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0

下列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有(  )。

  •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刑罚的
  • B.可能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C.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 D.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31

下列财产中不能用作抵押的有(  )。

  • A.甲公司所在地的土地所有权
  • B.乙学校新建的教学大楼
  • C.公民丙和公民丁正在争夺并已涉及诉讼的一处房产
  • D.戊企业由于非法经营被查封的机器设备
33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

  • A.某市政府为建办公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承包合同
  • B.某市政府为修建大型水利设施而对该地居民区实施的拆迁行为
  • C.商务部作出禁止某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决定
  • D.消防局向某企业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
35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

  • A.被选举权
  • B.劳动权
  • C.言论自由权
  • D.隐私权
36

公务员有下列(  )情形时,不得辞职。

  • A.已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 B.重要公文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 C.工作年满20年,离国家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 D.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37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每一位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负有法律责任
  • B.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 C.民事关系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因而民事责任通常不具有强制性
  • D.开除党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38

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  )。

  • A.价格竞争
  • B.成本竞争
  • C.非价格竞争
  • D.企业兼并
39

驾驶执照属于( )。

  • A.一般许可
  • B.特殊许可
  • C.独立许可
  • D.附条件许可
40

下列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有(  )。

  • A.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和水土保持法
  • B.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
  • C.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 D.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41

下列有关《劳动法》适用范围表述正确的是(  )。

  • A.家庭聘用的保姆适用《劳动法》
  • B.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帮工适用《劳动法》
  • C.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适用《劳动法》
  • D.在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42

有关公务员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公务员的公务活动应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
  • B.公务员只要是以某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都视其为公务行为,应由其所在机关承担责任
  • C.公务员只要是不以执行公务为目的,无论以何种名义而为的行为都是个人行为
  • D.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上的行为承担责任
43

下列属于国务院规定的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是(  )。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B.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
  • C.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D.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
45

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

  •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源泉
46

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 C.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47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48

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有(  )。

  •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 B.计划指导原则
  •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49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  )方针。

  • A.统筹城乡发展
  • B.工业反哺农业
  • C.城市支持农村
  • D.转移农村劳动力
50

许多地方政府将“幸福指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衡量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要指标,这说明(  )。

  • A.GDP指标将逐步被“幸福指数”所代替
  • B.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 C.“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变为行动
  • D.“幸福指数”将成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  )。

  •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B.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C.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 D.管理民主
52

当今国际公认,被称为现代文明三大支柱的技术是(  )。

  • A.航天技术
  • B.材料技术
  • C.信息技术
  • D.能源技术
53

下列小说中,属于清代的作品有(  )。

  • A.《醒世恒言》
  • B.《儒林外史》
  • C.《红楼梦》
  • D.《聊斋志异》
54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  )。

  • A.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B.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 C.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D.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愿望
55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

  • A.产权清晰
  • B.权责明确
  • C.政企分开
  • D.管理科学
5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 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57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 A.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而社会规律难以捉摸
  • B.自然规律任何时候都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
  • C.自然规律是由客观力量决定的,而社会规律则是由人们的主观动机决定的
  • D.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而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5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 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 B.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
  • C.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 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59

下列关于反腐败问题阐述正确的是(  )。

  • A.腐败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伴生物
  • B.尽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一直居高,但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
  • C.经过近几年加大反腐败力度,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 D.反腐败斗争应坚持教育、惩罚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方针
60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优点是(  )。

  • A.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减少了股东投资的风险
  • B.具有大规模的筹资能力
  • C.有严密的管理组织
  • D.设立和解散程序比较简单
61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  )。

  • A.覆盖层面的社会广泛性
  • B.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依赖性
  • C.参与上的强制性
  • D.制度上的立法性
62

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  )。

  • A.社会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
  • 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 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也是认识的源泉
63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权益包括(  )。

  • A.资产受益权
  • B.重大决策权
  • C.资产支配权
  •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64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

  • A.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材料
  • B.要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C.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 D.要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65

撰写规范性公文应遵循的要求是(  )。

  • A.高度的一致性
  • B.高度的严密性
  • C.公文的稳定性
  • D.公文的连续性
66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程序法定原则
  • B.相对方参与原则
  • C.效率原则
  • D.程序公正原则
67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

  • A.平等
  • B.团结
  • C.互助
  • D.和谐
68

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

  • A.股东会
  • B.监事会
  • C.职工代表大会
  • D.董事会
69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  )。

  • A.两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 C.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从重处罚
  • D.主犯就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70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

