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B类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第 154 题 表中七个城市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与以下哪个最接近?

  • A.3.2万亿元
  • B.3.4万亿元
  • C.3.6万亿元
  • D.3.8万亿元
6

第 150 题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8.8%
  • B.与上年相比,2006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2.7%
  • C.2000—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 D.2008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4.25倍
10

第 144 题 2011年3月按产量同比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生铁一钢材一天然原油
  • B.粗钢一生铁一汽车
  • C.水泥一粗钢~汽车
  • D.汽车一生铁一天然原油
13

第 143 题 2010年一季度天然原油月均产量约为(  )。

  • A.1605万吨
  • B.1645万吨
  • C.1704万吨
  • D.1732万吨
18

第 137 题 2008年7月末新增贷款占狭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比其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  )。

  • A.少了0.57个百分点
  • B.多了0.91个百分点
  • C.少了1.02个百分点
  • D.多了2.35个百分点
19

第 139 题 下列结论能由材料求出的是(  )。

  • A.2007年12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 B.2008年月均新增贷款额
  • C.2008年6月新增贷款占狭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
  • D.2008年7月新增贷款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资金量的比例
27

第 127 题 待命假日:一些公司要求员工在假日期间保持通讯畅通(比如手机开机、掌上电脑或手提电脑随时联网等),以保证有紧急事务时能够随时找到人,马上投入工作。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待命假日的是(  )。

  • A.小谢所在的外资公司有不菲的加班费,她便常常主动在节假日加班,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
  • B.小青周日接到同事的电话,希望小青能去顶一下班,小青不好意思推脱,便急忙赶到公司加班
  • C.小萱自己开了个网店,节假日的订单尤其多,整天在电脑前工作,常常忙得透不过气
  • D.经理对司机老黄说周末可能有批领导来这里视察,要老黄做好接送领导的准备,但那天领导并没有来抽查
28

第 128 题 廿语崇拜症是指当今中国教育机关热衷于盲目地推广英语,而忽略自身汉语文化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英语崇拜症的是(  )

  • A.小高是学校“英语角”等活动的负责人,流利的英语表达赢得了许多学生的羡慕和崇拜
  • B.不少知名高校将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与英语四六级证书挂钩
  • C.圆圆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要求各学科的成绩都要保持良好以上,还特地给他报了英语和作文辅导班
  • D.某外国语大学招收小语种学生,考虑到小语种翻译的原稿往往是英语,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不仅包含小语种课程,还包括英语课程
30

第 126 题 舌尖现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遇见的体验是所谓的“舌尖现象”,这是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受,答案就在嘴边,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这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现象属于“舌尖现象”的是(  )。

  • A.小欣做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策划方案纸稿,却在展示时没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方案中的精华部分,最后还是同事帮忙才得以过关
  • B.老林在逛街时遇到多年前的同学,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印象模糊,导致他怎么也叫不出该同学的名字
  • C.小轩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GRE考试,突击强记英语词汇,但早晨刚记忆的200个词汇,到了晚上就忘记大半
  • D.小茜参加数学竞赛时,有道很熟悉的大题,记得老师辅导时讲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交了卷刚出考场,就回忆起老师讲过的解法
34

第 120 题 与“并非当且仅当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就一定是正确的。”等值的判断是(  )。

  • A.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
  • B.你认为事情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
  • C.要么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要么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
  • D.或者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或者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
36

第 122 题 如果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那么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岩浆海洋掌握着解开月亮诞生之谜的钥匙。如果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由此可以推出(  )。

  • A.如果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那么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连续的
  • B.如果“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那么表明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
  • C.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那么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
  • D.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41

第 116 题 有人说:“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以下哪项最能驳斥上述判断?

