.肝功能
- G.血糖
- H.身高
- A.35岁以上
- B.超重、肥胖
- C.HDL≤0.91mmo/L和(或)TG≥2.22mmo/L
- D.IFG者、IGT者
- E.分娩巨大儿的妇女
- A.发展个人技能
- B.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C.强制戒烟
- D.加强健康教育及社区行动
- E.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 F.建立支持环境
- A.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流程、合理安排人员
- B.健康状况采集方案、疾病史采集方案、体检方案
- C.健康与疾病史釆集方案、体检方案、动态健康指标检测方案
- D.健康状况采集方案、疾病史采集方案、动态健康指标检测方案
- A.超重
- B.过度肥胖
- C.正常体重
- D.低体重
- E.肥胖
- A.不懂的知识性问题可以模糊应答
- B.勇敢果断回答敏感问题
- C.态度鲜明地支持对方的正确观点
- D.运用模糊性反馈技巧
- E.恰当利用体语
- F.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流
- A.心理性依赖
- B.社会性依赖
- C.戒断症状
- D.生理性依赖
- E.形成阶段
- A.阶段目标
- B.行为目标
- C.总目标
- D.认知目标
- E.健康目标
- F.政策目标
- A.膳食情况
- B.身体活动
- C.饮酒情况
- D.烟草使用
- E.体检信息
- A.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进行逻辑设计
- B.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进行逻辑跳转
- C.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
- D.直接审阅收集的健康信息
- E.组织工作人员重新检查
- A.50克
- B.60克
- C.200克
- D.25克
- E.100克
- A.通过限制能量的摄入,使总热量低于消耗量以减轻体重
- B.饮食治疗包括改变膳食的结构和食量
- 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为:60%—65%、15%—20%、25%
- D.长期采用800kcal/d的极低热量饮食
- E.主张选择体积大、能量密度低的食物以增加饱腹感
- A.疾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信息、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
- B.疾病史、生活方式信息、体检信息
- C.疾病史、家族史、膳食及生活方式信息、体力活动信息、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
- D.生活方式问卷信息、心理问卷信息以及体检信息
- E.生活方式问卷信息加体检信息
- A.2年1次
- B.0.5年1次
- C.1年1次
- D.1年3次
- E.1年4次
- A.评价中心性肥胖程度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BMI
- B.大多数个体的BMI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 C.BMI不能说明身体脂肪分布
- D.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最实用、最简单的指标是WC
- A.戒烟后1年
- B.戒烟后1个月
- C.戒烟后1周
- D.戒烟后10年
- E.戒烟开始前
- A.过程评价
- B.效果评价
- C.总结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效应评价
- A.按血压增高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4级
- B.初次发现高血压,尚不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高血压”
- C.高血压按照危险程度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
- D.基本上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 E.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A.形成评价
- B.结果评价
- C.效应评价
- D.结局评价
- E.效果评价
- F.过程评价
- A.戒烟后的第三天
- B.戒烟后的头三个月
- C.戒烟后的第一个月
- D.戒烟后的第一周
- A.1—9个月内其咳嗽和呼吸困难症状会减轻
- B.5天后手脚温度趋于正常
- C.24小时内肺活量增加
- D.3天内心脏病的危险大大降低
- E.一年内其癌症患病几率会下降
- A.理想风险是假设所有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当前风险降低的差值就是理想风险
- B.理想风险是控制各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后,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小
- C.理想风险是假设所有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小
- D.当前风险越高,理想风险也就高
- E.当前风险越低,理想风险也就高
- A.喝水
- B.脂肪
- C.蛋白质
- D.糖类
- E.钠盐
- A.26kg/㎡
- B.22kg/㎡
- C.23kg/㎡
- D.24kg/㎡
- E.25kg/㎡
- A.体质指数
- B.身高和腰围
- C.体质指数和腰围
- D.腰围
- E.脂肪厚度
- A.急诊随访、单位随访、邮件随访和集体随访
- B.门诊随访、单位随访、邮件随访和集体随访
- C.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体随访
- D.门诊随访、单位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体随访
- E.急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体随访
- A.3年一次
- B.半年一次
- C.2年一次
- D.1年一次
- A.运动疗法
- B.疾病治疗
- C.环境护理
- D.膳食疗法
- A.电话通知
- B.打印的健康信息邮寄+电话通知
- C.到健康管理中心自取+短信通知
- D.电子邮件形式发送
- E.短信通知
- A.心力衰竭
- B.脑血管意外
- C.尿毒症
- D.高血压危象
- E.伴发冠心病
- A.疾病诊疗方案的建议
- B.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提示
- C.疾病风险评估的结果
- D.危险因素情况
- E.患病风险等级信息
- A.跟踪随访
- B.健康教育
- C.给健康管理对象开药物处方
- D.健康咨询
- A.洽谈公务
- B.上下级之间
- C.一般交往的场合
- D.恋人之间
- E.任何场合
- A.高血压脑病
- B.高血压危象
- C.恶性高血压
- D.高血压病二期
- E.高血压病三期
- A.慢性阻塞性肺病
- B.脑卒中
- C.卵巢癌
- D.骨质疏松症
- E.肝癌
- A.两个录入员采用相同的数据库结构分别独立地录入同一份体检信息记录
- B.两个录入员采用相同的数据库结构分别独立地录入不同体检信息记录表
- C.一个录人员录入体检信息记录表,另一个录入员进行核对
- D.两个录入员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结构分别独立地录入同一份体检信息记录表
- E.一个录入员读出体检信息记录表信息,另一个录入员录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