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在代位权诉讼中,关于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三方的关系,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 B.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起诉
  • C.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用由次债务人负担
  • D.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
6

法院如果判决丙支付货款,那么以下何种做法是正确的?(  )

  • A.判决丙直接将货款60万元交付给甲,甲扣除50万元及利息后,将余下的钱支付给乙
  • B.判决丙直接将贷款60万元交付给乙,乙将50万元并加上利息支付给甲
  • C.判决丙直接将50万元及利息支付给甲,并将剩下的10万元贷款支付给乙
  • D.判决丙将50万元及利息支付给甲
7

假设法院受理甲对丙提起的诉讼,下列关于乙的诉讼地位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  )

  • A.乙在诉讼中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B.乙在诉讼中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C.如果参加诉讼,就处于共同原告的地位
  • D.乙在诉讼中处于共同被告的的地位
29

债的保证方式包括(  )。

  • A.保证
  • B.抵押
  • C.预付款
  • D.定金
30

犯罪客体是(  )。

  • A.犯罪对象
  • B.社会利益或权利
  •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31

下列关于地方行政机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它既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务院统一领导的行政机关
  • B.地方行政机关既对同级权力机关负责,又对中央政府负责,属于双重领导体制
  • C.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在行政法上是专门权限行政机关
  • D.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其所有工作部门都属于行政主体
32

公告和通告之间的差异表现在(  )。

  • A.发布范围不同
  • B.表达方式不同
  • C.事项的重要程度不同
  • D.发文机关的范围不同
34

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35

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发和零售,在被查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合格产品。甲的行为(  )。

  • A.触犯非法经营罪
  •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36

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

  • A.行政责任
  • B.刑事责任
  • C.民事责任
  • D.违宪责任
37

以下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  )。

  • A.罚款
  • B.警告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撤职
39

下列关于意见的主要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 A.行文的多向性
  • B.内容的广泛性
  • C.功能的多样化
  • D.条件的规定性
40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有(  )。

  • A.党管干部
  • B.政治中心
  • C.为人民服务
  • D.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
41

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

  • A.行政机关
  • B.公务员
  •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
42

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战争冲突不断,且由于民族冲突而引发民族战争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

  • A.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
  • B.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
  •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3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

  • A.是有层次的
  •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45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  )。

  • A.审理对象不同
  • B.期限不同
  • C.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 D.提起理由不同
46

某刊物不愿让别的刊物随意转载其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下列做法哪些是可行的? (  )

  • A.在刊物上发表不得转载的声明
  • B.在每一篇文章都刊载作者不许转载的声明
  • C.在刊物的声明中载明所有作者均已授予本刊专有使用权
  • D.不须作任何声明
47

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宏观调控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  )。

  • A.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促进投资需求较快增长
  • B.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开拓城乡居民的消费市场
  • C.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 D.降低利率,实施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
48

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是(  )。

  • A.主观性
  • B.稳定性
  • C.普遍性
  • D.重复性
49

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的一般规律 (  )。

  • A.提高利率,储蓄会减少
  •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0

按协调对象不同,行政协调可分为:行政组织与环境的协调、行政组织结构协调和 (  )。

  • A.行政组织人员协调
  • B.行政部门协调
  • C.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调
  • D.机构与人员的协调
51

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  )。

  • A.自主行使权利
  • B.自由行使权利
  • C.依法行使权利
  • D.主动行使权利
52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 B.该行为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54

下列哪项是指示所不具有的特点?(  )

  • A.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 B.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 C.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
  • D.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55

行政领导者的最主要职能是(  )。

  • A.组织指挥职能
  • B.知人善任职能
  • C.科学决策职能
  • D.协调监督职能
56

国务院组成机构不包括(  )。

  • A.国务院办公室
  • B.国家各部委
  • C.审计署
  • D.国家文物局
57

行政监督是(  )。

  • A.行政机构对国民的监督
  • B.行政机关对企业的监督
  • C.行政机关对学校的监督
  • D.监督主体对行政的监督
58

行政复议决定书邮寄送达的,以什么时候为送达日期?(  )

  • A.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
  • B.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日期
  • C.邮局寄出复议决定书邮件的邮戳日期
  • D.邮局收到复议决定书邮件的邮戳日期
59

“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

  • A.表明了二者是完全一样的
  • B.混淆了二者的内在本质区别
  • C.表明了二者的一致性
  • D.没有正确理解二者的含义
60

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

  • A.全国人大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最高人民法院
  •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1

代位继承所适用的范围是(  )。

  • A.遗嘱继承
  • B.法定继承
  • C.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 D.遗赠抚养协议
6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律关系的主体。

  • A.不能成为
  • B.可以成为
  • C.部分可以成为
  • D.必然成为
64

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  )

  • 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
  • B.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
  • C.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 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65

甲省乙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乙市某村全部土地用于建设,甲省人民政府作出了批准乙市在该村征用土地的批复。其后,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决定拆除该村一组住户的房屋。一组住户不服,欲请求救济。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 A.住户对甲省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批复不服,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 B.住户可以对乙市人民政府征用补偿决定提起诉讼
  • C.住户可以对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的行为提起诉讼
  • D.住户可以请求甲省人民政府撤销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的行为
66

(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纲领。

  • A.社会保险
  • B.社会福利
  • C.社会救助
  • D.社会优抚
67

甲教唆精神病人乙犯罪,对甲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 A.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 B.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 C.是教唆犯
  • D.是间接实行犯
68

某市公安局刑事警察赵某下班期间发现有人斗殴,即予以制止。正巧打架的马某与赵某有隙,便对赵某出言不逊。赵某大怒,拨枪将马某击伤。下列关于赔偿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由赵某赔偿,因其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B.应由赵某赔偿,因其是刑事警察,无治安管理职权,且是在下班时间作出
  • C.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是在执行职务
  • D.应由公安局赔偿,因赵某的行为属于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情形
69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

  • A.对工业的调整
  • B.恢复银行信用
  • C.新建公共工程
  • D.对农业的调整
72

《刑法》第26条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是指(  )。

  •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参与的全部罪行
  • B.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指挥的全部罪行
  • C.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所组织的全部罪行
  • D.犯罪集团在预谋犯罪的范围内所犯的全部罪行
73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  )

  • A.某市交通管理局发布了排气量1升以下的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规定,并据此对吴某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行为
  • B.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高产农作物的行为
  • C.城建部门将某施工企业的资质由一级变为二级的行为
  • D.民政部门对王某成立社团的申请不予批准的行为
74

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产生的。

  • A.行政
  • B.行政法律
  • C.法律
  • D.他法
75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 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76

以下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  )。

  • A.回避制度
  • B.表明身份制度
  • C.简易程序制度
  • D.时效制度
77

(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A.人民群众
  • B.社会基本矛盾
  • C.政党
  • D.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