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60 题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三种价格指数是(  )。

  • A.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B.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 C.批发物价指数(WPI)
  • D.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GDP deftator)
3

第 58 题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以下关于通货膨胀的实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

第 59 题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 A.失业率上升
  •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 C.失业率下降
  • D.失业率波动不定
5

第 57 题 以下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

  • A.提高基本存款利率
  • B.发行国库券
  • C.提高贴现率
  • D.降低贴现率
6

请回答以下 56~60 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11月19日晚问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正是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宣布调整仅过去9天。

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l8%,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l0月份银行存款数据推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性冻结资金3500亿元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多、银行信贷投放超出预期和逐渐增大的通胀压力是促使央行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虽然lo月份外汇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普遍预期将会处于较高水平。此前公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动力依然非常充足,全年信贷投放控制在7.5万亿以内有较大难度。另外,10月份CPl数据创出了25个月新高,并且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央行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情理之中的选择。

近期,多位央行官员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了管理流动性和防止通胀的决心,表明央行在努力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今后央行将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 56 题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里国家是在利用宏观调控的(  )手段调控经济。

  • A.行政
  • B.法律
  • C.道德
  • D.经济
11

第 50 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

  • A.立法权
  • B.司法权
  • C.监督权
  • D.执法权
13

第 48 题 该县人民代表大会在举行会议时,会议的主持者是(  )

  • A.大会执行主席
  • B.大会主席团
  • C.人大主任
  • D.县委书记,
14

第 49 题 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某,在当选为代表一年后,迁入乙县居住,他应(  )。

  • A.享有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资格到届满
  • B.被终止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 C.自然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D.按正常工作调动手续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5

第 47 题 关于党委、人大、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党委领导人大和政府
  • B.人大监督党和政府
  • C.人大领导政府
  • D.三者是平等地位
20

第 42 题 本案中复议机关是(  )。

  • A.农场计划生育办公室
  • B.县精神病医院
  • C.县民政局
  • D.县民政局的上一级民政机关
22

第 40 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 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 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 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23

第 38 题 关于甲出售、购买假币与使用假币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A.使用假币罪应被出售、购买假币罪吸收
  • B.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为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 C.对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应实行并罚
  • D.甲就使用假币罪成立自首
24

第 39 题 关于乙携带l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26

第 37 题 关于乙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27

第 35 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在激烈吵架之后回家。后来甲发现乙肩扛斧头朝自己家方向走来,认为乙前来报复,便持木棒埋伏在路旁,在乙经过时,甲突然跳出用木棒猛击乙的头部,致乙重伤,甲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
  • B.甲在家中遭到乙持刀行凶的袭击,奋起自卫,在将乙打昏在地以后,害怕将来遭到乙的报复,便用绳子将乙勒死,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C.某天晚上,田某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抢劫。田某见状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某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劈去,黄某应声倒下。田某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田某的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
  • D.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安人员的身份。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刀刺黄左臂一刀逃走。赖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29

第 33 题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  )。

  • A.简单商品经济
  • B.发达商品经济
  •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1

第 31 题 在四个宏观调控的目标中,(  )目标之间并不一致。

  • A.国际收支平衡与增加就业
  • B.增加就业与经济增长
  • C.稳定物价与增加就业
  • D.国际收支平衡与稳定物价
32

第 30 题 下列关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没有固定的数额和比例
  • B.管理幅度与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 C.管理层次和组织效率成正比
  • D.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祝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正比
33

第 29 题 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包括(  )。

  • A.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
  • B.采用适当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 C.为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政策支持
  • D.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财政支持
34

第 28 题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  )。

  • A.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 B.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
  • C.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50%以下
  • D.获得的三方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36

第 27 题 下列行为载体所承载的行政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 A.某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某胡同的拆迁决定
  • B.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奥运会期问交通管制的通告(该通告规定了奥运会期间某些道路在某些时段的禁行以及限制通行的内容)
  • C.某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出该市的车辆的收费标准
  • D.某部委发布的要求所有的医院均不得与某企业签订某种药品买卖合同的通知
38

第 24 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9

第 23 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产权清晰
  • B.多层次委托代理
  • C.权责明确
  • D.管理科学
41

第 22 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

  •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42

第 19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委员长、副委员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 B.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组成国务乘务委员会议
  • C.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 国务委员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乘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4

第 16 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 A.社会分工
  • B.科学技术革命
  • C.国际互联网
  • D.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45

第 18 题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 A.顾客用l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l0元
  •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48

第 15 题 关于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D.已满七十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0

第 11 题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按部就班暴殄天物筚路蓝缕不稂不莠
  • B.别出新裁变本加厉不加思索川流不息
  • C.甘之如饴不茅之地不胫而走纷至沓来
  • D.蛊惑人心竭泽而渔不可明状虚座以待
51

第 12 题 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

  • A.配偶子女父母
  • B.兄弟配偶子女
  • C.子女父母兄弟
  • D.父母兄弟配偶
52

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各级党组织
  • C.国家权力机关
  • D.国家司法机关
54

第 6 题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

  • A.抑制社会总供给
  • B.缩小贸易顺差
  • C.抑制社会总需求
  • D.刺激社会总需求
57

第 5 题 关于我国的水利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建于公元前214年的灵渠。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 B.三峡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于流上
  • C.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 D.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59

第 3 题 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 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60

第 2 题 关于我国宗教,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 B.佛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 C.中国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
  • D.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