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C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升高,新楼盘价格也随之升高
  • B.楼市新盘价格升高,则相应销量会降低
  • C.楼市新盘价格是制约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重要因素
  • D.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并不完全与楼市新盘价格走势一致
3

98.2007年5—11月份,楼市新盘价格最大差额为( )。

  • A.4592元/平方米
  • B.4950元/平方米
  • C.3481元/平方米
  • D.4185元/平方米
4

95.分析上图,判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我国发电量?( )

  • A.加快煤炭开采设备更新速度,提高煤炭产量
  • B.大幅度增加核能发电比例
  • C.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转化电能的效能水平
  • D.国家大力扶持发电行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财政上的支持
7

92.1999--2006年,全国发电量年增长量最大的年份为( )。

  • A. 2003年
  • B. 2004年
  • C. 2005年
  • D. 2006年
8

93.分析全国煤炭产量、全国发电量发展趋势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 A.从l999年到2006年全国发电量始终呈上升趋势
  • B.从l999年到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呈上升趋势
  • C.煤炭产量上升,发电量也一定增加
  • D.煤炭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发电量的增长速度
10

9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2008年该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口总额的比值约为2
  • B.2008年该省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 C.2008年该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值相较上r年有所下降
  • D.2007年该省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为834.4亿美元
11

89.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

  • A. 43. 7%
  • B. 42. 7%
  • C. 40. 8%
  • D. 41. 8%
12

88.2008年该省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为多少亿美元?( )

  • A.838.1亿美元
  • B.1005亿美元
  • C.392亿美元
  • D.3691亿美元
13

85.分析上表,我们可以推断出( )。

  • A.我国轿车生产企业规模小,盈利空间小,这严重制约我国轿车行业的发展
  • B.2004年上海大众和一汽一大众的轿车产销量之和约占国内轿车产销量三成
  • C. 排名前8名轿车企业的轿车产量和销售量均高于排名前8名之外企业的轿车产销量
  • D. 相对2003年、2004年某些企业轿车产销量下降,预示中小型轿车生产企业正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14

87.2008年该省出口贸易增幅最大的是( )。

  • A.一般贸易
  • B.加工贸易
  • C.机电产品
  • D.高新技术产品
16

84.下列哪个企业2004年轿车年生产增长量最大?( )

  • A.广州本田
  • B.上海通用
  • C.上海大众
  • D.北京现代
17

83.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4年前8家企业的轿车产销量与2003年相比均实现正增长态势
  • B.2003年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产销量均不足5万辆
  • C.2004年前8家企业的轿车生产量均高于销售量
  • D.2004年神龙汽车的产销比相对2003年上升了
18

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7年我国第三季度贸易顺差值低于第二季度
  • B.2007年1—10月份贸易顺差增速约为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的4.5倍
  • C.2007年9月份的外贸进口增长幅度高于出口增长幅度
  • D.全球油价飙升和商品价格上涨是2007年10月份贸易顺差放缓的主要原因
19

81.2003年全国排名前33家轿车产销比为( )。

  • A.0.69
  • B.1.04
  • C.1.42
  • D.2.10
22

78.相对2006年同期,2007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 A.9月份外贸进口
  • B.前9个月贸易顺差
  • C.10月份外贸进出口
  • D.9月份外贸出口
23

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76—80题。

据统计,2007年1至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3.5%,增速与前9个月持平,进出口规模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中国强劲的出口在10月把贸易顺差推上了历史新高。海关总署发布报告称,lo月份当月贸易顺差为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新高。不过,该数据低于之前的300亿一310亿美元的预期。2007年10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l88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出口1077.3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06.7亿美元,增长25.5%。l—10月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l9.8%。