  • A.也许有的非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 B.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
  • C.非胎生的动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动物
  • D.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
51

第 104 题 气氛:营造

  • A.气息:调控
  • B.宣传:夸大
  • C.环境:培养
  • D.情绪:调动
52

第 105 题 管辖对于(  )相当于(  )对于范围

  • A.事务 区分
  • B.区域 统辖
  • C.机构 统领
  • D.领域 治理
57

第 99 题 报名:考试:揭晓

  • A.采购:谈判:签约
  • B.检测:报告:实行
  • C.公告:宣讲:投票
  • D.申请:审核:公示
58

第 98 题 推敲:修改

  • A.改革:发展
  • B.竞争:效率
  • C.采购:内需
  • D.占领:市场
60

第 96 题 (  )对于纸牌相当于毛笔对于(  )

  • A.扑克 墨汁
  • B.游戏 书法
  • C.麻将 钢笔
  • D.斗地主 狼毫
69

第 87 题

  • A.0.182
  • B.0.1817
  • C.O.1816
  • D.O.183
72

第 83 题 2,3,10,65,626,(  )

  • A.4888
  • B.6565
  • C.3131
  • D.7777
77

第 80 题 1,5,6,31,191,(  )

  • A.5927
  • B.1052
  • C.4769
  • D.3256
84

第 70 题 文章第①段【】处应填人的词语是(  )。

  • A.缺一不可
  • B.不可或缺
  • C.独一无二
  • D.举足轻重
87

第 69 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一项是(  )。

  • A.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 B.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 C.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 D.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89

根据材料,回答 66~70 题: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Page}

第 66 题 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90

第 67 题 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 A.情感和美感
  • B.情感和思想
  • C.态度和美感
  • D.态度和思想
98

第 56 题

  • A.1
  • B.2
  • C.3
  • D.4
100

第 55 题

  • A.2
  • B.3
  • C.4
  • D.5
110

第 35 题

  • A.4
  • B.3
  • C.2
  • D.1
112

回答 36~50 题:

  • ABLE
  • border
  • Color=#000000 cellSpacing=1 cellPa
  • dding=0 bgColor=#000000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52 bgColor=#ffffff>A</TD><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42 bgColor=#ffffff>B</TD><TD vAlign=top borderColor=#000000 width=141 bgColor=#ffffff>C</TD><TD vAlign
113

第 33 题

  • A.5
  • B.4
  • C.3
  • D.2
115

第 31 题

  • A.0
  • B.1
  • C.2
  • D.3
116

第 30 题

  • A.2
  • B.3
  • C.4
  • D.5
117

第 32 题

  • A.2
  • B.3
  • C.4
  • D.5
118

第 29 题

  • A.1
  • B.2
  • C.3
  • D.4
119

第 28 题

  • A.0
  • B.1
  • C.2
  • D.3
120

第 27 题

  • A.5
  • B.4
  • C.3
  • D.2
121

第 25 题

  • A.1
  • B.2
  • C.3
  • D.4
122

第 26 题 DFENCAZWGONKJIAQ

  • A.2
  • B.3
  • C.4
  • D.1
123

第 23 题 RENJTILHNJILV

  • A.1
  • B.2
  • C.3
  • D.4
124

第 24 题

  • A.3
  • B.4
  • C.5
  • D.6
125

第 21 题

  • A.1
  • B.2
  • C.3
  • D.4
127

第 22 题 TMENFYUWNQPTVBAUNBMCVZ

  • A.0
  • B.1
  • C.2
  • D.3
129

第 19 题 MIDRCFWAKODRWBVI

  • A.2
  • B.3
  • C.4
  • D.5
130

第 16 题

  • A.0
  • B.1
  • C.2
  • D.3
131

第 17 题

  • A.1
  • B.2
  • C.3
  • D.4
132

第 15 题

  • A.2
  • B.3
  • C.4
  • D.5
133

第 13 题 EDCRFVASDFGHYFCXSD

  • A.0
  • B.1
  • C.2
  • D.3
134

第 14 题

  • A.6
  • B.2
  • C.8
  • D.5
135

第 12 题

  • A.1
  • B.2
  • C.3
  • D.4
136

第 11 题

  • A.1
  • B.2
  • C.3
  • D.4
137

第 10 题

  • A.1
  • B.2
  • C.3
  • D.4
138

第 8 题

  • A.0
  • B.1
  • C.2
  • D.3
141

第 6 题

  • A.9
  • B.7
  • C.6
  • D.8
143

第 4 题

  • A.2
  • B.3
  • C.4
  • D.1
144

第 3 题

  • A.2
  • B.1
  • C.3
  • D.5
146

第 1 题 MINGYAOBMIAOZHEN

  • A.2
  • B.3
  • C.4
  •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