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标准模拟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第 50 题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有(  )。

  • A.聘任制
  • B.考任制
  • C.委任制
  • D.选任制
28

第 46 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体现了(  )。

  •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的统一
  •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统一
  • C.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统一
  • D.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统一
29

第 48 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  )。

  • A.生产发展
  • B.生活富裕
  • C.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D.管理民主
30

第 47 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  )。

  • A.还有第二、第三生产力存在
  • B.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起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 C.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科学的先导     
  • D.人文社会科学并不重要
31

第 44 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B.议行合一
  • C.民主集中制
  • D.少数服从多数
32

第 45 题 抗战胜利后新成立的民主党派有(  )。

  • A.中国农工民主党
  • B.九三学社     
  • C.中国民主同盟
  • D.中国民主建国会
33

第 42 题 函是机关公文的一种,亦即公务信件,它的适用范围是(  )。

  • A.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平行或不相隶属相关之间,属平行文
  • B.函可以直接通过邮局投送
  • C.函不受作者限制,任何机关和组织均可制发     
  • D.函不受内容繁简字数多少的限制
34

第 43 题 “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5

第 41 题 人身自由罚包括(  )。

  • A.拘留
  • B.管制     
  • C.劳动教养
  • D.拘役
36

第 40 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内容有(  )。

  • A.公有制
  •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C.市场经济
  •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

第 39 题 利用外资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 A.可以补充国内积累资金不足
  • B.可以通过利用外资来引进先进技术
  • C.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 D.可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扩大商品出口
38

第 38 题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B.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的需要
  • C.应对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的需要
  • D.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与各种问题的需要
40

第 36 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这是由于(  )。

  • A.其确立了科学世界观,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
  • B.其完全抛弃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 C.其唯物主义思想中蕴涵着辩证法思想     
  • D.其辩证法思想中蕴涵着唯物主义观点
41

第 35 题 在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  )。

  • A.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 B.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 C.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 D.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法定的、不可剥夺     
42

第 34 题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经济调节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经济增长时,社会保障开支会随之增多
  • B.社会保障可以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服务     
  • C.基金式社会保障制度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重视并实行的一种方式
  • D.减少社会保障开支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现象
43

第 33 题 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抓的主要工作是(  )。

  • A.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
  • B.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 C.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
  • D.实施城镇化战略,引导农民向城市流动,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44

第 32 题 以下关于公文对外发出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机要交通适于密级为秘密、机密的公文传送
  • B.电信传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迅速快捷,更在于其可靠性
  • C.普通邮寄只能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文
  • D.公文可以通过间接传递通道转投,多数情况下需直接传送
45

第 31 题 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必须(  )。

  • A.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 B.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C.使全体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 D.使民主决策规范化、科学化
46

第 30 题 事物的质是指(  )。

  • A.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
  • B.使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 C.事物在与他物相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质
  • 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内部所固定的规定性
47

第 29 题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 A.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 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 D.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48

第 27 题 在制定规定性文件时,确需以新规定取代旧规定,则应该(  )。

  • A.在文中明确对有关文件的废止
  • B.因“不溯既往”,故无需明确提出     
  • C.主管机关应给受文者作明确的解释
  • D.将新规定与旧规定放在一起,对比撰写,各个纠正
49

第 28 题 下列属于行政立法行为的是(  )。

  • A.全国人大制定《行政监察法》
  • B.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行政监察法》
  • C.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行政监察法的司法解释
  • D.某省政府制定《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51

第 25 题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

  • A.解放生产力
  • B.发展生产力     
  •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D.是否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

第 24 题 2009年11月4日,湖南省有关部门召开了南岳衡山风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来自湖南各地的31名代表参与了听证会,多数对衡山门票提高表示赞同。就风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举行听证会的目的是(  )。

  • A.保证公众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知情
  • B.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决策存在的问题
  • C.为决策机关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资源     
  • D.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
53

第 23 题 关于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 B.实行议会民主制和两党竞争的制度
  •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
  • D.以公有制租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55

第 22 题 公务员是指(  )。

  • A.各级国家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 C.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D.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6

第 20 题 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

  • A.集体领导
  • B.民主集中制
  • C.少数服从多数
  • D.下级服从上级
57

第 19 题 在命令这类公文结构中,没有或极少用到的是(  )。

  • A.发布机关
  • B.主送单位
  • C.发布日期
  • D.领导人签署     
58

第 18 题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9

第 15 题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60

第 17 题 “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机械论的观点
  • D.外因论的观点
62

第 13 题 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

  • A.国务院研究室
  • B.海关总署
  • C.国土资源部
  • D.国家环保总局
63

第 14 题 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64

第 10 题 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65

第 12 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  )。

  • A.《新蜀报》
  • B.《渝报》
  • C.《大公报》
  • D.《新华日报》
66

第 11 题 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

  • A.原始人类的出现
  • B.有机物的出现
  • C.早期爬行动物的出现
  •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67

第 8 题 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B.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 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
  • D.促进农民增收
68

第 9 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

  •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 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69

第 6 题 党的领导主要是(  )。

  • A.具体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 B.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 C.理论、宣传和文化的领导
  • D.经济、文化和组织的领导
71

第 5 题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  )。

  • A.邮政信件高速传递网
  • B.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电话通讯网
  • C.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大容量光线信息网
  • D.传真通信网
72

第 3 题 继信息经济之后,各国都开始纷纷抢占生物经济这一战略高地,这是因为(  )。

  • A.生物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 B.生物经济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C.生物经济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 D.生物经济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73

第 4 题 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着眼点是(  )。

  • A.调节过高收入
  • B.提高低收入者水平
  • C.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 D.取缔非法收入
74

第 2 题 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

  • A.举证
  • B.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C.监督审判活动
  • D.收集证据