10月份当月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0.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加快9.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1至10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9%,比前9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最近数月,中国贸易顺差增幅已持续放缓,从2006年第四季的年增102%下降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99%、第二季度的75%和第三季度的50%。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lo月份的进口又较上年同期增长25.5%,大于21.2%的预期增幅。其中,全球油价飙升和商品价格上涨是中国10月份进口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人民币升值、政府数次调低出口退税率以及近期出现中国出口商品的诸多质量纠纷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贸易顺差增幅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GDP的增速。雷曼兄弟发表的研究报告就称,鉴于中国贸易顺差已扩大至GDP的8%左右,按年增幅从50%回落至30%,将减少名义GDP增速l.6个百分点。

预测,2007年11月和l2月中国贸易顺差增速将从10月份的14%回升至30%左右。“10月份中国进口额年增长25.5%,高于9月份的16.t%,主要因为2006年10月基数较低。”

76.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约为( )。

  • A.3246亿美元
  • B.3016.8亿美元
  • C.2990.2亿美元
  • D.2932.4亿美元
24

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7年前l0个月外贸进出口幅度高于2006年同期
  • B.2007年10月份外贸出口增长幅度高于进口增长幅度
  • C.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与2006年前l0个月持平
  • D.2007年10月份贸易顺差低于2006年同期
25

7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对“道”的解释和老庄相关思想基本符合
  • B.世界、天地、万物、万象都具有共同性
  • C.老子认为,世间万物产生于“无”
  • D.“道”先于“无”而存在
26

74.对文中划线句子涵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是永存的,不会生生灭灭
  • B.道看不见却无处不在
  • C.道是有根源的,且这一根源是可寻的 .
  • D.道是永远的、无限的
27

72.根据本文的阐述,下列对“道可道非常道”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真正的道是非常特殊的
  • B.真正的道是难以言传的
  • C.循道而行是真正值得称道的
  • D.追求正义之道而非平常之道
28

7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道”的学说并不是老子的首创,而是在总结前人特别是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
  • B.老子在寻求“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并深入到世界的终极本原
  • C.“道”不因人事的消逝而消逝,换言之,即使在无天无地无人之前或之后,仍然还有“道”的存在
  • D.我们难以找到最大的数字,因为在任何数字之上还有更大的数字,直到无穷大,其本质即是“道”
29

二、文章阅读:共5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本题共有五个小题。每道小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请开始答题:

“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困惑,因为老子时期国人还不怎么讲世界或宇宙。没有关系,在老子

这里,叫天地或万物万象也行。当然,“道”这个词并非老子首创,《诗经》里有“道”字,指道路。孔子也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视“道”为价值之至尊。而老子还有庄子将“道”视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本质、本体,这是他们的独特思路。

老子应该是从世界、天地、万物、万象的共同性出发来寻找“道”的。不是寻找神——人,而是寻找神性终极性概念——即“名”,是逐步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比如有了天、地、人的概念,但是老子不满足,他上升到“有”与“无”的概念。不管是天是地是人还是什么都不是,反正不是“有”就是“无”。尤其是老子认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有”都生于“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会生出“有”来。“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本来是无的人,压根没有出现过出生过的人和物,也不存在“有”的概念与讨论。例如我们不会讨论某个从来没有过的人什么时候会有,那么,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以前,或无天无地无人之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这又好比是寻找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起源,最远的距离一样。一个最大的数字是X, 那么必须还有X+1或X+X存在, 而X+1或X+X>X, 那么X+1+1或X+X+X+X,一直相加下去或相乘下去,增加下去或积累下去,扩大下去,肯定会产生出一个o0,即无限大或名无穷大来。那么这个先于“有”而存在,先于“无”而存在,先于神与上帝与世界而存在的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恒久、无限根本的本体、本质、本原、规律、道理、道路、方式是什么呢?老子说了,这个东西不大好命名,但一定要给它命名的话,它就是“道”。

