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A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103.2007年5—11月份,楼市新盘价格最大差额为( )。

  • A. 4592元/ 平方米
  • B. 4950元/ 平方米
  • C. 3481元/ 平方米
  • D. 4185元/ 平方米
4

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升高,新楼盘价格也随之升高
  • B.楼市新盘价格升高,则相应销量会降低
  • C.楼市新盘价格是制约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重要因素
  • D.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并不完全与楼市新盘价格走势一致
5

1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4年到2008年货物出口额年均增长量超过2000亿美元
  • B.2004年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
  • C.2004年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增幅逐年减小
  • D.2005年到2008年间,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量最小
7

98.2004年到2008年,进出口额增幅最大的年份的进出口总额为( )。

  • A.25616亿美元
  • B.21746亿美元
  • C.14220亿美元
  • D.11545亿美元
9

97.2008年,我国的出口额约比上年增长( )。

  • A.17.8%
  • B.23.5%
  • C.17.2%
  • D.19.9%
10

93.2006年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比重约为( )。

  • A.75.1%
  • B:82.4% -
  • C.81.2%
  • D.73.8%
11

94.2007年相对上一年,现金收入增幅最小的是( )。

  • A.服务业收入
  • B.税款收入
  • c.储蓄存款收入
  • D.汇兑收入
12

9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金融机构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储蓄存款
  • B.表格中所列的各种收入来源中,兑换外币收入2007年的增幅最大
  • c.相较2006年,2007年服务业收入在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了
  • D.相较上一年,2007年有价证券收入增加了297.1亿元
14

92.2007年相较上一年,现金收入减少的是( )。

  • A.服务业收入
  • B.储蓄存款收入
  • C.其他金融机构收入
  • D.汇兑收入
15

89.2007年外汇收入前三的总额所占的比重相较上一年( )。

  • A.下降了3.3%
  • B.下降了l.7%
  • C.上升了3.3%
  • D.上升了l.7%
16

9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中住宿收入的同比增幅大于旅游外汇收入总额的同比增幅
  • B.相较2006年,2007年国际旅游所有行业外汇收入均增长了
  • C.相较2006年,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中餐饮业收入新增了2.36亿美元
  • D.2007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行业逐渐集中
20

84.2008年相对上一年,下列哪类产品的出口增长额最大?( )

  • A.高新技术产品
  • B.农产品
  • C.纺织服装
  • D.机电产品
21

8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2008年年初,该省进出口总值增长39.6%
  • B.2008年,该省对美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相较2007年有所下降
  • C.2008年该省对欧盟的进出口额增量大于对韩进出口总额
  • D.2008年,该省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
22

82.2008年该省贸易顺差额比2007年增长( )。

  • A.1.4%
  • B.13.3
  • C.1.2%
  • D.12%
24

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五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回答问题。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1—85题。

2008年全省对外贸易增势呈高开低走态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581.4亿美元,增长29.o%,较年初增幅回落10.6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略高0.3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931.7亿美元,增长23.8%;进口649.7亿美元,增长37.1%。进口增速加快,贸易顺差增势明显减缓,贸易顺差额为282亿美元,增幅比上年回落25.4个百分点。传统市场对外贸易仍占主要份额,对日、美、韩三国及欧盟进出1:1分别增长21.6%、22.3%、l7.2%和26.5%,进出口额合计占全省的56.3%。与新兴市场的贸易量增长较快,对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进出口增幅在46.4%一74.8%之间。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分别实现出口l36.6亿美元和384.3亿美元,依次增长61.4%和38.5%。农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上年12.3。18.4:36.9调整为10.7:16.7:41.2。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实际到帐82.0亿美元,增长10.2%。

81.2007年,该省全年的进出El总值为( )。

  • A.1123亿美元
  • B.1226亿美元
  • C.1336亿美元
  • D.1133亿美元
25

80.定义:

①冷热水效应: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

②乐队花车效应:这是一种逻辑谬误、一种社会心理的状态,也是一种宣传的技巧,常被称为“从众”,代表人类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因而向社会其他多数靠拢的一种过程。

