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

  • A.产品创新
  • B.工艺创新
  • C.市场创新
  • D.组织创新
2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归纳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条件有(   )。

  • A.科技创新
  • B.市场经济
  • C.专利复制
  • D.教育改革
3

林肯总统那句话,说明专利制度的特征有(   )。

  • A.激励创新
  • B.促进模仿
  • C.提倡复制
  • D.保持发明
4

材料一: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65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材料二: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刻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美国人在工业领域最富革命性的创造,是“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福特的这一创造成为人类生产方式变革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材料三: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今天,美国在科研和开发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七国的总和,使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还有它的四千多所大学和7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美国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它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说明瓦特开创了(   )。

  • A.生产—技术—科学模式
  • B.技术—生产—科学模式
  • C.科学—生产—技术模式
  • D.科学—技术—生产模式
5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   )。

  • A.资源分配模式
  • B.宏观调控政策
  • C.市场追求规律
  • D.对外贸易战略
6

文稿中文字表述方面的问题有(   )。

  • A.“兹”、“收悉”等词语过于简单
  • B.“拟原则同意”语意含混
  • C.“经研究讨论”中“讨论”二字多余
  • D.“专此函复”不能用作本文的结语
7

文稿正文中的不规范之处有(   )。

  • A.一文数事
  • B.不同意对方意见没有讲理由
  • C.没有讲回复意见的形成过程
  • D.没有回答对方的全部问题
8

文稿在引述对方来文时的不规范之处是(   )。

  •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 B.既引发文字号,又引标题
  • C.没有引述全文
  • D.只引发文字号,没有引标题
9

文稿标题中事由部分存在的问题是(   )。

  • A.答非所问
  • B.态度不明朗
  • C.没有涵盖公文全部主题范围
  • D.使用了没有检索价值的代称“你校”
10

文稿标题结构的不规范之处是(   )。

  • A.不是一个偏正短语
  • B.缺少作者
  • C.缺少文种
  • D.缺少介词
33

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   )。

  • A.不适用调解原则
  • B.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 D.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34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方面必须(   )。

  • A.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 B.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C.坚持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并举
  • D.提高资源利用率
35

个人业主制企业的特点主要有(   )。

  • A.业主个人出资兴办
  • B.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 C.内部管理机构简单
  • D.对企业的债务不负责任
36

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

  •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37

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

  •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 B.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 C.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
  • D.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按照立法程序所做的行为
38

市场的基本功能有(   )。

  • A.配置资源功能
  • B.激励功能
  • C.调节功能
  • D.评估功能
39

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   )。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40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 A.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
  • D.对事物间接性的认识
41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有(   )。

  • A.资讯公开制度
  • B.告知制度
  • C.听取意见制度
  • D.听证制度
42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D.坚持共同富裕
43

“发展才是硬道理”所表达的是(   )。

  • A.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发展
  • B.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
  •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要靠自己的发展
  •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44

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   )。

  • A.国家性
  • B.社会性
  • C.民族性
  • D.政治性
45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   )。

  • A.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
  • B.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 C.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
  • D.接受多方面的监督
46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柱是(   )。

  • A.政府
  • B.法制
  • C.教育
  • D.道德
47

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批复也可分为(   )。

  • A.指示性批复
  • B.报告性批复
  • C.请示性批复
  • D.审批性批复
48

犯罪客体是(   )。

  • A.犯罪对象
  • B.社会利益或权益
  •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49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

  • A.合法性审查原则
  • B.适当性审查原则
  • C.不适用调解原则
  •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50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要求公民(   )。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B.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 C.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 D.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52

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

  •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 B.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 C.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 D.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53

在合同履行时,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   )。

  • A.债权人负担
  • B.受益人负担
  • C.债务人负担
  • D.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负担
54

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其中“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是在(   )。

  • A.1988年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
  • B.1993年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
  • C.1999年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
  • D.200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
56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57

下列事实,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 A.甲拾到一个钱包
  • B.乙创作一幅画
  • C.丙通知同事开会
  • D.丁赠送贫困生学习用具
58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   )。

  • A.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 B.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 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事业单位运行的民主化
  • D.实现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精简人员
59

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 C.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
  • D.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60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产品如何分配
  • 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 C.生产方式怎样
  •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6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

  • A.圣西门和欧文
  • B.马克思和恩格斯
  • C.列宁和斯大林
  • D.毛泽东和邓小平
62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 A.提高企业盈利率
  • B.提高管理水平
  • C.提高人的积极性
  • D.提高劳动生产率
64

行政处罚无效的原因是(   )。

  • A.行政违法性质不严重
  • B.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 C.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
  • D.当事人无财产
65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 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 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6

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   )领导体制。

  • A.归口管理
  • B.统筹统分
  •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D.各管各的
6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8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69

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是(   )。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C.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 D.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70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 A.香港问题
  • B.澳门问题
  • C.台湾问题
  • D.西藏问题
72

中央政府系统中的事务官员采取非委任制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英联邦国家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73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规律
  • B.对立统一规律
  • C.质量互变规律
  •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74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

  • A.合理性审查原则
  • B.合法性审查原则
  •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76

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7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

  • A.国家
  • B.管理者
  • C.企业
  • D.生产者
78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