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第 49 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7

第 50 题 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特征?(  )。

  • 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 C.人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仍然较大
  • D.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28

第 47 题 有关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供求规律受价值规律制约
  • B.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彼此相联系的
  • C.价值规律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它起着主导作用
  • D.价值规律虽然很重要,但却受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制约     
29

第 48 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30

第 46 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它的创新在于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观点(  )。

  • A.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
  • B.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
  • C.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
  • D.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31

第 45 题 我国现阶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因为这种形式(  )。

  • A.便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 B.不增加国家举借的外债,节省国内配套资金
  • C.能开拓新的生产门路,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 D.有利于拓宽出口渠道,增加外汇收入
33

第 43 题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

  • A.参与国家政权
  •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 C.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
  •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34

第 42 题 深入调查,占有翔实而准确的材料,是写好总结的基础,而获取材料的渠道一般有(  )。

  • A.查阅文件、档案、材料
  • B.向上级领导机关调取
  • C.从自己的工作对象、协作部门、下级单位收集材料
  • D.发扬民主,向本机关广大职工进行调查,收集活材料     
35

第 41 题 公务员的交流形式有(  )。

  • A.挂职锻炼
  • B.扶贫支教
  • C.调任
  • D.转任
36

第 40 题 下列属于请示的特点的是(  )。

  • A.单一性
  • B.针对性
  • C.具有执行性
  • D.明确性
37

第 38 题 货币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 B.支付手段
  • C.流通手段
  • D.贮藏手段
38

第 37 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 C.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39

第 39 题 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按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

  •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源泉
40

第 34 题 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  )。

  • 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
  • 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C.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
  • 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1

第 35 题 行政处理决定包括(  )。

  • A.行政奖励
  • B.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 C.行政处罚     
  • D.行政强制措施
42

第 33 题 东汉光武帝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有(  )。

  • A.与百姓约法三章
  • B.减轻田租,规定十五税一
  • C.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
  • D.提倡节俭;整顿吏治,惩处贪污
43

第 32 题 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

  • A.正本
  • B.试行本
  • C.暂行本
  • D.修订本
46

第 31 题 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 A.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 C.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47

第 28 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改革开放不动摇
  • D.“一国两制”不动摇
48

第 27 题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49

第 25 题 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

  •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50

第 26 题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
  •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53

第 24 题 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 B.民主程序的提高     
  • C.自然环境的改善
  • D.生产力的发展
54

第 21 题 酶是生物体中的一种特殊的(  )。

  • A.核酸
  • B.蛋白质
  • C.酶分子
  • D.DNA
56

第 17 题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58

第 18 题 下列事项与地面辐射强弱相关性最小的是(  )。

  • A.大气逆辐射
  • B.下垫面性质
  • C.岩浆活动
  • D.太阳辐射
59

第 16 题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国务院的(  )。

  • A.直属机构
  • B.办事机构
  • C.组成机构
  • D.临时机构
60

第 15 题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

  • A.唯心主义
  • B.形而上学
  • C.相对主义
  • D.唯物主义
61

第 13 题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 B.推进“市场模式”的行政改革
  • C.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62

第 14 题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3

第 12 题 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65

第 11 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 A.抢劫银行巨款违反了刑法
  • B.欠债不还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
  • C.中学生不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违反了校规
  • D.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66

第 9 题 成功制造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是(  )。

  • A.沙漠之狐计划
  • B.曼哈顿计划
  • C.海狮计划
  • D.撒哈拉计划
67

第 8 题 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

  • A.法律调整的效率
  •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 C.法律规范的数量
  • D.法律调整后果
69

第 6 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为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在下列选项中,对民主集中制理解错误的是(  )。

  • 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 B.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C.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 D.民主集中制能够确保国家权力的协调、高效运行
70

第 3 题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

  • A.坚持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 B.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 C.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D.拥护群众的观点
71

第 4 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  )。

  • A.实践性
  • B.科学性
  • C.可持续性
  • D.革命性
73

第 2 题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  )。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D.形而上学的观点
74

第 1 题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表明我党坚持这一路线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 C.只是一种口号,并不一定实行
  • D.克服了在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的各种模糊认识和“左”、右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