  • A.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
  • B.因胁迫而结婚的
  • C.双方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 D.双方未依法履行结婚登记程序的
71

某甲在马路上拾得某乙遗失的物品一件,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某甲应将该物返还给某乙
  • B.如某甲不知某乙为物品所有人,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 C.某甲在该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 D.如该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则归某甲所有
72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行使征收土地审批权的政府机关至少应是(  )。

  • A.乡级人民政府
  • B.县级人民政府
  • C.市级人民政府
  • D.省级人民政府
7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自主决定的事项是(  )。

  • A.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的安排使用
  • B.对外贸易口岸的开辟
  • C.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 D.变通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命令
75

公民甲未经作家乙的许可,翻印了乙的著作并自行销售牟利,对于甲的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关系的主体仅为甲
  • B.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
  • C.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乙对其著作的所有权
  • D.乙的著作如不发表,则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76

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

  • A.公文处理
  • B.收文处理
  • C.发文处理
  • D.办毕公文处理
77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

  • A.职能监督
  • B.专门监督
  • C.主管监督
  • D.法制监督
78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  )。

  • A.积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 B.国家对任何宗教活动都不干涉
  • C.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 D.国家保护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79

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  )。

  • A.信息技术
  • B.生物技术
  • C.新材料技术
  • D.海洋技术
80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是(  )。

  • A.《黄帝内经》
  • B.《伤寒杂病论》
  • C.《千金方》
  • D.《本草纲目》
81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

  • A.加强立法
  • B.加强监督
  • C.政企分开
  • D.加快改革
83

下列各项中,“战国七雄”指的是(  )。

  • A.燕赵韩魏齐楚秦
  • B.鲁秦齐楚赵韩魏
  • C.吴韩赵魏秦齐楚
  • D.宋燕赵韩魏齐楚
84

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宣布建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人民公社的建
  •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5

转发对象不包括( )。

  • A.上级文件
  • B.下级文件
  • C.平级文件
  •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86

我国最高的行政立法主体是(  )。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国务院
  •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87

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  )。

  • A.上行文
  • B.下行文
  • C.平行文
  • D.越级行文
88

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 B.民主的社会主义内容
  • C.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 D.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
89

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

  • A.传播知识
  • B.具备查考价值
  • C.书面文字材料
  •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90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条件是(  )。

  • A.生产力高度发达
  • B.坚持和完善公有制
  • C.实行按劳分配
  •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92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

  • A.社会物质财富
  • B.社会财富和一切成果的总和
  • C.社会文化财富
  • D.社会政治文明
9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  )的关系。

  • A.政治体制改革
  • B.精神文明建设
  • C.改造自然
  • D.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94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D.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95

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而且是人口大国,按最新统计,我国各种矿产品人均占有量从世界水平看(  )。

  • A.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 B.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 C.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 D.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96

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  )。

  •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B.民主的程度
  •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D.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97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

  •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98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

  • A.DNA重组技术
  • B.细胞工程
  • C.酶工程
  • D.发酵工程
99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的飞船是(  )。

  • A.“神舟”四号
  • B.“神舟”五号
  • C.“风云”一号
  • D.“嫦娥”一号
10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103

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是(  )。

  • A.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C.一切政策都向少数民族倾斜
  • D.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104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竞争。

  • A.社会制度
  • B.人才
  • C.科技发展
  • D.综合国力
105

在我国,(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 A.加强党的领导
  • B.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C.走共同富裕之路
  • D.大力发展生产力
10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  )。

  • A.领导干部
  • B.人民群众
  • C.正确的方针路线
  • D.党的领导
108

下列关于“小康社会”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 B.这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
  •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与儒家主张的“小康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11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  )。

  • A.效益第一,速度第二
  • B.统筹兼顾
  • C.以人为本
  • D.人民群众利益
112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113

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基础是(  )。

  • A.资本市场
  • B.证券市场
  • C.外汇市场
  • D.期货市场
1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

  • A.通过政府的计划或其他手段进行配置
  • B.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 C.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 D.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115

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要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 A.均衡的货币政策
  • B.紧的货币政策
  • C.松的货币政策
  •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116

商品生产中,有一系列经济规律,而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

  • A.竞争规律
  • B.供求规律
  • C.货币流通规律
  • D.价值规律
117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118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

  •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
  • 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
  • C.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 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
119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是(  )。

  • A.唯心主义观点
  • B.辩证法观点
  • C.相对主义观点
  • D.机械论观点
120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 B.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 C.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 D.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121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 A.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 B.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它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 D.它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122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C.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 D.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