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卷(1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第 48 题 下面所列我国古代科学著作中,属于农学著作的有(  )。

  • A.《甘石星经》
  • B.《齐民要术》
  • C.《内经》
  • D.《农政全书》
27

第 49 题 离开具体条件办事情就会(  )。

  • A.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 B.犯相对主义的错误
  • C.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 D.犯盲动主义的错误
28

第 50 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民主
  • B.加强法制
  • 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29

第 46 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  )。

  • A.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 B.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C.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 D.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30

第 47 题 对于公文启封活动应注意的事项有(  )。

  • A.指定人员专负其责,其他工作人员一般无权进行
  • B.公文上漏写作者、日期的,应根据封筒上有关项目补注
  • C.需退回者即刻退回     
  • D.亲启件应交有关领导人或负责人亲启或代启
32

第 44 题 2010年6月22日召开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气候峰会认为:不断攀升的自然灾害数量加大了潜在损失的基数,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这说明(  )。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33

第 42 题 “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4

第 41 题 刑罚(  )。

  • A.只适用于犯罪分子
  • B.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 C.可以不经法定程序而作决定
  • D.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
35

第 43 题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  )两大历史性课题。

  •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 B.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 C.干部革命化、年轻化和专业化
  •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36

第 39 题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其意义表现在(  )。

  • A.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 B.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 C.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 D.可以减少出口贸易摩擦
37

第 40 题 “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把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混为一谈
  • B.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 C.割裂了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的内在联系
  • D.否认了逻辑矛盾是客观矛盾的主观映象
39

第 38 题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因为(  )。

  • A.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的观点
  • B.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 C.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 D.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40

第 35 题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最早,因为英国(  )。

  • A.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前提
  • B.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本
  • 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 D.国外市场的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增加商品
41

第 34 题 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

  • A.设定义务
  • B.变更法律地位
  • C.剥夺权益     
  • D.赋予权益
42

第 36 题 以下提法错误的是(  )。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间接选举产生
  •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 D.县、区、乡、镇等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43

第 32 题 有权主持行政调解的机关是(  )。

  • A.基层人民政府
  • B.公安机关
  • C.劳动管理机关
  • D.经济行政管理机关
44

第 33 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包括(  )。

  • A.互惠原则
  • B.最惠国待遇原则
  • C.市场准入原则     
  • D.国民待遇原则
46

第 31 题 指示撰写要求做到(  )。

  • A.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 B.必须按条项形式安排内容,分类排序
  • C.应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 D.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性
47

第 27 题 特别行政区的性质是(  )。

  • A.独立的政治实体
  • B.专属经济特区     
  • C.永久性行政区
  • D.依照法定程序而设立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8

第 28 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51

第 26 题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献是在(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十二大
  • C.十三大     
  • D.十四大
53

第 23 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A.爱国主义
  • B.集体主义
  • C.社会主义
  • D.为人民服务
54

第 21 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

  •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 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 C.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 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55

第 20 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 B.互不侵犯原则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 C.平等互利原则
  • D.和平共处原则
57

第 19 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  )。

  • A.行政力量的支持
  • B.产业结构调整     
  • 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 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58

第 18 题 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

  • A.党的宣传部门
  • B.党的基层组织
  • C.党的组织部门
  • D.党的领导集团
59

第 16 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  )。

  • A.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 B.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D.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60

第 17 题 解放后,我国按照李四光的学说勘探石油,在所谓“贫油”的中国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藏,而在人口问题上对马寅初的理论却长期未予重视,以致人口增长得过多、过快,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很大困难。这说明(  )。

  • A.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     
  •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D.只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1

第 13 题 以下人员中,(  )不适宜采用聘任制产生。

  • A.副乡长
  • B.企业总经理
  • C.县长
  • D.副镇长
62

第 15 题 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矛盾普遍存在
  • C.质变是量变的积累     
  •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3

第 14 题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64

第 11 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

  • A.党的十六大报告
  • B.十六届二中全会
  • C.十六届三中全会
  • D.党的十七大报告
65

第 12 题 行政处罚由(  )的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 C.违法行为发生地     
  • D.行政机关所在地
66

第 9 题 产生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转
  • B.地球的自转
  • C.太阳的公转
  • D.太阳的自转
67

第 10 题 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  )。

  • A.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B.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C.商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D.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68

第 7 题 撰写规范性文字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 A.说明
  • B.议论和说明
  • C.叙述     
  • D.描写
69

第 8 题 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决于(  )。

  • A.机关党政一把手
  • B.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 C.执笔者本人
  • D.行文机关及行文内容
72

第 5 题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73

第 2 题 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

  • A.议论稿
  • B.送审稿
  • C.征求意见稿     
  • D.定稿
74

第 3 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 A.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 B.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 C.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75

第 1 题 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  )有代位继承的权利。

  • A.父母
  • B.配偶     
  • C.子女
  • D.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