③酝酿效应: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典型例证:

(1)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此刻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

(2)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图,老李预计到这个月只能卖出l0辆车。深懂人性奥妙的老李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人手,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 A.0个
  • B.1个
  • C.2个
  • D.3个
29

74.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下列属于认知失调的是( )。

  • A.小姚很想戒掉烟瘾,但当他的好朋友给他香烟的时候他又抽了一支烟
  • B.小贾想去动物园,但是在路上遇到紧急情况,于是改变了去动物园的计划
  • C.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于是他自暴自弃
  • D.王某请求老板加薪,老板不同意
30

75.蘑菇定律是指初人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根据以上定义,属于上述定义的现象是( )。

  • A.初入社会的小王为了引起上司和同事的注意,急于表现,发表轻率的言论。这不但没能引起注意,反而引起老员工的反感,留下夸夸其谈、不知轻重的印象
  • B.李明刚到公司很不起眼,可他并不甘于默默无闻,终于在一次谈判中崭露了头角,从普通职员升到了部门经理
  • c.刘欣美丽大方,刚步入社会,就受到上司的重用,受到同事们的欢迎,她觉得社会并没有别人说得那样可怕
  • D.小欧特别善于表现自己,寻找机会脱颖而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32

72.强化是指不断通过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按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四种强化方式。负强化是指某一行为之后不再伴有某种不利结果,如努力工作后不再追究以前的过错。下列属于负强化的是( )。

  • A.对不合格的员工批评、斥骂、解雇等
  • B.给员工设置无法实现的目标,使其从未经历过成功
  • C.管理者为某个行为有所改善的员工解除处分
  • D.赋予充满乐趣、富于挑战性或内容丰富的工作
33

73.成见效应:指一个人的思想有偏见,在头脑中存在着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他在估计或测量某人的情况时,往往产生一些与此人毫无相关的好的或坏的印象,因而不能正确评价他。下列属于成见效应的是( )。

  • A.某领导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特别好,结果对他的判断是长处多于短处
  • B.同学甲曾经偷过东西,但是老师认为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 C.王男喜欢黑色,因此觉得别人穿黑色衣服才好看
  • D.小张买了台二手电脑,他很不喜欢,所以怎么用都觉得不好用
35

70.黄生雨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对国际象棋感兴趣的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由此不可以推出的是( )。

  • A.黄生雨对军棋不感兴趣
  • B.黄生雨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 C.对军棋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对国际象棋感兴趣
  • D.甲班学生感兴趣的棋类只限于围棋、象棋和军棋
37

69.一项时间跨度为半个世纪的专项调查研究得出肯定结论:饮用常规量的咖啡对人的心脏无害。因此,咖啡的饮用者完全可以放心地享用,只要不过量。以下哪项如果正确,则严重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

  • A.咖啡的常规饮用量可能因人而异
  • B.心脏健康不等同于身体健康
  • C.咖啡饮用者可能在喝咖啡时吃对心脏有害的食物
  • D.喝茶,特别是喝绿茶比喝咖啡有利于心脏保健
38

67.郑兵的孩子即将升高中。郑兵发现,在当地中学,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的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都比较好。郑兵因此决定,让他的孩子选择学生总人数最少的学校就读。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郑兵上述决定的漏洞?( )

  • A.忽略了学校教学质量既和学生与老师的比例有关,也和生源质量有关
  • B.仅注重高考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 C.不当地假设:学生总人数少就意味着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
  • D.在考虑孩子的教育时忽略了孩子本人的愿望
39

65.莫大伟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职工自由散漫的表现所震惊。莫大伟由此得出结论:吉安公司是一个管理失败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 A.当领导不在时,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得自由散漫
  • B.吉安公司的员工超过2万,遍布该省的十多个城市
  • C.莫大伟大学刚毕业就到吉安公司,对校门外的生活不适应
  • D.吉安公司的员工和领导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41

