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C类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100 题 以下对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 B.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
  • C.对外贸易形势乐观,进出口企稳回升
  • D.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
3

第 98 题 2008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为(  )。

  • A.1018亿美元
  • B.990亿美元
  • C.970亿美元
  • D.948亿美元
5

第 95 题 由以上数据,可以推出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 A.1991—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各构成部分均呈递增趋势
  • B.1991—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 C.2009年,家庭经营性收入首次占比低于半数
  • D.1996—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年均增速最快的是转移性收入
6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96~100 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O%。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第 96 题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

  • A.139862亿元
  • B.147953亿元
  • C.148632亿元
  • D.151429亿元
7

第 93 题 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增幅最小的是(  )。

  • A.工资性收入
  • B.家庭经营性收入
  • C.财产性收入
  • D.转移性收入
12

第 89 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o

  • A.与2003年相比,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增长大于50%
  • B.2007年科学家工程师占全国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比重大于30%
  • C.R&D人员数量排在第四位的地区的R&D人员数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比重小于8%
  • D.R&D人员数量大于50千人年、小于100千人年的省有8个
21

第 80 题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逐年增长
  • B.1950—2008年,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快于原煤产量、发电量
  • C.1978年的能源生产总量是1965年的4倍
  • D.我国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终结了“贫油”、“缺电”历史
22

第 79 题 1995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85年多(  )。

  • A.45%
  • B.55%
  • C.43488吨标准煤
  • D.43488万吨标准煤
23

第 78 题 2001—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平均每年增长(  )。

  • A.16378万吨标准煤
  • B.20471万吨标准煤
  • C.23403万吨标准煤
  • D.18201万吨标准煤
26

第 75 题 服务补救,是指服务性企业在对顾客提供服务出现失败和错误的情况下,对顾客的不满和抱怨当即做出的补救性反应。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反应,重新建立顾客满意和忠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服务补救的是(  )。

  • A.赵先生在某饭店吃饭时发现一道菜里有头发,饭店老板立刻道歉并且全桌免单
  • B.家长抱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宿条件太差,学校领导请求谅解并决定建新宿舍楼
  • C.刘小姐在商场买了一件睡衣,发现质量有问题前去退货,被告知只能调换,无法退货
  • D.某品牌巧克力的一批产品在出厂前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该公司决定将其全部销毁
27

第 74 题 软瘾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习惯、行为或者回复性的情绪,是不同于毒品、药物、酒精等物质上瘾的一种无法自拔的沉迷。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软瘾”的是(  )。

  • A.老赵养了只萨摩耶,于是每天早上买菜顺便遛狗成了习惯,哪天不遛,萨摩耶就会烦躁不安
  • B.小秦签名非常有特点,他习惯在自己的签名旁加个自己设计的符号,并认为这样的签名很漂亮
  • C.小雯每天锁门后都觉得自己可能没锁好,然后打开门再锁,这样往复几次才会离开
  • D.小吴养了只鹦鹉,每天都教它说话,但鹦鹉只学会一个词“来了”,只要看见人就叫“来了”
28

第 73 题 富福利指眼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争相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如提供房补、半价专用房等。高端人才往往拥有更高的谋生本领,收入方面已经处于社会的中高端或者高端行列,这一让富有者拥有更多福利的政策偏向引发人们质疑。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富福利的是(  )。

  • A.某市计划在3年内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实行政府定价j原则上不超过同类地段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的50%
  • B.某国企在改制期间,将股份分配给所有的员工,极大地刺激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 C.某研究机构招聘高级研发人员,要求应聘者学历必须为博士及以上,并承诺可以解决户口
  • D.某大型私企为了挽留一批海归人才,不仅给出优厚的年薪,还许诺给予一部分股权
29

第 72 题 搜索依赖症是一种凡事依赖上网搜索的习惯。当人们碰到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去网上搜索,如果搜不到,就在网上进行提问,寄希望于热心网友答疑。互联网的便捷可以帮人们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节省时间,但过度的依赖容易导致惰性,造成一部分年轻人不主动记忆,思考等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搜索依赖症的是(  )。