具体的事物生生灭灭,“道”却永存。具体万物好比树叶,都有萌芽、生长、发育、枯萎、凋落,但大“道”是树,是树根,是看不见的、永远的与无限的大树。这样的思路是有合理性的。如果没有“道”这样一个驱动程序的存在,“无”与“有”,“天”与“地”与“人”,是永远也不会自行激活的。“无”是永远不会变成“有”的,“有”也是永远不会变成“无”,也就是没有这个“有”与“无”的区别的了,从而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了。

71.下列对“有”与“无”的关系说明最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所以无所谓有“有”,也无所谓有“无”
  • B.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即有人是问题讨论的前提
  • C.“有”与“无”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互相统一,共同构成了宇宙本体
  • D.“有”与“无”的转化与区别,都是“道”的驱动使然,无“道”即无“有?‘无”
30

70.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并行不悖的两大学科,但在中国却很难出现与西方一样“兰桂齐芳”的局面。古代自不必言,今天重理轻文的理念也显示出国人对两大学科认识上的偏颇,且不说文理分科时人数比例上的悬殊,也不说就业时文科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单就从广大学生的分科选择心理来看,就不难窥出其端倪,多数学生在分科选择时,首选理科,即使明知数理化竞争实力弱也义无反顾。反观文科,往往是成绩较差学生的首选,似乎学文是在为自己降低难度,实情果真如此吗?至少原子弹可以引爆,“神舟六号”可以上天,但中国却没有一个黑格尔,没有一部《法国民法典》。自然科学可以为我们带来物质上的愉悦,却无法提供精神上、秩序上的需求,一个国家怎能没有哲学家呢?法典怎可以没有人来批判呢?以下选项不符合文章意思的是( )。

  • A.与西方不一样,中国从古至今没有出现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繁荣的局面
  • B.中国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认识上是有偏差的,在一些中学生当中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 C.文章用黑格尔、《法国民法典》与“神舟六号”、原子弹比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社会科学却很滞后
  • D.两个反问句是用特例说明一个普遍的道理,即社会不能缺乏社会科学,也不能缺乏研究社会科学的人
32

67.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几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根本原因在于阶级的局限性,在于所处敌我矛盾中的地位,由于物质欲望、社会地位的诱惑,农民起义的最高目标就是使自己成为地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虽然在后来的农民起义中不时出现“均贫富,等贵贱”的平等、均富思想,但最后无不蜕变成为享乐主义、权力思想的奴隶,作为农民起义的结晶——太平天国的历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事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起义必须依赖存有异心的地主知识分子。受教育水平所限,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必须由文化水平较高的地主阶级的异化成员为其出谋划策,而最终又被他们所同化,农民起义最终演变为迈向皇座的工具或者臣服于旧有的政衩结构,坚持者的结局就只剩下孤立、毁灭。以下各项不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

  • A.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出农民起义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权位和物质利益
  • C.“均贫富,等贵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农民起义者的最高目标发生了转变,但由于内部地主知识分子的同化,最高目标中途夭折
  • D.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主知识分子帮助农民起义扩大并成功,但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蜕化、变质
33

68.主流观点认为《三国演义》是在尊刘抑曹,是在贬魏扬蜀,但如果置身其字里行间,不难发现,曹魏实在是光辉得很,而刘蜀在冠冕堂皇之外总能让人看到背后的阴暗。曹操的败而大笑,刘备的痛哭流涕,曹魏的人才济济,蜀汉的将寡兵微都在暗示着无论以人格魅力还是人心所向上,曹操、魏国是要远远超越于刘备、蜀汉的。写孑L明足智多谋而近妖,正反映出蜀汉人才匮乏,需靠人力挽救,相对的曹营却谋臣如云,任谁都能提出真知灼见,人力之重显而易见;写勇冠三军的关羽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败走麦城,身首异处,透视出蜀汉政权人才的片面性,而相应的张辽一支孤军数次迫退孙权几十万大军,人才的全面性不言而喻。罗贯中事实上一直在用褒扬的语气贬损着正面人物,有时甚至会控制不住对刘备来一句“故把亲儿掷马前”的调侃,一个“故”字,活灵活现。下面选项最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

