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B类预测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第 150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6—2008年我国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呈上升趋势,而从业人员数呈下降趋势
  • B.2008年非国有企业占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l3.44个百分点
  • C.2006—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利润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 D.国有企业在我国工业产业发展中起支柱作用
3

第 147 题 表l中“?”值为(  )。

  • A.1794,10万人
  • B.1749.20万人
  • C.2405.30万人
  • D.2500.80万人
8

第 144 题 由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 A.2008年商品房销售增长陷入低谷
  • B.2009年住宅销售大幅增长
  • C.2008年住宅竣工套数不到500万套
  • D.2009年竣工的商品房住宅平均每套面积为l07.4平方米
9

第 142 题 2009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较2008年下降(  )。

  • A.38.3个百分点
  • B.7.1%
  • C.31.2个百分点
  • D.83.4%
10

第 140 题 关于2009年全国旅行社营业状况,从资料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 A.三类旅游业务的毛利率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 B.国内旅游业务的毛利润比上年增加近8亿元
  • C.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的外汇结汇比上年减少近l亿美元
  • D.全国旅行社促销费用占其旅游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
12

第 138 题 下列各项中,占当年全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最大的是(  )。

  • A.2009年国内旅游
  • B.2008年国内旅游
  • C.2009年入境旅游
  • D.2008年入境旅游
13

第 139 题 下列各项中,2009年毛利率最低的是(  )。

  • A.国内旅游业务
  • B.入境旅游业务
  • C.出境旅游业务
  • D.总体旅游业务
23

第 129 题 垂直思考法,即按照一定的思维路线或思维逻辑进行的、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式思考方法,这是一种头脑的自我扩大方法,以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和深刻性见长,它一向被评价为最理想的思考法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应用了垂直思考法的是(  )。

  • A.广告公司的几位创意人员为了策划新的广告项目,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
  • B.在人们普遍考虑“人为什么会得天花”时,琴纳考虑的则是“为什么在奶牛场劳动的女工不得天花”
  • C.某数学天才通过层层推理,证明了一道几十年来世界上无人能解的数学难题
  • D.某公司的高级顾问老王能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提出各种不同的新见解
24

第 126 题 “奈特尔家庭”起源于澳大利亚,但在中国却非常普遍。指的是那些由于成本增加、工作压力变大,家长为了提高家庭收入,牺牲节假日消遣或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去工作,虽然家庭收入逐年增加,但却失去了陪伴孩子和享受生活的机会。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奈特尔家庭”的是(  )。

  • A.小黄夫妇为了孩子的前途,从幼儿园起就给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孩子在节假日上课的同时.父母就到单位加班
  • B.小林是个月薪上万的白领,觉得工作强度太大,有了孩子后自己虽疏于照顾,于是主动降薪跳槽到一家不是很忙的小公司
  • C.小陆夫妇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总是忙于工作,为此特地把老家父母请来照顾孩子的起居
  • D.小段是个警察,经常遇到突发状况,不得不节假日加班,孩子经常由妻子一个人带
25

第 127 题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是(  )。

  • A.某镇在一次镇政府日常会议上公布了前一阶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 B.某上市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公布了2010年年度报告
  • C.某乡在网上公示政府公务开支明细
  • D.张森要求市政府公布正副市长及其配偶的电话
26

第 125 题 为恶意和憎恨所局限的观察者,即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也只能见到表面的东西;而只有当敏锐的观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才能探到人的最深处,并且才有希望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

  • A.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 B.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可能探到人的最深处
  • C.人性恶是人的表面现象
  • D.有善意的观察者见不到表面的东西
30

第 123 题 副校长:我主张王老师和邱老师中至多有一人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校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校长的意见?

  • A.王老师和邱老师都不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 B.王老师和邱老师中至少有一人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 C.王老师和邱老师都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
  • D.如果王老师可以被推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则邱老师也可以
46

第 104 题 电视对于(  )相当于(  )对于变质

  • A.节目饮料
  • B.转播发霉
  • C.损坏水果
  • D.故障过期
47

第 105 题 售货员:顾客:销售

  • A.校长:老师:学校
  • B.警察:长官:领导
  • C.交警:司机:指挥
  • D.演员:观众:表演
48

第 101 题 (  )对于企业相当于裁判对于(  )

  • A.政府运动员
  • B.员_丁比赛
  • C.品牌口哨
  • D.医院记者
51

第 99 题 (  )对于北极熊相当于仙人掌对于(  )