63.在我国北方严寒冬季的夜晚,车辆前挡风玻璃会因低温而结冰霜。第二天对车辆发动预热后,玻璃上的冰霜会很快融化。何宁对此不解,李军解释道:因为车辆仅有的除霜孔位于前挡风玻璃,而车辆预热后除霜孔完全开启,因此,是开启除霜孔使车辆玻璃冰霜融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李军对车辆玻璃冰霜迅速融化的解释?( )

  • A.车辆一侧玻璃窗没有出现冰霜现象
  • B.尽管车尾玻璃窗没有除霜孔,其玻璃上的冰霜融化速度与前挡风玻璃没有差别
  • C.当吹在车辆玻璃上的空气气温增加,其冰霜的融化速度也会增加
  • D.车辆前挡风玻璃除霜孔排出的暖气流排出后可能很快冷却
55

4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杜甫
  •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刘禹锡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
56

48.青椒:黄瓜

  • A.西红柿:胡萝卜
  • B.西瓜:青菜
  • C.茄子:紫甘蓝
  • D.土豆:莴笋
57

50.手指:指甲

  • A.碗:勺
  • B.菜:饭
  • c.飞机:歼击机
  • D. 相机: 镜头
58

46.朝霞:夕阳

  • A.露水:霜降
  • B.极昼:极夜
  • C.刮风:下雨
  • D.打雷:闪电
59

47.“嫦娥一号”:卫星

  • A. 袁隆平: 杂交水稻
  • B. “ 西门子, , . 冰箱
  • C.“海尔”:品牌
  • D.月球:地球
60

44.拷贝:复制

  • A.镭射:激光
  • B.上海:沪
  • C.菜鸟:初学者
  • D.跳槽:换工作
61

45.机芯:表盘

  • A.备用胎:方向盘
  • B.茶壶:茶叶
  • C.牙刷:牙膏
  • D.窗棱:玻璃一
63

42.国家:人口

  • A.图书馆:书籍
  • B.电脑:鼠标
  • C.汽车:天线
  • D.农具:镰刀
64

43.疲倦:睡觉

  • A.寂寞:陪伴
  • B.口渴:泉水
  • C.冰冷:炎热
  • D.起飞:发动机
74

30·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

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 )。

  • A.96&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IMG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e/74debc0c9b263a063058c1c5c4d2a8.gif" border=0>
  • B.84
  • C.60
  • D.48
84

21.15, 17,20,25,32, ( )。

  • A.35
  • B.43
  • C.49
  • D.51
87

18.30, 10,60,150,270,360, ( )。

  • A.1620
  • B.1200
  • C.490
  • D.270
90

15.文中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 A.统一开发 一次采集 各家共用 一次集成
  • B. 一次集成各家共用一次采集统一开发
  • C.各家共用 统一开发一次集成 一次采集
  • D.一次采集 一次集成 统一开发 各家共用
91

1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建设<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数字海洋</SPAN>改变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方式,并实现了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
  • B.通过<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数字海洋</SPAN>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 C.建设<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数字海洋</SPAN>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 D.通过<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数字海洋</SPAN>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时,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保障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92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不无关系
  • B.我国不是沿海国家,因此,我国不需要把获取和控制海洋资源作为我国的重点发展战略
  • c.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 D.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重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93

二、文章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本题共有五个小题,每道小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请开始答题: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地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 ]、[ ]、[ ]、[ ]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ll.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地全面观测海洋,从而获取到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95

12.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的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借助各类遥感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空间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
  • C.海面观测就是由海面观测网对海面进行全天候的观测
  • D.建设数字海洋要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原则
101

5.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 A.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 C.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102

2.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恢宏博大的体系,往往精良与糟粕并存,优秀与陋劣纠缠,要吸收其中的精良、优秀,就不能不剔除、针砭相随伴生的糟粕、陋劣。比如:孔孟儒学、宋明理学作为学术体系来说,不乏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但作为意识形态来说,却渗透着令人窒息的浓厚封建气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 )。

  • A.我们研究孔孟儒学、宋明理学的过程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也就等于弘扬了优秀民族的传统文化
  • C.只有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陋劣,才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 D.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糟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