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A类全真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第 82 题 焦裕禄的人生价值取向是(  )。

  • A.树碑立传
  • B.奉献社会
  • C.成就功名
  • D.造福人民
3

第 83 题 焦裕禄的行为是(  )。

  •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
  • B.一心为党、一心为集体的行为
  • C.以人为本的行为
  • D.克己奉公的行为
4

第 84 题 焦裕禄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他(  )。

  • A.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 B.对生命的眷恋
  • C.崇高的人生价值
  • D.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5

第 80 题 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 A.著名思想家孔子
  • B.春秋时期在齐国为相的管仲
  • C.战国时期的荀子
  • D.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6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81~84 题

 

第 81 题 焦裕禄的忘我工作是(  )。

  • A.出于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 B.符合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
  • C.廉洁自律精神的体现
  • D.恶劣的自然条件所迫
7

第 77 题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  )。

  • A.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 B.军事实力的竞争
  • C.航天科技的竞争
  • D.电子科技的竞争
8

第 78 题 要想化解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人们应该(  )。

  • A.按自然规律办事
  • B.努力发展高科技
  • C.向太空进军
  • D.停止采掘一切自然资源
9

第 79 题 下面关于“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
  • B.只需几代人的努力便可完成
  • C.是20世纪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 D.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永恒主题
10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 B.我国《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并未对国家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当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
11

第 75 题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  )。

  • A.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 B.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德实践活动
  • C.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 D.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体系
12

第 73 题 材料反映了部分公众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脱节,其主要原因是(  )。

  • A.公德规范在具体践行上存在困难
  • B.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 C.社会公德往往被视为“小节”而受到忽略
  • D.没有准确理解公德规范的内容
13

第 72 题 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

  • A.部分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 B.一些公众了解相应的公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却不作为
  • C.对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形成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
  • D.现行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助长了公德缺失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14

第 70 题 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看,上述案例告诉我们(  )。

  • A.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 B.道德情操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 C.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大事中,也体现在日常点滴小事中
  • D.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得到集中体现
15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71~75 题

 

第 71 题 关于社会公德,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 A.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 B.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C.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 D.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16

第 67 题 小N在第二轮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  )。

  • A.小N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 B.小N具有突出的公关能力
  • C.小N比别人搬的桌椅多
  • D.其他应聘者忽视了自己“为善”应从小事做起
17

第 69 题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应聘者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的原因是(  )。

  • A.对应聘很重视,准备很认真
  • B.对总经理的要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
  • C.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
  • D.他们跟着小N一起搬了桌椅
20

第 65 题 设乙公司在10月3日发出的信中表示同意降价5%,则此信(  )。

  • A.构成有效承诺
  • B.构成反要约
  • C.视为同意甲公司撤销原要约
  • D.视为拒绝甲公司的新要约
21

第 64 题 设乙公司在10月3日发出的信中没有对原订单表示接受,则(  )。

  • A.乙公司仍然有权接受原订单,只要接受的通知在10月10日以前到达甲公司
  • B.乙公司仍然有权接受原订单,只要接受的通知在10月20日以前到达甲公司
  • C.即使乙公司未在10月10日前接受原订单,仍然可以在10月20日以前降价20%接受订单
  • D.如果乙公司未在10月10日前接受原订单,则不能再接受订单
22

第 63 题 乙公司10月3目的回信(  )。

  • A.是有效的承诺,因为到达时候未超过有效期限
  • B.是无效的承诺,因为已经超过有效期限,而且甲公司已经及时提出反对
  • C.不构成承诺,因为要约已经撤销
  • D.是有效的承诺,因为正常情况下,该信本来可以在要约有效期限内到达,且甲公司并没有及时以承诺逾期为理由表示反对
23

第 61 题 如果张某对处罚决定既不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规定期限仍不缴纳罚款,则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

  • 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对张某加处罚款
  • B.依法将张某被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 C.直接强制张某履行
  •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4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62~65 题

 

第 62 题 甲公司10月初的通知的效力是(  )。

  • A.是新要约
  • B.是对原要约的撤销,且撤销有效
  • C.是对原要约的撤销。如果乙公司及时对此表示反对,则撤销无效
  • D.是对原要约的撤销。如果乙公司没有及时对此表示反对,则撤销有效
25

