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第 50 题 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  )。

  • 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 D.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36

第 49 题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7

第 48 题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

  • A.系统论高于辩证法
  • B.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 C.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 D.唯物辩证法蕴含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38

第 47 题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  )。

  • A.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 C.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 D.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39

第 45 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为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  )。

  • A.正确认识问题的性质
  • B.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 C.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 D.坚持实事求是,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
40

第 46 题 “应急性原则”的适用情形有(  )。

  • A.战争
  • B.流行病变     
  • C.动乱
  • D.重大自然灾害
41

第 43 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表现在(  )。

  • A.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 B.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C.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 D.创造先进的生产力
42

第 44 题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

  •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43

第 42 题 法人特征有(  )。

  • A.是独立的社会组织
  • B.具有独立的财产
  • C.有固定的人员     
  • D.承担独立的责任
44

第 40 题 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罪,正确的有(  )。

  • A.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 B.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 C.非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应根据其情节轻重,适用本罪法定刑进行处罚
  • D.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应依间谍罪处罚,不适用本罪
45

第 41 题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

  • A.合法性审查原则
  • B.适当性审查原则     
  • C.不适用调解原则
  •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46

第 37 题 驾驶执照属于(  )。

  • A.一般许可
  • B.特殊许可
  • C.独立许可
  • D.附条件许可
48

第 39 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两个基本涵义是(  )。

  •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B.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 D.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49

第 36 题 下列对“度”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有(  )。

  • A.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 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限度     
  • C.度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 D.度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50

第 35 题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可能(  )。

  • A.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 B.改变经济规律
  • C.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 D.创造经济规律
52

第 34 题 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

  • A.法院
  • B.政法委
  • C.法制办
  • D.检察院
53

第 32 题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 A.意识根源于物质
  •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54

第 30 题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

  • A.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 B.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 C.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 D.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55

第 31 题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

  • 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 B.思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
  • 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
  • D.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思想上层建筑     
57

第 28 题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  )。

  • A.国家的法律制度
  • B.国家的经济制度
  • C.国家的重要任务
  • D.国家的根本制度
59

第 26 题 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是(  )。

  • A.科技进步与创新
  • B.科教兴国
  • C.人才强国
  • D.科教兴国与人才培养
60

第 23 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 A.坚持党的阶级性
  • B.坚持党的先进性     
  •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2

第 25 题 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  )制发。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国家主席
  •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63

第 22 题 公文的作者是指(  )。

  • A.撰拟文章的机关工作人员
  • B.制发文件的机关
  • 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
  • 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64

第 21 题 调研员是对应于(  )的非领导职务。

  • A.厅、司级副职
  • B.县、处级正职     
  • C.县、处级副职
  • D.乡、处级正职
65

第 20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这表明(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国家立法权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国家决定权
  • 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66

第 18 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铁蹄横扫了北欧、西欧和东南欧。但德军这种“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在(  )。

  • A.莫斯科保卫战
  •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C.诺曼底登陆     
  • D.中途岛海战
68

第 17 题 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

  • A.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
  • B.省人民政府监察厅
  • C.自治县人民政府
  •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70

第 15 题 2010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鞋类出口增长分别是27.1%、23.9%、21.7%、17.2%,而且对俄罗斯、印度、南非、东盟、韩国出口明显快于对美、日、欧等经济体贸易增长率。这表明(  )。

  • A.我国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对外经济发展
  • B.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面临的困难已经完全消除     
  • C.我国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D.我国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72

第 13 题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 A.政治标准
  • B.经济标准
  • C.价值标准
  • D.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73

第 12 题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 B.政治联盟性质的
  • C.社会主义性质的
  • D.人民民主性质的
74

第 11 题 实行对外开放(  )。

  • A.是我国一项经济措施
  • B.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C.是近期我国采取的调节政策
  • D.是给有条件的地方的一项优惠政策
75

第 10 题 世界卫生组织属于(  )。

  • A.世界性、一般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B.世界性、专业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C.世界性、专业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D.地区性、专业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78

第 8 题 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

  • A.标题
  • B.正文
  • C.作者
  • D.印章或签署
79

第 5 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80

第 6 题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是(  )。

  • A.社会公平正义
  • B.建设和谐文化
  •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81

第 4 题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2

第 3 题 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坚持改革开放
  • C.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4

第 1 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 A.劳动价值论
  • B.剩余价值学说
  •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