  • A.北极 蛇
  • B.科考队 水仙
  • C.鸟类 植物
  • D.冰川 骆驼
52

第 100 题 运动:增强:体质

  • A.政府:宏观:管理
  • B.企业:利润:工资
  • C.市场:计划:资源
  • D.篝火:驱逐:寒冷
53

第 96 题 深刻:警句:警醒

  • A.曲折:故事:阅读
  • B.欢快:喜剧:愉悦
  • C.精美:艺术品:欣赏
  • D.讽刺:杂文:发表
55

第 98 题 船长:轮船:大海

  • A.司机:汽车:公路
  • B.行人:桥梁:河流
  • C.空姐:飞机:机场
  • D.火车:铁路:铁轨
57

第 95 题

  • A.886728
  • B.986720
  • C.986725
  • D.987648
62

第 90 题 207×128+473×204+532×439的值为(  )。

  • A.356536
  • B.356538
  • C.356534
  • D.356630
81

第 70 题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患者出现了肺部充血等病状时,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 B.一旦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更强的复制能力
  • C.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
  • D.每次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不同的
82

第 69 题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流感流行原因的是(  )。

  • A.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极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 B.人们与流感病人接触时.隔离措施不强
  • C.目前在对付流感病毒方面,尚无有效的药物
  • D.流感发病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83

第 68 题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病毒侵入呼吸道而引起的流感,两周内就可好转
  • B.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所以病死率高
  • C.因l918-1919年那次流感而死亡的人,多数死于肺炎
  • D.如果流感引起了并发症,则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84

回答 66~70 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包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包重新出现或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通常为一两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甲】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商死率高。1918。1919年发生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会发生变异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乙】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意味,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丙】,迅速传播开,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人,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 66 题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3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漫延隐蔽爆发
  • B.蔓延隐蔽暴发
  • C.蔓延隐秘爆发
  • D.漫延隐秘暴发
85

第 67 题 对第1段划线句子中“复制”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流感病毒具有再生能力
  • B.流感病毒可以产生相同的病毒
  • C.流感病毒可以使纤毛柱状上皮生长
  • D.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更多的上皮细胞
109

回答 36~50 题:

  • A</TD><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42 bgColor=#ffffff>B</TD><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42 bgColor=#ffffff>C</TD><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43 bgColor=#ffffff>D</TD></TR><TR><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
110

第 35 题

  • A.2
  • B.3
  • C.4
  • D.5
111

第 33 题 R8C3T6EFWMP3ENFB

  • A.3
  • B.2
  • C.4
  • D.5
112

第 34 题

  • A.4
  • B.3
  • C.2
  • D.1
113

第 31 题

  • A.9
  • B.7
  • C.6
  • D.8
114

第 30 题

  • A.1
  • B.2
  • C.3
  • D.4
115

第 32 题

  • A.5
  • B.4
  • C.3
  • D.2
116

第 28 题 7UN89CFOl9F3DOCU

  • A.2
  • B.3
  • C.4
  • D.5
117

第 29 题

  • A.0
  • B.1
  • C.2
  • D.3
118

第 26 题

  • A.1
  • B.2
  • C.3
  • D.4
119

第 27 题

  • A.1
  • B.2
  • C.3
  • D.4
120

第 25 题

  • A.1
  • B.2
  • C.3
  • D.4
121

第 23 题

  • A.2
  • B.3
  • C.4
  • D.5
123

第 22 题 GJKDPOWHSGDFAB

  • A.0
  • B.1
  • C.2
  • D.3
124

第 21 题

  • A.2
  • B.3
  • C.4
  • D.1
125

第 20 题

  • A.1
  • B.2
  • C.3
  • D.4
126

第 19 题

  • A.0
  • B.1
  • C.2
  • D.4
127

第 18 题

  • A.1
  • B.2
  • C.3
  • D.4
129

第 17 题 CHUSHIDEMIANXMUE

  • A.1
  • B.2
  • C.3
  • D.4
130

第 16 题

  • A.2
  • B.1
  • C.3
  • D.5
131

第 14 题

  • A.2
  • B.3
  • C.4
  • D.5
132

第 13 题

  • A.0
  • B.1
  • C.2
  • D.3
133

第 11 题

  • A.0
  • B.1
  • C.2
  • D.3
134

第 10 题 LiberateRepublic

  • A.1
  • B.2
  • C.3
  • D.4
135

第 12 题 TRUHFLPYLOFECNR

  • A.5
  • B.4
  • C.3
  • D.2
137

第 9 题 859362291783

  • A.1
  • B.2
  • C.3
  • D.4
138

第 7 题

  • A.2
  • B.1
  • C.3
  • D.5
141

第 3 题

  • A.2
  • B.3
  • C.4
  • D.5
142

第 4 题

  • A.1
  • B.2
  • C.3
  • D.4
143

第 2 题

  • A.1
  • B.2
  • C.3
  • D.4
144

第 1 题

  • A.2
  • B.3
  • C.4
  •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