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方便的场所设置锻炼健身器材
- B.午餐供应的菜品减少食用油用量
- C.给员工联系附近体育健身场馆
- D.成立午休运动俱乐部
- E.调整午餐供应的菜谱,增加蔬果
- F.设立工间操制度
- A.事前进行沟通
- B.达成共识制定下一步计划
- C.安排下次随访时间和方式
- D.总结前一阶段进展
- E.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 F.确认她目前的需求
- A.“知信行“模式
- B.健康信念模式
- C.自我效能理论
- D.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 E.自我思想改变
- A.合理膳食
- B.快速减重
- C.定期体检
- D.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 E.减少脂肪摄入量
- F.加强锻炼
- A.随访
- B.健康教育
- C.规范化药物治疗
- D.筛检
- E.监测血压
- A.内科
- B.外科
- C.妇科
- D.心理科
- E.耳鼻喉科
- F.眼科
- A.BMI
- B.血糖
- C.甘油三酯
- D.总胆固醇
- E.体重
- F.血压
- G.腰围
- A.产品、价格
- B.分销、促销
- C.有形展示
- D.流程
- E.人员
- A.常规体检
- B.家庭自测血压
- C.流行病学调查
- D.已建立的健康档案
- E.常规门诊
- A.OGTT
- B.FPG
- C.指尖血血糖
- D.HbAlc
- E.尿糖
- A.本次体检结果
- B.疾病评估结果
- C.上次体检结果
- D.上次诊断结果
- E.体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 F.本次诊断结果
- 12
-
肥胖干预措施包括()
- A.控制总能量摄取
- B.行为疗法
- C.必要时使用药物
- D.增加身体活动量
- A.一边听一边翻看医学杂志
- B.不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地等对方讲完
- C.用非言语的方式表示在认真听
- D.在发现患者说错的时候立即给予纠正
- E.敏感问题要能听出画外音
- A.抗阻力训练示范
- B.张贴健身操海报
- C.朋友介绍运动经验
- D.护士讲解低血糖控制方法
- E.发放运动指导图书
- F.播放太极拳DVD
- A.体力活动情况
- B.膳食情况
- C.血压情况
- D.吸烟情况
- E.体重
- F.糖尿病
- G.精神压力
- H.家族史
- 16
-
某市周边的一个乡村,因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生活方式变化较大,超重肥胖比例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村委会和村医务室决心对村民进行健康管理,以防治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等健康问题。属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是( )
- A.管理体重
- B.高血压健康教育
- C.戒烟
- 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E.提倡健康饮食
- F.限制饮酒和戒酒
- G.增加身体活动
- A.检查人员水平
- B.体检设备
- C.严格的质量控制
- D.健全的资料管理
- E.体检对象的生理数据
- A.健身教练讲课
- B.员工互相介绍运动经验
- C.张贴健身操海报
- D.在企业厂区内播放运动视频
- E.播放健身操DVD
- F.抗阻力训练运动经验介绍
- A.减轻胰岛负担
- B.改善体重
- C.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 D.控制饮食可以减少营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 A.尽量去禁烟的场所
- B.在家中和办公室张贴“禁止吸烟”的标志提醒自己
- C.穿上带有烟味的衣服
- D.将戒烟的好处告诉吸烟的朋友,鼓励他们一起戒烟
- E.将所有可能复吸的环境列出来,提前想好应对方法
- A.空腹胰岛素水平
- B.空腹C肽水平
- C.空腹血糖
- D.糖化血红蛋白
- E.餐后血糖
- A.内科外科眼科等体格检查
- B.血、尿常规、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
- 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D.核磁检查
- E.心电图、X线、超声检查
- A.每年一次OGTT、FPG
- B.半年一次OGT、FPG
- C.半年一次OGTT
- D.每年一次OGTT
- A.尽量去禁烟的场所
- B.在家中和办公室张贴“禁止吸烟”的标志提醒自己
- C.穿上带有烟味的衣服
- D.将戒烟的好处告诉吸烟的朋友,鼓励他们一起戒烟
- E.将所有可能复吸的环境列出来,提前想好应对方法
- A.经常随访
- B.心理治疗
- C.饮食治疗
- D.定期治疗
- E.物理治疗答案及解析
- A.一年
- B.两个月
- C.半年
- D.三个月
- E.一个月
- A.身高
- B.血糖
- C.肝肾功能
- D.低体重
- E.心电图
- A.动物性食物消费量
- B.进餐时间
- C.运动时间
- D.食盐摄入量
- E.蔬菜水果摄入量
- A.判断高血压的标准不对
- B.首选降压药治疗
- C.采用电子血压计
- D.不同时间测量了三次
- E.药物不应采用口服的方式
- A.危险因素的控制
- B.患病危险性的变化
- C.成本效果评价
- D.满意度评价
- E.心理素质评价