  • A.主流观点只是看到了《三国演义》的表面意思,而没有发现作者隐含的深意 .
  • B.蜀汉人才的缺乏、片面是主流观点不可能看到的,除非透过表面看本质才能发现这种缺点
  • C.“故把亲儿掷马前”中“故”的运用充分反映出主流观点中刘备的宽容和谦和
  • D.曹操在主流观点中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但在作者观点中,他是正面人物,是光辉形象
37

64.春秋、战国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盛世”,虽然政治上混乱不堪,军事上征战连绵,痛苦、泪水、鲜血始终纠缠着这一时期的人们,但对于思想、对于文化、对于科技等等却是空前乃至绝后的“黄金时期”,甚至从无序的政治混沌角度着眼,IEt的政治体系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土崩瓦解,代之以更为先进、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兴政治架构,亦不失为一种良性事实。即使攻战杀伐不休的军事活动也催生出《孙子兵法》这样的“珍珠”,也用大国吞并小国的方式为中国大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果乱世拥有的只是痛苦,那么璀璨的文明就无以诞生,也无以继复。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 A.春秋、战国这样的“盛世”与唐朝盛世是完全不一致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文化、思想、科技上,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平稳的政治上
  • B.如果旧有政治体系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土崩瓦解,国家将会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先进,所以动乱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 C.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正当的,因为它可以为中国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 D.乱世有痛苦,但也可以产生灿烂的文明,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虽然战祸连绵,文化、科技却繁盛,所以不能完全否认其历史意义
40

58.对比效应是指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时,感觉到与比较目标的差距,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与之相对的是投射效应,即在认知或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即推己及人的情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对比效应的是( )。

  • A.庞统去见孙权,权见其人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去见刘备,刘备见统貌陋,心中也不悦
  • B.一个长相中等的女性与一个她不认识的漂亮女性走在一起时觉得自己很难看
  • C.本性自卑的人,认为所有的人都很自卑,所以觉得生活很无聊
  • D.疑心重的人,认为别人老在怀疑自己
42

59.窝藏、包庇罪是指非共同犯罪人明知他人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以下属于窝藏、包庇罪的是( )。

  • A.王某为逃避计划生育的嫂子提供住宿
  • B.李老太的儿子酒后开车撞死了人,神情紧张地跑回家中。李老太问明情况后,遂和儿子一起擦洗了汽车上的血迹,并拿出三千块钱让其到外地躲避风头
  • C.秦某、李某共谋去窃取一家珠宝店,后二人分工,由秦某去准备逃往外省的车辆及假身份证,而身手灵活的李某则人珠宝店,后二人得手,秦某开车将李某送出本地
  • D.黄女士一天早晨发现门口趴着一个浑身尘土、发着高烧的流浪汉,出于好心,将其扶进屋内,并和丈夫一起照料。后该人恢复健康,千恩万谢下拿着两人义赠的500块钱远走高飞。翌日,两人通过电视发现此人是公安部通缉的要犯
44

56.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这里所说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 A.公司甲对本单位的商品质量、性能、用途等进行虚假宣传,其竞争对手对此进行揭发,致使公司甲破产
  • B.公民乙对某单位的产品有好感,他一直向他的好朋友推荐此产品,并贬低其他产品
  • C.公司丙因要急于清偿债务,降价销售本单位的产品,致使同类产品价格下调
  • D.公司丁为了引起顾客的注意,擅自使用与某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45

54.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效能的是( )。

  • A.小玲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不错,达到一本分数线是没问题的
  • B.林老师看到这次的大学英语四级试题后,觉得考试的知识点自己都已经讲过了,学生们应该都能够通过
  • C.在智力快车栏目中,赖志猛相信自己的实力,于是选择了难度最大分值也最高的题目
  • D.小陈觉得4×100米接力赛比较好玩,所以就报名参加了校运动会上的这个项目
46