  • A.小吴刚开始学做饭,但他没有阅读任何关于做菜的书籍或者观看关于烹饪的电视节目,而是做任何一道菜之前都先上网查找做法
  • B.小雪非常喜欢网上冲浪,当遇到一些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时,她便快速到网上搜索答案,找到解决方法
  • C.小袁是某高校学生,为了确定毕业论文所研究的课题,与导师进行探讨后,进入数据库大量查找与学科相关的论文
  • D.小林对某个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不太了解,于是他到专门的政府部门网站提问,希望有相关人员进行解答
30

第 71 题 边际效应: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边际效应的是(  )。

  • A.洪某下海创业,第一年赚了六十万,第二年赚了二十万,第三年赔了钱
  • B.程某第一次带孩子逛博物馆时孩子非常好奇,第二次去的时候孩子还是很开心,但是第五、六次去的时候,孩子就有点厌倦的感觉了
  • C.郭某是资深集邮爱好者,前天终于集齐了他那套宝贝邮票的最后一张,那兴奋劲儿简直比抱孙子还要开心
  • D.范某请朋友吃饭,酒一瓶一瓶下去,越喝越高兴,越喝越香
31

第 69 题 晨型人是指那些坚持晚上早早睡觉.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的人,他们为了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保留快乐。因而早起听音乐看书听广播。“晨型人”引申为一种时间管理新概念后,有人提出他们的时间管理是注重效率、运用密度与化零为整。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晨型人”的是(  )。

  • A.很多白领有时加班到很晚,好不容易能休息了,却又失眠,迟迟不能入睡
  • B.小倩天天忙于学业到很晚才睡,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她不得不每天早起一小时学英语
  • C.老周觉得早晨的空气比较好,天天坚持早起去公园锻炼,一边慢跑一边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
  • D.小魏非常听爸妈的话,坚持早睡早起,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家人准备早饭
33

第 67 题 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  )。

  •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以聘任
  •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34

第 68 题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是(  )。

  • A.某镇在一次镇政府日常会议上公布了前一阶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 B.某上市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公布了2010年年度报告
  • C.某乡在网上公示政府公务开支明细
  • D.张森要求市政府公布正副市长及其配偶的电话
35

第 66 题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乡村旅游的一项是(  )。

  • A.五一期间靖远县旅游局组织东湾镇大坝村农民20人,赴景泰黄河石林景区参观学习当地农家乐建设情况
  • B.周末,小王约了几位好友一起去爬慕田峪长城。归途中向农民购买了一些特产
  • C.杨家埠位于山东潍坊,这里的农民心灵手巧,制作出_『精美的木版年画和风筝,从而吸引了数十万计的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 D.周末某市机关组织职工去郊区采摘甜瓜。在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甜瓜,只要与农户谈好价格。就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把新鲜瓜果带回家
36

第 65 题 某年全市的文理科高考状元都是志远私立高中的学生,于是很多家长得出结论说:“志远中学比市重点高中——一中的教学质量都高”。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这些家长们的结论?

  • A.有没有出现文理科高考状元并不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
  • B.该年志远中学学生高考平均分比市一中学生的低很多
  • C.因为志远中学的教师待遇好,有不少教师离开市一中来志远教书
  • D.志远中学的学生都住宿,所以他们在校学习时间比市一中学生长
37

第 63 题 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徐海华接触过。

假设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哪一个命题也是真的?

  • A.可能有人没有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但接触过徐海华
  • B.徐海华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
  • C.所有与徐海华接触过的人都被隔离了
  • D.所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都与徐海华接触过
38

第 64 题 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所有S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以推出(  )。

  • A.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 B.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 C.有些S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
  • D.所有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0年
39

第 62 题 某国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测试献血者是否携带NANB肝炎病毒。在实施这种方法前估计因此将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将占整个报名献血者的5%。实际结果显示,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携带NANB病毒的报名献血者通过测试而献了血,他们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

由此可以推出(  )。

  • A.NANB病毒的测定是国际范围内医学界的难题
  • B.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 C.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偏低
  • D.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病毒携带者数量百分比的估计非常准确
40

