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11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公文中“2006年十一月一日”的正确表述应该是(   )。

  • A.39022
  • B.39022
  • C.零六年十一月一日
  • D.06年十一月一日
9

公文中“特此批复如下,盼遵照执行”的正确表述应该是(   )。

  • A.特此批复,希遵照执行
  • B.特此批复,望遵照执行
  • C.特此批复,请遵照执行
  • D.特此批复,遵照执行
10

该公文作者位置应处于哪个位置?(   )

  • A.作者位置应处于正文左下方
  • B.作者位置应处于正文的正下方
  • C.作者位置应处于正文右下方
  • D.作者位置应处于标题中
11

该公文的发文时间正确表述应该是(   )。

  • A.2005年4月23日制发
  • B.05年4月23日制发
  • C.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制发
  • D.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12

从公文结构要求上,该公文的缺项是(   )。

  • A.缺作者
  • B.缺发文机关
  • C.缺主送机关
  • D.缺发文时间
13

文稿中文宇表述方面的问题有(   )。

  • A.“兹”“收悉”等词语过于简古
  • B.“拟原则同意”语义含混
  • C.“经研究讨论”中“讨论”二字多余
  • D.“专此函复”不能用作本文的结语
14

文稿正文中的不规范之处有(   )。

  • A.一文数事
  • B.不同意对方意见没有讲理由
  • C.没有讲回复意见的形成过程
  • D.没有回答对方的全部问题
15

文稿在引述对方来文时的不规范之处是(   )。

  •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 B.既引发文字号,又引标题
  • C.没有引述来文
  • D.只引发文字号,没有引标题
16

文稿标题中事由部分存在的问题是(   )。

  • A.答非所问
  • B.态度不明朗
  • C.没有涵盖公文全部主题范围
  • D.使用了没有检索价值的指代词“你校”
17

文稿标题的不规范之处是(   )。

  • A.不是一个偏正短语
  • B.缺少作者
  • C.缺少文种
  • D.缺少介词
27

公文处理必须遵行的原则有(   )。

  • A.全面质量原则
  • B.简化原则
  • C.时效原则
  • D.法制原则
29

属于公务员物质保障制度的是(   )。

  • A.出国培训
  • B.退休金制度
  • C.社会保险制度
  • D.对行政处分的申诉
30

下面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国两制”是个新事物
  • B.“一国两制”并不是新创造
  • C.“一国两制”并不是别的国家提出的,而是中国提出的
  •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前提
32

受理公务员控告的机关为(   )。

  • A.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
  • B.原处理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 C.上级行政机关
  • D.行政监察机关
33

下列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的是(   )。

  • A.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 B.宪法
  • C.诉讼程序法
  • D.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34

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 A.全国人大
  • B.县级人民政府
  • C.县人民检察院
  • D.市妇联
35

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 A.同级政府之间
  • B.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 C.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36

关于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   )。

  • A.犯罪主体不同
  • B.犯罪手段不同
  • C.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 D.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
37

体现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条件有(   )。

  • A.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
  •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D.党内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
38

在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一般是(   )。

  • A.保障充分就业
  • B.公平分配
  • C.资源最优化配置
  • D.国际收支平衡
39

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   )。

  • 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
  •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 C.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
  • D.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
40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 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 B.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 C.使矛盾双方都发生变化
  • D.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4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B.运动和静止不可分割
  • C.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2

清退保密文件时,要(   )。

  • A.复制原文
  • B.摘录文件内容
  • C.按平件清退
  • D.按原文标注密级处理
4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是(   )。

  • A.亚洲东方的军事强国
  • B.继续坚持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 C.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达到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
  • D.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4

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   )。

  • A.计划职能
  • B.组织职能
  • C.领导职能
  • D.控制职能
45

公文中的词语应(   )。

  • A.有血有肉
  • B.可圈可点
  • C.韵味无穷
  • D.含义确切
46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是首要权利。

  • A.发展权
  • B.独立权
  • C.自由权
  • D.生存权
47

不属于宪法关系内容的是(   )。

  • A.公民、组织之间的关系
  • B.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
  • 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 D.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48

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

  • A.上级的
  • B.下级的
  • C.主办的
  • D.协办的
49

公务员培训原则的关键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
  • B.学用一致
  • C.按需施教
  • D.讲求实施
5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

  • A.经济建设
  • B.改革开放
  • C.四项基本原则
  •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1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其中有一种是(   )。

  • A.救济收入
  • B.优抚收入
  • C.国民收入
  • D.股票收入
52

(   )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 A.占有
  • B.处分
  • C.收益
  • D.使用
53

任免机关应在(   )内审批公务员的辞职申请。

  • A.1个月
  • B.3个月
  • C.15天
  • D.2个月
54

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   )。

  • A.领导机构
  • B.办公机构
  • C.办事机构
  • D.职能机构
55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5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全面的发展
  • B.协调的发展
  • C.可持续的发展
  • D.以人为本
57

集约型经济主要是依靠(   )。

  •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
  • 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 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58

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

  • A.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 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 D.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59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是指(   )对公司承担责任。

  • A.股东以购买的股票为限
  • B.股东以其财产额为限
  • C.股东以其出资额的收益为限
  • D.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
60

公务员处于特殊的法律关系中,表现在(   )。

  • A.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
  • B.担任公职的人即丧失普通公民的身份
  • C.凡是公务员所从事的行为都是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 D.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而无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61

以下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 A.合法性原则
  • B.强制性原则
  • C.合理性原则
  • D.应急性原则
62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   )。

  • A.中国公民
  • B.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C.中国军事人员
  • D.中国外交人员
6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65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于(   )。

  • A.坚持与时俱进
  • B.坚持党的先进性
  • C.坚持执政为民
  • D.坚持群众路线
67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 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
68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义务的行政许可的是(   )。

  • A.律师资格证
  • B.驾驶证
  • C.排污许可证
  • D.营业执照
69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7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   )。

  •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C.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71

按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人才资源是(   )。

  • A.第一资源
  • B.惟一资源
  • C.重要资源
  • D.一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