55.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认知失调的是( )。

  • A.一个平日吸很多烟,又相信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人,心里很矛盾
  • B.你很不喜欢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而恭维他
  • C.你很想戒掉烟瘾,但当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
  • D.你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应该慷慨解囊,但现在你处于困难时期,最要好的朋友却拒绝借给你钱
47

52.视网膜效应的意思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视网膜效应的是( )。 。

  • A.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两个人穿得和你一模一样,你会感慨怎么这么多人和你穿的衣服一样
  • B.刚到某国下飞机,你发现机场里的该国人都戴耳钉,你走在该国的大街上就会更留意每个人是否戴耳钉了
  • C.当一位孕妇跟朋友逛街回来后,她觉得最近大街上的孕妇突然增加了,而这位朋友并不觉得这样
  • D.以前你觉得大街上黄颜色的轿车很少,但你买了一辆黄颜色的轿车后发现,最近大街上黄颜色的轿车增多了
48

53.社会认同,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认同的是( )。

  • A.“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社会群体是由可以互相帮助的人群组成的
  • B.学生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光辉的职业,社会应当给教师足够的尊重
  • C.我作为一名军校学生,既属于军人,也属于学生群体中的一员
  • D.步入社会的阿丘觉得自己依法纳税也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
49

50.最近关于电视卫星发射和运营中发生的大量事故导致相应的对承担卫星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大幅增加,结果保险费迅速上升,使得发射和运营卫星更加昂贵。反过来,这又增加了从目前仍在运营的卫星榨取更多工作负荷的压力。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同以上信息综合在一起,能最好地支持电视卫星成本将继续增

加这个结论?( )

  • A.由于对卫星提供的保险风险仅由为数很少的单位承担,保险费必须非常高
  • B.若卫星到达轨道后无法工作,通常来说不可能很有把握地指出它无法工作的原因
  • C.要求安装在卫星上的工作能力越大,卫星就越经常出现故障
  • D.大多数卫星生产的数量很少,因此不可能实现规模经济
50

四、定义判断:共l0题。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质疑的。

请开始答题:

51.反应结构,也称反向,是一种应付挫折和减少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意识性地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行动,因为真实意识表现出来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反应结构的是( )。

  • A.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怀有敌意的继母,往往特别溺爱孩子,企图证明她没有敌视孩子
  • B.秦某的内心深处是十分自卑的,他为了化解这种焦虑,老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势
  • C.第一次去参加宴会的小古觉得在社交场合狼吞虎咽有失自己的形象,所以吃饭的时候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
  • D.某些人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接受,结果成为强烈的反同性恋者
51

47.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保持自尊:一个人只有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才能保持自尊;而一个用“追星”方式来表达自己尊敬情感的人,不可能受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

  • A.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用“追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敬情感
  • B.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可能接受用“追星”的方式所表达的尊敬
  • C.一个人如果受到了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尊敬,他(她)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 D.没有一个保持自尊的人,会尊敬一个用“追星”方式表达尊敬情感的人
52

49.美国人平均的期望寿命是73.9岁,但是在夏威夷出生的小孩子将平均活到77岁,而那些在路易斯安那出生的人将平均活到71.7岁。如果一对从路易斯安那来的新婚夫妇在夏威夷开始他们的家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预期将比他们留在路易斯安那的情况下活得更长。以下哪一论述如果是正确的,将最显著地加强短文中得出的结论?( )

  • A.有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在夏威夷有很多,而在路易斯安那州比较少
  • B.所有迁移到夏威夷去的路易斯安那人中,有25%的人活过了77岁
  • C.过去10年中,路易斯安那人的平均寿命预期比夏威夷人上升的速度更快
  • D.研究表明,那些永久地迁移到路易斯安那州的夏威夷人的平均寿命预期同那些留在夏威夷的夏威夷人大致相同
53