第 61 题 为恶意和憎恨所局限的观察者,即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也只能见到表面的东西;而只有当敏锐的观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才能探到人的最深处,并且才有希望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

  • A.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 B.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可能探到人的最深处
  • C.人性恶是人的表面现象
  • D.有善意的观察者见不到表面的东西
56

第 43 题 天气:下雪:寒冬

  • A.学习:读书:教室
  • B.运动:潜水:海水
  • C.旅游:自助游:假期
  • D.本能:打鸣:清晨
57

第 45 题 电视对于(  )相当于(  )对于变质

  • A.节目饮料
  • B.转播发霉
  • C.损坏水果
  • D.故障过期
58

第 44 题 (  )对于争斗相当于桃李对于(  )

  • A.战争树木
  • B.和平秋冬
  • C.武器培育
  • D.干戈学生
59

第 42 题 深刻:警句:警醒

  • A.曲折:故事:阅读
  • B.欢快:喜剧:愉悦
  • C.精美:艺术品:欣赏
  • D.讽刺:杂文:发表
60

第 41 题 轮胎:锦湖轮胎

  • A.馒头:染色馒头
  • B.食用油:地沟油
  • C.猪肉:健美猪
  • D.油炸鸡块:麦乐鸡
61

第 40 题 春雨:油

  • A.春晖:小草
  • B.六月天:娃娃脸
  • C.秋风:落叶
  • D.瑞雪:丰年
62

第 39 题 管辖对于(  )相当于(  )对于范围

  • A.事务区分
  • B.区域统辖
  • C.机构统领
  • D.领域治理
63

第 38 题 (  )对于企业相当于裁判对于(  )

  • A.政府运动员
  • B.员工比赛
  • C.品牌口哨
  • D.医院记者
64

第 37 题 泡沫对于(  )相当子(  )对于腐败

  • A.经济金融
  • B.破灭暴利
  • C.风险权力
  • D.膨胀政策
65

第 36 题 滑雪:白色

  • A.游泳:蓝色
  • B.踢球:绿色
  • C.象棋:黑色
  • D.晚霞:红色
67

第 34 题 11338×25593的值为(  )。

  • A.290133434
  • B.290173434
  • C.290163434
  • D.290153434
71

第 29 题

  • A.5
  • B.4
  • C.3
  • D.2
81

第 19 题 -1,6,25,62,(  )

  • A.87
  • B.105
  • C.123
  • D.132
85

第 17 题 3,4,8,24,168,(  )

  • A.3864
  • B.3476
  • C.874
  • D.526
91

第 10 题 文中【  】应填入的成语是(  )。

  • A.无计可施
  • B.狼狈不堪
  • C.东躲西藏
  • D.抱头鼠窜
92

第 9 题 本文从独特视角尖锐地剖析了传统媒体和网络民意之间的“较量”,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民意将取代传统媒体处于事件推动的核心位置
  • B.网络民意追究真相的愿望和能力比传统媒体更强大
  • C.传统媒体被网络民意所取代将是大势所趋
  • D.公权力可以对传统媒体表现傲慢和迟钝,却必须充分重视和积极回应网络民意
93

第 8 题 作者在第④⑤段中提到“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的用意不包括(  )。

  • A.为了说明民意在追究事件真相过程中有着维护公共道德底线的作用
  • B.为了说明民意追求真相的动机有时与传统媒体所阐释的动机不完全合拍
  • C.为了说明民意追求真相的动机也会表现出舆论暴力色彩
  • D.为了说明民意不再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而是可以凝聚起来的
94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6~10 题。

①“虎照”事件高潮迭起,在众多“打虎派”的不懈努力之下,“虎照”为假的结论已经基本坐实,在此基础上的继续追问,将直指“虎照”出笼、鉴定、发布过程中的真相,并因此而揭示出真相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

