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卷(1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第 48 题 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

  • 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 B.社会存在的反映
  •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27

第 49 题 公务员惩处的种类有(  )。

  • A.降级
  • B.降职     
  • C.开除
  • D.记大过
28

第 50 题 社会保险调节社会经济的功能主要是(  )。

  • A.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 B.调节社会资源的流向     
  • C.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
  • D.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29

第 46 题 社会形态是(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B.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 C.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1

第 45 题 有多家国际著名经济机构预测到203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19%、美国16%、印度9%,其他前几位依次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这一发展趋势(  )。

  • A.将导致世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
  • C.表明经济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D.说明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32

第 43 题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D.不断壮大自己实力,尽快进入超级大国行列
34

第 42 题 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是指(  )。

  • A.定任务
  • B.定职能
  • C.定机构
  • D.定编制
35

第 40 题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

  • A.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
  • B.分配和消费的全球化
  • C.科学技术革命
  • D.生产力的发展
36

第 38 题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37

第 39 题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  )。

  • A.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实际出发
  • B.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实际出发
  • C.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和可能出发
  • D.从我国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实际出发
38

第 37 题 《反分裂国家法》最受瞩目的第8条列明在三种情况下,政府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三种情况是指(  )。

  • A.台湾向大陆挑战
  • B.台湾从中国分裂形成事实
  • C.将发生可能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的重大事变
  • D.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39

第 36 题 属于国务院机构的有(  )。

  • A.直属机构
  • B.临时机构
  • C.办事机构
  • D.议事协调机构
40

第 35 题 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罪,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 B.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 C.非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应根据其情节轻重,适用本罪法定刑进行处罚     
  • D.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应依间谍罪处罚,不适用本罪
41

第 34 题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因为(  )。

  • A.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 B.二者具有同一性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D.二者互相促进,互为目的
42

第 33 题 发生在互不统属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可能有(  )。

  • A.协调关系
  • B.指导关系
  • C.业务关系
  • D.协作关系
43

第 31 题 要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特征是(  )社会主义文化。

  •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 B.民族的
  • C.科学的
  • D.大众的
44

第 32 题 命令(令)具有以下特点(  )。

  • A.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 B.限定发布权限
  • C.限定内容     
  • D.效用上不溯既往
46

第 29 题 某村委会为配合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需要张贴宣传标语,下面哪条标语最合适?(  )

  • A.加强人大建设,接受政府监督
  • B.保障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 C.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
  • D.增强主人翁意识,选人民满意代表
48

第 27 题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49

第 28 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52

第 23 题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

  • A.职能监督
  • B.主管监督
  • C.专门监督
  • D.法制监督
53

第 22 题 下列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

  • 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特定活动的
  • B.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的
  •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 D.市场竞争能够有效调节的
54

第 20 题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55

第 21 题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在于(  )。

  • 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B.奠定了中医病理学的基础
  • C.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 D.初步建立了中医的专业分科
56

第 18 题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57

第 19 题 受理公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

  • A.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 B.党的基层组织
  • C.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58

第 17 题 秦王朝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 A.好大喜功,显示皇帝的威风
  • B.为统一六国作必要的准备
  • C.巩固边防,保护北方人民正常生活和生产
  • D.为了加强和匈奴的经济文化交流
59

第 15 题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61

第 13 题 科技创新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  )。

  • A.新的科学发现
  • B.新的技术发展
  • C.事物的变化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62

第 14 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

  • A.国家
  • B.管理者
  • C.企业
  • D.生产者
63

第 11 题 (  )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 A.货币政策
  • B.财政政策
  • C.产业政策
  • D.投资政策
64

第 10 题 社会主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  )。

  • A.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 B.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决定的
  • C.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 D.由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决定的
65

第 12 题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 B.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占支配地位
  • C.国有企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优势     
  • D.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66

第 9 题 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
  • B.酶工程
  • C.发酵工程
  • D.DNA重组技术
67

第 8 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 B.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
  • C.充裕的生产资料
  •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
68

第 6 题 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

  •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 B.只列其中一种即可
  • C.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并用全称
  •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69

第 5 题 关于”交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最早的钱币
  • B.四川地区首先流通
  • C.最早出现于北宋
  • D.交子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70

第 7 题 下列选项中,法律文件最多的部门法是(  )。

  • A.行政法
  • B.宪法
  • C.国际私法
  • D.国际法
71

第 3 题 以下注意事项为批办工作中特别强调要求做到的是(  )。

  • A.认真研读公文,弄清对方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状况
  • B.不得越权批办公文
  • C.批办公文的方式有多种,如电话沟通、现场办公、面谈等     
  • D.要求加强协商,努力协调各方关系
73

第 2 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

  • A.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 B.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 C.以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振兴中华
  •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4

第 1 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

  • A.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B.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C.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D.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