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标准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第 49 题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

  • A.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
  • B.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 C.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 D.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36

第 50 题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 A.意识根源于物质
  •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37

第 47 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  )。

  • A.尊重生产力标准
  • B.尊重实践
  • C.尊重群众
  • D.尊重创造、尊重劳动
38

第 48 题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  )。

  • A.兴办军用企业
  • B.建立新式海军
  • C.创办新式学堂
  • D.派遣留学生
39

第 45 题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康有为的活动?(  )

  • A.在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 B.译述出版《天演论》
  • C.创办《苏报》鼓吹维新    
  • D.创办《中外纪闻》、宣传变法
40

第 46 题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  )。

  • A.严谨
  • B.鲜明
  • C.朴实
  • D.严格
41

第 44 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公文对词语的要求的是(  )。

  •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 B.尽量使用同音词
  •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使用同义词
42

第 43 题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是(  )。

  • A.电磁理论
  • B.细胞学说     
  •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43

第 42 题 “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的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 C.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 D.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44

第 40 题

  • A.经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人员     
  • D.工程技术人员
45

第 41 题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

  • A.口述作品
  • B.计算机软件
  • C.楼房设计图纸
  • D.舞蹈作品
47

第 37 题 下面哪些是国务院组成部门?(  )

  • A.教育部
  • B.国防部
  • C.国家海洋局
  • D.中国人民银行
48

第 39 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
  •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49

第 36 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是(  )。

  • A.市场运行的主体是实行自主经营的企业
  • B.市场体系联结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 C.社会保障形成完备的制度和体系
  • D.市场运行自由化、法制化
50

第 35 题 公务员考核等次有(  )。

  • A.优秀
  • B.称职
  • C.基本称职
  • D.不称职
51

第 34 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下
  • B.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C.当事人申请再审,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 D.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以下
53

第 32 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坚持(  )。

  • A.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 B.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 C.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 D.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55

第 31 题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 A.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B.主观辩证法是纯粹思维的产物
  • C.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在内容上都是客观的
  • D.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
56

第 28 题 下列关于非领导职务序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非领导职务序列是虚职
  • B.非领导职务序列是临时的
  • C.非领导职务序列不能改任公务员职务
  • D.非领导职务序列是实职
58

第 26 题 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 D.与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59

第 27 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  )。

  • A.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 B.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正理论
  • C.不断根据实际的变化改变理论     
  • D.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换理论指导
60

第 25 题 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思路是(  )。

  • A.科研主导
  • B.开发主导
  • C.市场主导
  • D.应用主导
62

第 23 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

第 22 题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或首要要求是(  )。

  • A.以人为本
  • B.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 C.科学发展
  • D.好的发展
65

第 19 题 《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6

第 20 题 在我国,(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 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 C.走共同富裕之路
  •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67

第 18 题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 A.特定的民事纠纷
  • B.特定的行政纠纷     
  • C.特定的经济纠纷
  • D.特定的刑事纠纷
68

第 16 题 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是(  )。

  • A.不可把握的
  • B.确定不变的     
  • C.不确定的
  • D.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70

第 14 题 下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我国的政治制度
  • B.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是我国政治体制本身有弊端
  • C.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三权分立
  • D.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党制
71

第 15 题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是(  )。

  • A.两者的范围是相同的
  • B.行政主体的范围比行政机关小
  • C.行政主体比行政机关权力大
  • D.行政主体的范围比行政机关大
72

第 11 题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 A.法律关系主体
  • B.法律关系客体
  • C.法律事实
  • D.法律关系内容
75

第 10 题 公司制企业的两种主要类型是(  )。

  • A.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
  • B.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 C.个人业主制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
  • D.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76

第 9 题 以下人员中,不可能属于行政八级的是(  )。

  • A.自治旗副旗长
  • B.县长
  • C.乡长
  • D.省级部门中的副处长
77

第 8 题 公文的正文逻辑结构可分三部分,(  )是正文的中心部分。

  • A.分析问题
  • B.解决问题     
  • C.提出问题
  • D.介绍经过
78

第 7 题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文明的融合最大的贡献是(  )。

  •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 B.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C.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79

第 6 题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  )。

  • 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 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 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83

第 3 题 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华民国约法》
  • C.《大总统选举法》
  • D.《钦定宪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