第 59 题 如果张某要求举行听证,则以下说法哪些不正确?(  )

  • A.张某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才能举行听证会
  • B.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张某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 C.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张某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 D.听证会由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6

第 60 题 如果张某对处罚无异议,但认为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要求向执法人员当场缴纳罚款,则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张某的罚款
  • B.执法人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收缴的罚款交至矿产资源管理部门
  •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达单位之日起2日内,将收缴的罚款交至矿产资源管理部门
  • D.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执法人员上缴的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27

第 58 题 如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欲作出吊销张某的开采许可证并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在处罚作出前,应告知张某以下哪些事项?(  )

  •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 B.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 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上级行政机关的意见
  • D.张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9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56~61 题

张某经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批准许可,在某矿区开采锌矿。某日,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张某的开采范围超越了许可范围,遂即决定对其进行处罚。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哪些组织制定的相应管理规范进行处罚?(  )

第 56 题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 56~61 题    张某经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批准许可,在某矿区开采锌矿。某日,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张某的开采范围超越了许可范围,遂即决定对其进行处罚。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哪些组织制定的相应管理规范进行处罚?(  )    第 56 题 A.国务院制定的相应行政法规
  • B.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相应规章
  • C.该县所隶属的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相应规章
  • D.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的规定
31

第 55 题 如果乙公司提供的木材有质量问题并导致由此生产的木制品被日本商场退回,侵害了甲公司的声誉及财产权益,关于甲公司追究乙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只能追究乙公司的行政责任
  • B.只能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
  • C.只能追究乙公司的侵权责任
  • D.有权选择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33

第 52 题 下列关于甲的撤销行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B.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C.自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D.自知道撤销事由后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36

第 50 题 “以上请求如无不当,请即批复”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

  • A.即请从速批复
  • B.以上请示,请批复
  • C.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 D.请尽快解决
37

第 47 题 该公文应该使用的文种应是(  )。

  • A.意见
  • B.报告
  • C.决定
  • D.请示
38

第 46 题 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 A.多头主送
  • B.请示的是平级机关
  • C.一文多事
  • D.标题事项不全
39

第 48 题 公文最后的日期“2007年六月九日”的正确表述应该是(  )。

  • A.2007年6月9日
  • B.O七年六月九日
  • C.2007年6月9日
  • D.二OO七年六月九日
42

第 43 题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  )。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 C.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 D.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3

第 42 题 有思想家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对f这句话,下列理解哪些是错误的?(  )

  • A.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B.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描述法律,不应有所创造
  • C.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 D.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44

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  )。

  • A.正职领导
  • 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 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
  • D.综合部门负责人
45

第 40 题 2011年政府的重点工作包括(  )。

  • A.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 B.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 C.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D.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55

第 28 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B.城乡居民收人普遍较快增加.利:会建没明显加强
  •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 D.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57

第 25 题 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内容的择要发布
  • B.会议纪要的内容写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 C.会议纪要的制作要使用特殊文头版式
  • D.会议纪要必须写明主送机关     
60

第 24 题 在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错误的论断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 D.经济危机通过破坏生产力的方式,能够暂时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61

第 22 题 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放风筝
  • B.月球车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 C.用电风扇乘凉
  • D.听到雷声
62

第 21 题 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  )。

  • A.调节税收
  • B.调节物价
  • C.调节汇率
  • D.调节货币供应量
70

第 13 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3

第 10 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 A.国际贸易的发展
  • B.社会分工
  • C.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 D.国际互联网
74

第 9 题 专利行政许可属于(  )。

  • A.共存行政许可
  • B.非排他性行政许可
  • C.特殊行政许可
  • D.排他性行政许可
75

第 8 题 由于经济总是在某个经济周期中波动,所以社会的生产与就业线表现为(  )。

  • A.稳定的不断增长
  • B.总是成一定的比例增长
  • C.周期性的规律增长
  • D.周期性的但没有一定规律的增长
76

第 6 题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 B.普及群众文化
  • C.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 D.发展高新技术
80

第 3 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 A.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开放力度
  •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
  • C.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81

第 1 题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 A.根本创新
  • B.关键创新
  •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D.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