②为“虎照”为假的结论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做出的鉴定,和美国华裔“神探”李昌钰的“初步意见”。但“虎照”事件的真正转折点,显然是早于这些“权威意见”的对“年画虎”的发现。自从“年画虎”被发现,并确认其出版日期早于“虎照”的拍摄日期,关于“虎照”的真伪便再无悬念,公众的注意力和“打虎派”的追问目标,已经转向“假虎照”背后的真相。

③从“虎照”面世,到被质疑、被追究,乃至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再次提醒我们关注到如下的事实,即过去一直肩负议题设置和追究真相之责的媒体,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得不将上述责任.让渡给了以网络为工具和传播平台的网友,以及网友背后为其提供动力和支持的民意。而媒体则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个目击者和鼓动者的角色,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媒体有坚决或犹疑、乐观或悲观的不同态度,但就总体而言,媒体已经不再处于事件推动的核心位置,而是将其让位于参与其中的海量的匿名公众。尤其是在“年画虎”的发现、确认过程中,“人肉搜索引擎”表现出的巨大能量和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以往显得神通广大的媒体相形见绌。

④回顾“虎照”事件的整个过程,民意在两个不同向度上都起到了核心的主导作用,其一是公众追究真相的强烈愿望,不但已经远远超出“虎照”当事人的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议题设置,并推动媒体跟进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事件的后期,网络民意一经发动便可以无限复制、放大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这种追究真相的动机,或许与传统媒体所阐释的动机并不完全合拍,甚至不乏以往在“铜须门事件”或“虐猫事件”中曾经表现出的那种舆论暴力色彩,但其正面的启示和作用却不容忽视,即通过网络渠道而获得凝聚和表达的民意,对所有伤害公众利益和情感的事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反应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意不再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而是一个能够对事件做出有力反应的有形存在。即使在事后做出过检讨和反思的“铜须门事件”和“虐猫事件”中,这种凝聚起来的民意,也有着维护公共道德底线的正面诉求。

⑤其二,则是在强烈愿望的推动下,民意在追究真相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媒体所能达到的程度。尽管这种能力在以往的“铜须门事件”和“虐猫事件”中也都有过充分的展示,但当这种能力在直接涉及公共事务的“虎照”事件中发挥出如此巨大作用时,却给人以从未有过的鼓舞。以往人们对舆论监督的期待,主要集中于媒体的作用,而从“虎照”事件中,却可以看到另外的希望。

⑥不过与媒体的特性和作用一样,网络民意也并不掌握任何实际的权力,因此,公众在借助网络而逼近真相之后,最后揭破真相,并对当事各方做出相应处理的权力,仍然掌握在公权力的手中。这也就是公众一面锲而不舍地寻求真相,一面充满焦虑地呼吁法律或行政机构介入的原因。

⑦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在愿望和能力方面都具备充分能量的民意,公权力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应,却不能再有任何傲慢和迟钝。以此分析,不管陕西省林业厅在“虎照”事件中,究竟是何种角色和动机,都表现得不够成熟。从其对“虎照”做出肯定的鉴定,并向公众发布那一刻起。陕西省林业厅就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并一路被网友和媒体追赶得【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对网络民意追究真相的愿望和能力估计不足。

第 6 题 下列对“民意的力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民意有追究事件真相的强烈愿望,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议题设置并推动媒体跟进的引导作用
  • B.民意始终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对事件能做出有力反应
  • C.民意在追究真相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际能力远远超出媒体所能达到的程度
  • D.民意也促使公权力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应
95

第 7 题 对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网络民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民意是指以网络为工具和传播平台征集的公众意见和愿望
  • B.网络民意是指公众追究真相的动机
  • C.网络民意是指通过网络渠道而获得凝聚和表达的民意
  • D.网络民意是指公众能够对事件做出有力反应的有形存在
96

第 4 题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我国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传统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层出不穷,中国环境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 B.新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 C.我国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因为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 D.环境污染问题的呈现有它的特殊规律,即先出现水和大气的污染,再出现土壤的污染
97

第 5 题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现象与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量。

根据上文,下列关于“温室效应”概念的解释,准确的是(  )。

  • A.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 B.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升高的效应
  • C.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 D.指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