- A.血压水平为140~159/90~99mmHg,有1~2个危险因素
- B.血压水平为140~159/90~99mmHg,且伴随其他危险因素,没有靶器官的损害,没有相关临床疾患
- C.血压水平为140~159/90~99mmHg,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无靶器官损害,没有相关临床疾患
- D.血压水平为160~179/100~109mmHg,无其他情况
- E.血压水平为140~159/100~109mmHg,且伴随其他危险因素,无靶器官损害,没有相关临床疾患
- A.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期发病时间
- B.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10年发病绝对风险
- C.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期患病人数
- D.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5年发病绝对风险
- E.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10年发病绝对风险
- 33
-
2型糖尿病人的病因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 B.单个基因异常
- C.自身免疫
- D.由多个遗传基因和多种生活习惯的负荷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 E.以上都不是
- A.原发性高血压为主
- B.继发性高血压占总体高血压的5%~10%
- C.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A.健康年龄
- B.评估分值
- C.患病率
- D.相对危险度
- E.暴露总量
- A.有氧运动
- B.餐后运动
- C.力量型运动
- D.空腹运动
- A.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 B.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
- C.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
- D.高血压、冠心病、肥胖
- A.减轻体重
- B.限制食盐摄入
- C.戒烟限酒
- D.无氧运动
- E.避免口服避孕药
- A.需要询问每天工作时做中等强度活动的时间
- B.需要询问通常每天进行剧烈运动健身和娱乐性体育活动的时间
- C.需要询问通常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的时间
- D.不需要询问每天坐着或靠着的时间
- E.需要询问通常每天上下班步行时间
- A.腰围偏大,BMI偏高
- B.腰围正常,BMI正常
- C.腰围正常,BMI偏高
- D.腰围偏大,BMI偏低
- E.腰围偏大,BMI正常
- A.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三组
- B.分为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三组
- C.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
- D.分为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三级高血压三组
- E.分为低血压、正常血压、高血压三组
- F.分为低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再分三级
- A.控制体重
- B.心理健康
- C.运动保健
- D.调整治疗方案
- E.合理膳食
- A.合理安排膳食
- B.吃动平衡,控制饮食
- C.尽量不要加班
- D.加大运动量
- E.晚上提早睡觉
- A.诊室测压
- B.腕式血压计测压
- C.动态血压监测
- D.家庭血压监测
- E.肺循环测压
- A.10.0kg
- B.13.4kg
- C.12.8kg
- D.11.5kg
- E.15.0kg
- A.袖带大小应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1/3
- B.被测量者测量前2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等
- C.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下2.5cm
- D.被测量者的上臂血压计应低于心脏
- E.所有读数应以水银柱凸面顶端为准
- A.癌胚抗原
- B.尿潜血
- C.尿糖
- D.尿蛋白
- E.尿酮体
- A.被管理人群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B.被管理人群糖尿病知晓比例
- C.被管理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降糖达标比例
- D.被管理人群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E.规范接受药物治疗情况
- A.Advise(建议)
- B.Ask(询问)
- C.Assist(辅导)
- D.Assess(评估)
- E.Arrange(安排、随访)
- A.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B.人群健康管理
- C.自我保健
- D.疾病的诊断
- E.行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