48.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生态恶化,但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 )

  • A.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 B.有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恶化,而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 C.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 D.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54

46.在美国所有捐献的血液中有45%是0型的。由于0型血适用于任何人,所以当在没有时间测定患者是何种血型的危急时刻,0型血是不可缺少的。O型血是唯一可与其他任何血型相融的血型,所以它可以输给任何受血者。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用途,0型血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如果上文陈述是正确的,那么下面哪一项也一定能推出?( )

  • A.O型血的特殊用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它与大部分人的血型都相融
  • B.O型血的供应一直很少,以至于在最能体现它有用性的危急时刻,它往往是不够用的
  • C.只有O型血不能按照危急时刻的需要被快速地测定出来
  • D.要决定输送任何非O型血时都必须以知道受血者的血型为基础
55

45.某新建小区住宅楼的高度为三层到八层不等,如果住宅在三层以上,它就有电梯直达。如果上面陈述属实,则下面哪一项也是正确的?( )

  • A.有些三层的住宅楼没有安装电梯
  • B.位于第三层的住宅没有电梯直达
  • C.位于第六层的住宅有电梯直达
  • D.只有位于三层以上的住宅有电梯直达
59

42.一个医生在进行健康检查时,如果检查进行得太彻底,就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并且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费用。如果检查进行得不够彻底又有可能错过一些严重的问题,因而给病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对医生来说要确切地判定检查应该进行的彻底程度是困难的。因此,一般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没有感觉到生病时去接受医疗检查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能最严重地削弱上述段落中的论述?( )

  • A.有些严重的疾病在它们的早期阶段就具有很容易被医生察觉的症状,尽管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任何问题
  • B.在减少费用的压力之下,医生们减少了他们在每项医疗检查上所花的时间
  • C.没有在医疗上受过培训的病人在接受医生对他们进行的医疗检查时不能判断什么样的彻底程度对他们来说是合适的
  • D.许多人在财政上付不起经常的医疗检查费用
70

30.自卑:自信:自负

  • A.低温:严寒:结冰
  • B.温暖:炎热:酷热
  • C.喜爱:酷爱:热爱
  • D.关注:关怀:关心
71

28.拘留:逮捕:关押

  • A.假释:减刑:审理
  • B.复议:诉讼:调解
  • C.上诉:抗诉:二审
  • D.担保:质押:抵押
72

29.熟悉:陌生:环境

  • A.虚无:缥缈:小说
  • B.组织:国家:公司
  • C.诚实:虚伪:人格
  • D.剪刀:工具:服装
73

27.天空:云:水滴

  • A.地面:山:植物
  • B.海洋:船:轮船
  • C.沙漠:骆驼:驼铃
  • D.陆地:房屋:砖瓦
74

25.茶壶:紫砂:雕刻

  • A.马路:柏油:铺设
  • B.房门:木材:油漆
  • C.电线:金属:生产
  • D.夹克:布料:制作
75

26.国家:政府:行政

  • A. 公司: 经理部:经理
  • B.野战军:作战部:参谋
  • C.董事会:经理部:职员
  • D.总司令:军官:命令
76

24.电话:沟通:和睦

  • A.语言:交流:纷争
  • B.武器:攻击:和平
  • C.喇叭:广播:接受
  • D.冰块:融化:水
77

23.驽马:白马:公马

  • A.野花:菊花:兰花
  • B.大圆:小圆:中圆
  • C.亚洲人:陌生人:女强人
  • D.铁路:道路:水路
80

22.矛盾:进攻:防守

  • A.诉讼:原告:被告
  • B.教学:教育:自学
  • C.手足:兄弟:姐妹
  • D.阡陌:纵向:横向
92

8. 2, 7, 11, 17, ( )。

  • A.6
  • B.22
  • C.21
  • D.23
94

6. 2, 12, 30, 56, ( )。 ’

  • A.80
  • B.76
  • C.90
  • 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